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吉趣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571220 U (45)授权公告日(45)授权公告日 2015.08.19

(21)申请号 201520329845.5(22)申请日 2015.05.21

(73)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景观路1

号(72)发明人周勋 王军

(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景丽娜(51)Int.Cl.

E04F 17/08(2006.01)E03B 1/02(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包括多个分别安装在高层住宅楼内各楼层上的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各楼层上均设置有一个管道井,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内设置有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包括一个主供水管道、多个分别为每个楼层上的多个住户进行供水的分支供水管道和两个分别供多个分支供水管道安装的管道安装支架,多个分支供水管道均与主供水管道连接,主供水管道与多个分支供水管道连接为一体,多个分支供水管道通过两个管道安装支架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组装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过程。 C N 2 0 4 5 7 1 2 2 0 U CN 20457122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分别安装在高层住宅楼内各楼层上的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高层住宅楼由上至下分为M个楼层,每个所述楼层上均设置有一个管道井,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分别安装在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M个所述楼层均为位于地面以上的地上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内设置有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低区供水立管(2)、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中部的M2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中区供水立管(3)和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进行供水的高区供水立管(4),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三者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其中,M、M1、M2和M3均为正整数且M≥10,M1=3或4,M2≥3,M3≥3,M1+M2+M3=M;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的底端均与埋设在地下的供水管道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4)由下至上从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中区供水立管(3)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和中部的M2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

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包括一个主供水管道、多个分别为每个楼层上的多个住户进行供水的分支供水管道和两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安装的管道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所述主供水管道与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通过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连接为一体;所述主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或高区供水立管(4)连接;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为L形且其由上至下并排布设,每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包括一个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的水平分支管(6-1)和一个与水平分支管(6-1)连接且位于水平分支管(6-1)下方的竖向分支管(6-2),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分别与多个所述住户户内安装的供水管路连接;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由上至下布设,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由左至右布设,且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和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在同一竖直面上;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且二者分别为竖向支架(7-1)和位于竖向支架(7-1)下方的第一水平支架(7-2),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安装在竖向支架(7-1)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7-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住宅楼中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一层楼板(1)进行分隔,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位于其所处楼层底部的楼板(1)上方且其呈均匀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水管道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水平供水管(5-1)和一个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供水管(5-2),所述水平供水管(5-1)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或高区供水立管(4)连接,水平供水管(5-1)的出水口与竖向供水管(5-2)连接;所述竖向供水管(5-2)的上下部均密封,所述竖向供水管(5-2)的一侧中部开有一个与水平供水管(5-1)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且其另一侧由上至下开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连接的出水口。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供水管(5-1)上装有止回阀(8)和第一流量控制阀(9)。

2

CN 204571220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装有水表(10)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1)。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架(7-1)和第一水平支架(7-2)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二者均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通过U型卡安装在竖向支架(7-1)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通过所述U型卡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7-2)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均为低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中部的M2个楼层均为中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均为高区楼层;M1个所述低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安装的第二水平支架(7-3),M2个所述中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安装的第三水平支架(7-4),M3个所述高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高区供水立管(4)安装的第四水平支架(7-5),所述第二水平支架(7-3)、第三水平支架(7-4)和第四水平支架(7-5)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架(7-3)、第三水平支架(7-4)和第四水平支架(7-5)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三者均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二水平支架(7-3)之间均通过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三水平支架(7-4)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四水平支架(7-5)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

3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

1/5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层建筑管道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

[0001]

背景技术

高层住宅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随着高层住宅的层数越来越多以及单层面

积内住宅户数的增加,导致高层住宅管道井(具体是给水管井)的管道(主要指给水支管)排布越发密集,同时由于管道井大小不一、空间狭窄、内装给水系统繁多,更增加了管道安装的施工难度,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改变传统高层住宅管道井的安装施工方法,提高施工工效,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对高层住宅管道井内的管道进行综合排布,并根据综合排布结果,对高层住宅管道井内的管道进行集成化、工业化安装,以节约材料、人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现如今,对高层住宅管道井进行安装施工时,没有一套统一、标准的集成化组装施工方法可供遵循,实际组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随意、不规范、工效低、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等诸多问题,影响施工工期。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组装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过程。[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分别安装在高层住宅楼内各楼层上的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高层住宅楼由上至下分为M个楼层,每个所述楼层上均设置有一个管道井,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分别安装在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M个所述楼层均为位于地面以上的地上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内设置有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低区供水立管、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中部的M2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中区供水立管和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进行供水的高区供水立管,所述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三者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其中,M、M1、M2和M3均为正整数且M≥10,M1=3或4,M2≥3,M3≥3,M1+M2+M3=M;所述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的底端均与埋设在地下的供水管道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由下至上从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中区供水立管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和中部的M2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低区供水立管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

[0005]

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包括一个主供水管道、多个分别为每个楼层上的多

4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2/5页

个住户进行供水的分支供水管道和两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安装的管道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所述主供水管道与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通过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连接为一体;所述主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或高区供水立管连接;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为L形且其由上至下并排布设,每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包括一个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的水平分支管和一个与水平分支管连接且位于水平分支管下方的竖向分支管,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分别与多个所述住户户内安装的供水管路连接;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由上至下布设,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由左至右布设,且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和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均在同一竖直面上;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且二者分别为竖向支架和位于竖向支架下方的第一水平支架,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均安装在竖向支架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均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上。[0006]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高层住宅楼中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一层楼板进行分隔,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均位于其所处楼层底部的楼板上方且其呈均匀布设。

[0007]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供水管道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水平供水管和一个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供水管,所述水平供水管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或高区供水立管连接,水平供水管的出水口与竖向供水管连接;所述竖向供水管的上下部均密封,所述竖向供水管的一侧中部开有一个与水平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且其另一侧由上至下开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连接的出水口。

[0008]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平供水管上装有止回阀和第一流量控制阀。

[0009]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水平分支管均装有水表和第二流量控制阀。

[0010]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架和第一水平支架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二者均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

[0011]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均通过U型卡安装在竖向支架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均通过所述U型卡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上。

[0012]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均为低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中部的M2个楼层均为中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均为高区楼层;M1个所述低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安装的第二水平支架,M2个所述中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安装的第三水平支架,M3个所述高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高区供水立管安装的第四水平支架,所述第二水平支架、第三水平支架和第四水平支架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水平支架、第三水平支架和第四水平支架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三者均通过多个膨胀

[0013]

5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3/5页

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

[0014] 上述高层住宅管道井给水支管集成化组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低区供水立管、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与第二水平支架之间均通过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中区供水立管和高区供水立管与第三水平支架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与第四水平支架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16]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低。[0017] 2、施工方便,能实现高层住宅管道井内给水支管的集成化组装,实际操作简便、快捷,能大幅度提高高层住宅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效率。[0018] 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过程,所采用的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为一体化结构,集成化安装,减少管道渗漏及二次污染,管道给水系统质量可靠,各楼层上管道排布合理、布设间距一致且美观大方;同时,安装过程无需对管材进行套裁,节约材料,并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使管道漏水机率降低、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为推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和创建节约型社会起到促进作用。[00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组装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过程。[0020]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0028] [0029]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区楼层上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区楼层上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区楼层上管道井内的管道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楼板; 2—低区供水立管; 3—中区供水立管;4—高区供水立管; 5-1—水平供水管; 5-2—竖向供水管;6-1—水平分支管; 6-2—竖向分支管; 7-1—竖向支架;7-2—第一水平支架; 7-3—第二水平支架; 7-4—第三水平支架;8—止回阀; 9—第一流量控制阀; 10—水表;11—第二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003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M个分别安装在高层住宅楼内各楼层上的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高层住宅楼由上至下分为M个楼层,每个所述楼层上均设置有一个管道井,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分别安装在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M个所述楼层均为位于地面以上的地上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内设置有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低区供水立管2、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中部的M2个楼层进行供水的中区供水立管3和一个为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进行供水的高区供水立管4,所述低区供水

6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4/5页

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三者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其中,M、M1、M2和M3均为正整数且M≥10,M1=3或4,M2≥3,M3≥3,M1+M2+M3=M。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的底端均与埋设在地下的供水管道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4由下至上从M个所述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中区供水立管3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和中部的M2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由下至上从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上的管道井内穿过;[0032] 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包括一个主供水管道、多个分别为每个楼层上的多个住户进行供水的分支供水管道和两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安装的管道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所述主供水管道与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通过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连接为一体。所述主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或高区供水立管4连接。多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为L形且其由上至下并排布设,每个所述分支供水管道均包括一个与所述主供水管道连接的水平分支管6-1和一个与水平分支管6-1连接且位于水平分支管6-1下方的竖向分支管6-2,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分别与多个所述住户户内安装的供水管路连接。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由上至下布设,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由左至右布设,且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和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在同一竖直面上。两个所述管道安装支架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且二者分别为竖向支架7-1和位于竖向支架7-1下方的第一水平支架7-2,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安装在竖向支架7-1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7-2上。[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住宅楼中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一层楼板1进行分隔,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位于其所处楼层底部的楼板1上方且其呈均匀布设。[0034]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的底端均与位于其所处楼层底部的楼板1上表面紧贴。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供水管道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水平供水管5-1和一个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供水管5-2,所述水平供水管5-1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或高区供水立管4连接,水平供水管5-1的出水口与竖向供水管5-2连接;所述竖向供水管5-2的上下部均密封,所述竖向供水管5-2的一侧中部开有一个与水平供水管5-1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且其另一侧由上至下开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连接的出水口。

[0036] 实际使用时,所述水平供水管5-1上装有止回阀8和第一流量控制阀9。并且,每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装有水表10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1。[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架7-1和第一水平支架7-2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二者均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0038] 并且,所述竖向支架7-1和第一水平支架7-2均为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0039] 实际安装时,多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均通过U型卡安装在竖向支架7-1上,多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均通过所述U型卡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7-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住宅楼下部的M1个楼层均为低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中

部的M2个楼层均为中区楼层,所述高层住宅楼上部的M3个楼层均为高区楼层;M1个所述低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

[0040]

7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5/5页

安装的第二水平支架7-3,M2个所述中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安装的第三水平支架7-4,M3个所述高区楼层上的管道井内均安装有一个供高区供水立管4安装的第四水平支架7-5,所述第二水平支架7-3、第三水平支架7-4和第四水平支架7-5均安装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0041]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二水平支架7-3、第三水平支架7-4和第四水平支架7-5均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且三者均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管道井内的墙体上。[0042] 并且,所述第二水平支架7-3、第三水平支架7-4和第四水平支架7-5均为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架。[0043]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二水平支架7-3之间均通过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三水平支架7-4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所述高区供水立管4与第四水平支架7-5之间均通过所述U型卡进行连接。[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中所包括水平分支管6-1和竖向分支管6-2的数量均为4个,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之间的间距为20cm,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之间的间距为7cm,所述水平分支管6-1的安装高度为115cm。[0045] 实际安装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中所包括水平分支管6-1和竖向分支管6-2的数量、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分支管6-1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分支管6-2之间的间距和水平分支管6-1的安装高度进行相应调整。[0046] 实际施工时,先对M个所述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分别进行组装;待所述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先对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和高区供水立管4进行安装,再在M个所述楼层的管道井内分别安装一个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并将所安装给水支管集成化安装结构的水平供水管5-1与低区供水立管2、中区供水立管3或高区供水立管4连接即可,实际安装简便,安装效率高,省工省时。[004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8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9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10

CN 2045712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