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

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20年2月第8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Feb.2020No.8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孙倩2刘丽娟1,

(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2.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和掌握新媒体下各种舆情事件的监控机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想,文章使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以及舆情监控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究。该舆情监控机制,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支持,及时理清了学生思想变化脉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了应对措施,有效化解了学生的思想危机,使得学生工作得以高效顺利推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监控;高校;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8-0054-03

一、研究意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两大困难: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面临多种思潮。

新媒体的出现,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具有便捷性。在新媒体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途径易受到控制,很难在大学生中间大规模地爆发。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各种智能移动设备在大学生中间广泛使用,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事件。微博、QQ、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使用,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影响范围,表现出明显的即时性。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在传统媒体中,在接受传播内容上用户处于被动状态。由于缺乏交互性,人们对传播内容发表的观点不会迅速扩散,用户之间难以产生影响。然而,新媒体提供了方便的评论和转发接口,最大限度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性,实现了双向互动交流。在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学生能更容易、更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对传播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卷入到各种传播事件中,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大学生面临多种思潮。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中华民族正坚定的走在伟大复兴之路上,和平发展势不可挡。由于高校大学生具有辨别意识较弱、阅历不足、防范心理不强等缺点,易成为国外势力宣传的重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为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的信仰。各种思潮在新媒体下广泛传播,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理想与信念,能否经得起考验?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

新媒体给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对新媒体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已有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季海菊[1]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新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全面论述和阐释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现实背景、思维转换等内容。汪頔[2]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研究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韩文乾[3]对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新媒体教学环境。龙斌[4]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这一新兴舆论阵地,高校教师如何在各种思潮中交流、交融、交锋,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在舆情监控机制方面,通过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提出加强研判、打造平台、创新形

收稿日期:2019-06-30

基金项目: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2018WT002)

作者简介:刘丽娟(1980-),女(布依族),贵州长顺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孙倩(1996-),女,硕士研究生。

-54-

2020年2月第8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Feb.2020No.8式、强化建设、积极回应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机制的对策[5]。讨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维护校园稳定之间的关系。贾朋俭[6]分析了我国高校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要在网络制度、网络道德的建设,自动化网络监控系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7]。在文献[8]中,节点被用来表示事件,每个时间段内的节点(事件)通过相似度用边连接。相连的节点表示同一事件,从而实现事件的跟踪分析。SiyuanDing[9]利用浅层卷积神经网络(Shallow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学习事件级和事件间的语义特征,用来支持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的识别。通过对事件内容的关联分析,提出了事件发展轨迹重现、相关事件检索等方法[10]。从共现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突发事件名称为主题进行词频分析,构造了突发事件的关联网络[11]。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内容

(一)高校新媒体数据自动获取方法研究高校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如:班级、学校社团、组织部门、学生之间的QQ群、微信群、邮件、微博、博客以及BBS等。由于隐私和访问限制等问题,这类数据的获取不是一个单纯的工程技术问题,其中涉及到一些必要的机制和策略。如何发挥教职工、学生干部、党员、团员的主动性,获得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及如何安全的使用相关的数据等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拟在常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研究高校新媒体数据的自动获取方法,为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二)高校新媒体数据的分析识别方法研究高校新媒体数据具有多为短句,结构松散,碎片化严重,数据的异质性、噪音和碎片化等自身特点。另外,由于高校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发布的各类信息中,经常会包含很多新概念、新的表达方式、各类表情、符号等体现着个性特征的标签,这为数据的分析识别带来挑战。文章拟通过分析高校新媒体数据的特点,分析高校新媒体数据的特征。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需要,制定高校新媒体数据的识别内容,探索高校新媒体数据的识别方法。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能够做到及时发现,能够通过数据的收据整理,理清学生思想变化的脉络。

(三)新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就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拟在高校新媒体分析识别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探索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如:如何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多开设第二课堂,注重内涵,拓展学生视野。通过积极

开展社团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思路及方法

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想及方法,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舆情监控方法,对高校新媒体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识别。并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以体育学院17级5个班23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

在高校新媒体数据的分析识别方法研究和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研究中,拟采用文献研究和价值分析法、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相关数据。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课堂纪律等,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跟踪评价。其中,拟采用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文献资料法、统计理论等。拟采用的相关实证方法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具体技术路线:(1)发动班干和学生党员的作用,用一些微信和QQ小程序,收集学生的相关数据,如,留言、状态、说说、回复等。获取分析数据。

(2)采用统计分析和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分析,理清学生思想变化的脉络。

(3)探索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

五、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创新之处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一种新的高校新媒体数据获取机制,为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提出了一种全新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从多个方面探索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

六、总结

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监控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在新时代这一环境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舆情监控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在舆情监控机制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方式,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撑。希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2]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1-74.

[3]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68-71.

[4]龙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伺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7):19-22.

-55-

2020年2月第8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Feb.2020No.8[5]凌日飞,代武社,曾丽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4):143-146.[6]贾朋俭.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5,(5):59-61.

[7]张书明,杨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中的网络舆情监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2):16-18.

[8]Kuzey,E.,J.Vreeken,andG.Weikum.Afreshlookonknowl-edgebases:Distillingnamedeventsfromnews.inProceedingsoftheCIKM'14.ACM,2014.

[9]Ding,S.,etal.CombiningEvent-LevelandCross-EventSe-manticInformationforEvent-OrientedRelationClassificationbySCNN.inProceedingsoftheCCL'16.Springer,2016.[10]Piskorski,J.,etal.,Onlinenewseventextractionforglobalcrisissurveillance,inTransactionsoncomputationalcollectivein-telligenceV,Springer.p.182-212,2011.

[11]荣莉莉,蔡莹莹,王铎.基于共现分析的我国突发事件关联研究[J].系统工程,2011,29(6):1-7.

ResearchonPublicOpinionMonitoringMechanism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in

theNewEra

LIULi-juan1,SUNQian2(1.GuizhouEducation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18,China;

2.College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Thewidespreaduseofnewmediahasbroughtnewchallenges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universities.InordertostudytheSocialMediaMonitor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thispaperproposesamonitoringmechanismthatcanquicklyandeffectivelydiscoverandmastervariouspublicopinioneventsundernewmedia.Throughtheresearchideasofmultidisciplinarycross-integration,usingth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research,empiricalresearchandpracticalapplication,thispaperexploresthedifficultiesfacedb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universitiesandthecommonproblemsinSocialMediaMonitor.ThisSocialMediaMonitormechanismprovidessupport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clarifiestheideologicalchangesofstudentsinatimelymanner,takestargetedmeasurestostudents,effectivelysolvestheideologicalcrisisofstudents,andenablesthesmoothprogressofstudentworkinuniversities.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ublicopinionmonitoring;universities;newmedia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