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rn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1期2015年2月 J ANHUI UNIV CHINESE IVIED Vo1.34 No.1 Feb.2015 89 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谢冬梅 ,姚 强 ,刘守金 ,刘鹤龄 ,杨青山 。,周建理 。,张明生 (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2.安徽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12;3.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南京2l1198; 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根据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需要,中药鉴定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 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 量提供保证。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1.028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法和新内容以适应中药鉴定学的发展需要。 之一,其教学内容与特点集中表现为综合性强、实践 1.2课堂外的课程见习 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践教 性强、实用性强。各中医药院校充分发挥中药标本 学环节始终以安徽省毫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为主要教 中心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1],采取完善实验教学、增 学地点,学生在药材市场的各家商行以及各中药饮 加开放性实验、改革考核机制等措施 ],对实践教 片企业的展厅进行以性状鉴别为主的学习,实地观 学项目进行优化l4 ],多课程整合并建立初、中、高级 察、触摸、品尝中药材及不同规格饮片,聆听药商或 三级实践教学体系r6],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7 ] 有经验的药工关于药材经验鉴别以及炮制加工要点 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短短 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建设 1周的实践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见中药材(饮 坚持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在实验实践教学内容 片)的识别方法,提高了学生性状鉴别中药材(饮片) 的优化、教学形式的创新、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模式 的能力。 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培养和提高本 由于未能建设形成基地式的实践教学平台,课 科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目标,优化实践教 程见习教学都是在药材大市场及个别饮片生产企业 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考核与评 进行相关教学讲授,影响其稳定开展的因素也较多。 价体系,极大地推进了我校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的 此外,课程见习大纲仅有文字不见图像,缺少实用 进程。 性,仅靠药材市场内的讲解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 l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现状 的需要。 1.1课堂内实验教学 传统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 2 实践教学改革的依据及思路 学内容以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为主,内容包括显微 2.1 改革的依据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生产、应用、 量尺的应用、中药材水分与灰分测定、黄连等多味药 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于药检 材粉末的显微及理化鉴别;考核内容为未知粉末的 所、药材公司、药店、医院中药房、药厂质检室等单位 显微鉴别。而现行《中药鉴定学》教材不仅增加了药 和部门,在工作中经常涉及中药鉴定知识,辨识药材 材含量测定的品种,同时还增加了饮片的气相色谱 是中药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因此,中药鉴定学课程 法鉴别(3种)、DNA分子生物鉴定(2种)和薄层自 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直接关系到中药 显影鉴别(2种)等新的知识。教材理论教学内容的 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不断更新,要求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为了满足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学 与手段、教学设备与技术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对原有 生既具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具有熟练利用显微 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新的调整,并增加新技术、新方 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熟悉现代化分析仪器在中药 鉴定中的应用,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 3 ̄)y005) 的能力是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紧紧围 作者简介:谢冬梅(1975一),女,讲师,博士研究生 绕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高,改革 通信作者:姚强,qiangyaol975@126.com 实践教学成为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9O E-mai1 ahxbbjb@163.com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1期2015年2月 J ANHUI UN1V CHINESE MED Vo1.34 No.1 Feb.201 5 2.2改革的基本思路 逐步开展以验证性内容为 主的实验教学向“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 学”的转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查阅文献 资料,自行开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同时,加 快显微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将经典的性状鉴别和 显微观察可视化、图像化,形成以实验贯穿始终的教 学模式。 在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加强学生实 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规范 化建设。根据目前社会需要,制定面向社会需要型 的见习大纲,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编 写图文并茂的《常见中药材性状鉴别实用手册》,充 分利用中药标本中心、药用植物园和中药饮片加工 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发挥辅助教学功能,提高教学 质量。 3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3.1 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1.1基本技能培养模块 该模块以基本鉴别能 力培养开设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以显微鉴别为主, 适当增加理化鉴定、薄层鉴别的实验内容,将原先的 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整合,适当增加单次课实 验内容,让学生联系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自己选择药 材进行实验。 传统显微鉴别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显微观察 绘制组织结构简图和详图,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 要将现代技术或设备应用于粉末的显微观察,如现 代数码显微摄像技术、光学微性状技术。实验结果 以简图绘制为主,部分简图可以采用数码显微摄像 技术进行图片拍摄并以命名图片保存,作为评定实 验结果完成情况的参考,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绘图 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显微观察兴趣。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根据不同中药材含有 的化学物质种类进行内容选取和设置,理化鉴别和 薄层鉴别的实验结果同样可进行摄像并命名,图片 文件作为学生实验结果评定。同时,实验结果中好 的图片文件可以作为日后教学和展示使用,该方法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3.1.2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创新能力培养以学科 内综合实验开设为主要形式,以中成药的定性鉴别 为主要内容,将教材中的中成药类鉴别内容以课内 实验形式开设,学生根据兴趣自行查找文献,以小组 形式提前提交实验预习报告,授课教师给予指导后, 各组根据分_T分别进行所选中成药的性状鉴别、显 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并就实 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终形成小组实验报告。该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 3.1.3综合能力提高模块 中药鉴定学主要是鉴 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 扩大新药源的一门应用学科。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 习和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实验的学习,能够提高研究 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 有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成员分工 与协作,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重点掌握品种,兼顾 不同药用部位,以药材真伪和质量优劣为主要内容 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 具体的方案包括:分组与布置实验任务一学生 选择实验项目一查阅文献与资料整理一制定完整实 验方案一填写设计任务书一汇报答辩。通过实验设 计的答辩,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科研思路和重点中药 品种的研究进展,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3.2完善课程见习手册,丰富课程见习形式 中药 鉴定学课程见习大纲明确了见习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内容和中药品种目录、考核方式和评分办法,为 了便于管理,需要将见习期间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常见注意事项等写入《中药鉴定学课程见习手册》, 严格规范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同时,为了便于学生 简单快速识别药材和饮片,将药材和饮片的识别要 点写入各需要掌握品种项下,同时补充需要注意比 较的易混淆药材的简单性状比较识别以及饮片彩色 图片,编写图文并茂的《常见中药材性状鉴别实用手 册》,方便学生自学。在课程见习期间,加强与安徽 省毫州中药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将课程见习课堂扩 展到企业一线,通过学生参观和企业技术人员讲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3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的实践 教学考核与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本技能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测试上,考 核从集中走向分散,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全过程,把 基础技能培养模块的实验报告、创新实验的实验准备 和实验报告、综合性设计实验的设计与汇报、课程见 习药材及饮片的识别考核、见习报告撰写的结果都列 入考核范围,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随着现代中药的研究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尤其是医药行业药品质量检验标准的提高,《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中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对中药 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 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m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1期2015年2月 J ANHUI UNIV CHINESE MED Vo1.34 No.1 Feb.2015 ・综 述・ 五运六气预测疫情研究进展 许 燕 ,高雅婷 ,苗同艳 ,童佳兵。,李泽庚。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3.安徽中医药大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安徽合肥 230012) [关键词]五运六气;预测;疫情 [中图分类号]R226 E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1.029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 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发病。杨威等 ] 其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问。其运用“天人相应”整体 通过探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亦指出干支甲子 恒动观,将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紧密联系, 实为天地之气运升降与阴阳相感化生的论理工具, 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防治的相关 格局推演仅为推算模式,具有预测提示功用,重在揭 性,突出自然气候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节律的 示阴阳变化之理、观察天地与人体的变化征象,知其 密切关系。由于这些特性,也为其预测疫情提供一 常而御其变。薛辉等 认为,虽然甲子60年周期, 定的可能性。 不是阳干太过,便为阴干不及,而司天、在泉年年淫 1 运气推演预测疫情的理论依据研究 胜之气不同,大多数年份的气化基本平和,即平气之 《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指出,“非其时而有其 年,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存在着自稳调节功能。主 气”是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涛等口 认为,人 要规律:不及得助——齐化平气;太过被抑——兼化 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此乃 平气。 人身本气之病,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 对于五运六气预测疫情,近年来学者进行了大 量的文献研究。如杨威等_4]通过探讨五运六气基本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中医疫病预测预警 原理认为,尽管五运六气的理论表述局限于中运、主 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2O12Zx10OO43O1—609) 客运、主客气、司天在泉等传统形式,但其理论实质 作者简介:许燕(1990一),女,硕士研究生 是多角度、多层次运动变化特性的层析与集合,以 通信作者:李泽庚,li6609@126.com 常、变、异描述,源于古人对自然与人体变化规律的 高,而实践教学作为中药鉴定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 E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l(14):67—68. 分,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 E4]王红霞,陈随清.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实践教学方法与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EJ].实验室科学,2008,6(3):22—24. 均与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密切相 E5]喻良文,黄海波,童家贽,等.《中药鉴定学》的实践教学 关。因此,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出发, 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0,16(9):126~127. 强化中医药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 E6]姜大成,翁丽丽,蔡广知,等.中药鉴定学三级实践教学 体系的初步研究E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OlO,26 药专业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建设中药鉴定学课程新 (1):160—161. 知识体系为内容,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为基础,不断 ET]李峰,刘丽,张元桐,等.《中药鉴定学》综合性设计性实 加强与中药企业、中药材市场的紧密合作,努力提高 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oo8,26(1): 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人才。 98—99. 参考文献: E83张慧,裴志东,王添敏.《中药鉴定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 [1]周其艳,刘鹤龄.浅析中药标本中心在《中药鉴定学》教 索及实践E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1):54—55. 学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3): E93唐晓清,王康才,陈暄,等.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中药鉴定 52-53. 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E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l1 E2]张秀桥.完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EJ].湖 (1):117—119. 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75—76. (收稿日期:2014—08—20;编辑:张倩) FaD裴香萍,王兵,平莉莉.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