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发展的影响,知道唐与新罗的关系。
2.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通过了解唐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认识到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对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学生名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加强交流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印象唐朝:配乐展示一组图片,(曲辕犁、筒车、科举图、唐三彩,仕女图、大明宫)
教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唐朝的历史,能用一个的成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繁荣昌盛、强大统一、盛世繁华、博大宏放、昂扬进取),大唐的国家是统一的,政治是清明的,经济是繁荣的,文化是昌盛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的。高度繁荣的大唐造就了它的自信与从容,盛唐的大门向周边各国展开,以博大的胸怀兼容蓄不同的文化。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都有 “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呢?唐朝是的外交状况又如何呢? 【新课讲授】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够从中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亚洲地区:新罗、日本、天竺)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阅读教材19页,回答问题: 1.从日本乘船来中国的有什么人? 2.来中国干什么?(目的)
3.来中国的次数,规模,学习内容如何? 4.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5.阅读第20页,唐朝与日本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播放视频《鉴真东渡》
问:他东渡日本后对日本有何贡献? 目标导学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出示唐、渤海国交流路线图。新罗来唐代表人物:崔志远 自读课本20页《唐与新罗的关系》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新罗来大唐的有那些人?他们来大唐的目的是什么?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有哪些? 播放视频《玄奘西游》 目标导学三:玄奘西行 1.时间: 2.经过: 3.贡献:
合作探究:区分历史与文学。《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 。回答问题:
a.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b.这些不同提醒我们学习历史应注意些什么? c.这些相同点又说明了什么?
强调:文学作品和历史的区别,(文学作品来源于历史但又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虚构夸张)
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经历千辛万苦,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拓展升华:为什么唐朝时期对外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 得出:唐朝国力强盛,文明发达,吸引各国来华。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图》
◆ 得出: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 得出:唐朝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发展对外交流。 学史有感悟(小组讨论)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出哪些启示呢? 师生探讨后得出: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2)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吸纳先进外来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本课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大唐盛世告诉我们:只有开和交流社会才会发展与进步。如今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四十年,用辉煌的成就向世界展现了更为广博的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将更加努力拼搏,共同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祝愿我们的祖国走向盛世辉煌。
【教学反思】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