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例分析及其影响

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例分析及其影响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专题论坛2019 年 12 月

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例分析及其影响

卢子岩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摘 要: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扭曲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的或者无关的问题,正是中国“入市”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现在已是第四大贸易国。日渐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也带来了日渐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不断针对我国以贸易壁垒等方式进行贸易打击,关税、配额、反倾销反补贴等,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种种贸易歧视,显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盛行。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 贸易壁垒 贸易救济案件 相关行业

一、文献综述

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难以回避的话题,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学者最初探寻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大约开始于20世纪末,中国加入WTO后,对贸易壁垒的研究得到了日益关注。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及宏观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接下来将从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两个角度来综述文献。[1]

1.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税壁垒主要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宏观经济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李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田朔,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刘廷华(2014)认为关税壁垒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税所造成的贸易成本上升,减少了企业通过出口中学习等效应促进其创新水平提升的机会,对于而言,应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借助关税壁垒所产生的要素优化配置效应实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主导出口的转变;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杨瑞城,陈奕璇,左爱玲(2018)利用GTAP模型得出随着关税壁垒的提高,中国遭受到进口国的产品抵制,使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失去市场,反而进口国收益,从而认为,中国必须做好关税制定和产品评测工作,在认真分析相关产业的影响之后,合理制定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并促进相关产业调整升级,让我国实现收益最大化;天津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曹清峰,李宏,董朋飞(2019)认为,关税壁垒的提高会降低海外并购的预期收益,行业的关税壁垒强度反应了并购对象国对该行业的保护与管治水平,企业并购成功后在经营中往往会受到东道国更加严格的管制与约束,面临的制度风险也会加大,并且较低的预期收益会降低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李猛,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津平(2013)认为,东道国关税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由于较高的关税水平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阻碍了中国对该国的出口,当出口成本高于对外直接投资沉默成本时,就会引发中国企业的直接对外投资。[2]

2.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与反补贴等。

西安外事学院彭勇(2017)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制定的TBT,汇率变化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中国的努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维,贾金荣(2011)利用引力模型得出结论,中国GDP、美日欧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汇率影响进出口贸易具有不确定性,并认为我国企业应加大调整成本投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采用高标准严要求,加快市场信息反馈,调整新思路新战略。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红雨,佟光霁(2019)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贸易规模扩大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随着俄罗斯

25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当前地缘执政格局影响下的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调整,绿色壁垒有可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制约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梁娟娟(2018)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了消极影响,我国应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茶叶农药残余检测标准,提高我国茶叶全产业链的清洁化生产,强化茶叶安全生产意识,注重生态安全。[3]

二、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案件

2000年至2019年二十年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计286起,其中反补贴案例88起,反倾销案例156起,保障措施案例5起,特别保障措施案例42起。在这二十年间,每年美国对中国实施反补贴反倾销数量超过20起的年份共6年,分别为2004、2005、2009、2016、2017、2018年,2005年和2018年反倾销反补贴案例数量最多,均为26起,2006年与2010年数量最少,为4起和6起,从2000年到2005年、2006到2009年和2010到2018年贸易救济案件数量逐渐增加。详情请见以下图表:[4]

表1 2000-200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件措施数量统计表

时间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

合计2000082010200108109200209021120030903122004060142020050402226200613004200771200192008515001520091012012320103300620114500920123500820136500112014770014201565001120169110020201791120222018131300262019550010合计881562286占比

30.77%

.55%

1.75%

14.69%

100%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下同。

2019 年 12 月图1 2000-200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件措施数量统计图

美国对中国贸易救济案例中,主要涉及金属工业、家具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纺织工业、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塑料制品工业、通用设备、木材及制品工业、造纸工业、光伏产品、食品、农产品、电子工业、煤炭工业、文体工美娱乐用品等18个行业,其中涉及金属工业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最多,共107起,纺织工业与化学原料与制品工业数量相当,分别为40起与46起,其余行业均为10起左右。详情请见以下图表:[5]

表2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行业分布统计表

行业数量金属工业107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

46纺织工业40非金属制品工业13橡胶制品工业13造纸工业11塑料制品工业8电气工业7汽车工业7家具工业6通用设备6木材及制品工业6光伏产品5食品3农产品3电子工业2煤炭工业2文体美工娱乐用品

1

图2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行业分布统计图

专题论坛

在这286起反倾销与反补贴案件中,当前案件状态分别有正在调查,仍在实施措施,终止调查,已终止措施。其中仍在实施措施在比最多,占比51%,正在调查占比最少,约占8%。详情请见下图表:

表3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状态分布表

案件状态数量正在调查23仍在实施措施147终止措施69已终止措施

47

图3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状态分布图

2005年与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数量例均为26起,2005年时,主要涉及的行业有金属工业、纺织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造纸工业,其中纺织工业占比最高,共22起。在案例状态中主要处于仍在实施措施和终止调查,其中已终止措施最多,共23起;2018年时,主要涉及的行业有金属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电气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塑料制品工业、家具工业、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其中金属工业占比最高,共10起。在案例状态中主要处于仍在实施措施和正在调查,它们的数量一样多,均为13起。详情请见以下图:[6]

图4 2005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件各行业数量图

图5 2005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状态分布图

257专题论坛图6 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件各行业数量图

图7 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状态分布图

2019年1-5月,美国对我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已出现10起,预计2019年的案件总量会超过20起。在已发生的10起案件中,主要分布在金属工业、家具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等,案件状态均为正在调查,详情请见下图:

图8 201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件各行业数量图

图9 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状态分布图

三、美国关税壁垒升级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分析

出口贸易作为外国需求,与投资、消费一起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上述影响机制分析,当出口增加时,由于生

2582019 年 12 月

产规模扩大,拉动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提高,会导致出口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水平提高。虽然中国净出口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近些年来大都在10%以下,但其对就业的贡献却不可忽视。中美双边贸易在极大地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两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根据2017年6月中国全球价值链课题组发布的《2010-2016年中美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如下表4-29和表4-30所示,2013年以来,向美国出口拉动的中国就业量稳定在1000万人左右,加工出口相比一般出口来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2013~2016年,中国向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带来的国内就业人次呈下降趋势。[7]

表4 2013—2016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带来的国内就业(万人次)

总出口

加工出口一般出口2013

1678595108320141455507948201518810582016

1452

447

1006

数据来源:《2010-2016年中美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下同。

表5 2013—2016年中国向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带来的国内就业(人次)

总出口

加工出口一般出口201345.631.959.6201436.827.1201537.826.247.42016

37.7

25.9

47.3

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中美贸易摩擦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且中国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对美经贸合作在中国创造的就业岗位更多,因而对中国产生比较明显的就业冲击。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为4686.59亿美元,若按2016年每百万美元出口增加37.7人次的工作岗位来测算,4686.59亿出口对应的是中国1766.8万工作岗位,那么在已分布实施的涉及2500亿美元加征关税的贸易战中,就将影响中国942.5万人的就业。由此看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的就业影响还是十分显著的。

此次美国对中国500亿以及2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开出罚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关税升幅前3位的行业均属制造业,而且重点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所涉及的行业和企业,覆盖了绝大部分我国取得重大突破和努力攻坚的高端制造领域。事实上,以2013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为权重进行计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2500亿美元商品中约99.51%属于中国制造业产品。因此,与贸易摩擦直接相关的制造业出口及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8年12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只有49.4%,不仅降至荣枯线下,也创下2016年3月以来新低、2009年以来同期新低。我国制造业景气状况明显转差,这无疑会增大近1亿制造业领域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未来前景并不明朗。

此外,中美贸易摩擦也会对中国进出口领域之外的其他相关领域产生不良影响。为出口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国内企业和利用进口的中间产品或初级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其经营状况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四、总结与应对措施

美国对于中国贸易摩擦自2016年至今态势尤为明显,贸易救济案件数量高居不下,尤其在金属、化工、纺织行业尤为明显,对我国相关行业中以出口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间接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背负巨大的压力。在贸易救济案件数量最大的行业中,多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贸易救济案件,美国对我国相关企业提高技术要求,是的我国企业的产品无法进入美国

2019 年 12 月

市场,在此种情况下,必须要从根本原因入手进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为促进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相关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应从如下方面做出改变:

1.熟悉WTO规则,积极应对贸易摩擦2.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概念

3.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建自主出口品牌4.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快对外投资步伐5.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开发国际化人才

在这个机遇与障碍并存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中,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统一认识,减少摩擦。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如果外贸依存度过高,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还要注重保持我国经济的性。同时,扩大内需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8]

参考文献[1]李平,田朔,刘廷华.贸易壁垒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兼论的作用发挥.国际经济问题.2014,2:105-114

专题论坛

[2]杨瑞成,陈奕璇,左爱玲.关税壁垒对“中蒙俄”三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研究——基于GTAP的模拟分析.财经理论研究.2018,6:14-22

[3]曹清峰,李宏,董朋飞.关税壁垒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吗?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2:129-148

[4]李猛,于津平.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公司与国际投资.2013,4:66-72

[5]彭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的实证研究[J].世界农业,2017(04):97-102.

[6]徐维,贾金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02):45-51.

[7]孙红雨,佟光霁.绿色贸易壁垒对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改革2019,2:149-157.

[8]梁娟娟.欧美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应对.2018,8:13-17

(上接第246页)

同一个小组,实现优势互补。当分组结束后,则是让学生模仿袋鼠,进行跑跳运动。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如运动中身保持平衡,落地前,伸腿屈膝收腹,两膝向胸部靠拢,完成团身动作,两臂向前下方伸展,通过标准的运动行为,避免安全事故问题出现。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跑跳行为规范且速度快的小组胜利,最后一组则接受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安全意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4.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安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不同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加强对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中,改变竞技性运动的性质,增加趣味性与实用性,使学生在日常练习中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提升。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增加学生体质[6]。其次,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改变古板单一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体育教学的价值。再次,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武术、攀爬等等,以此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范围。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复杂体育活动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动态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最后,加强对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将此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组织

多种不同形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热情,促进安全教育活动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健康安全教育,融合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意识,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提高体质,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1]刘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田径,2019(11):13-15.

[2]张伟,胡益政.立足课堂常规促进有效教学——推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常规的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19,39(09):21-23.

[3]李志刚,陈珂琦,胡滨,陈世雄,高琬鑫.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材育人价值——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介绍[J].中国学校体育,2019(08):19-23.

[4]胡滨.论体育展示与比赛对发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与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9,39(05):12-16.

[5]何意,肖明善.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角下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研究[J].运动,2018(20):115-116.

[6]季浏.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结构的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18(05):12-14.

(上接第270页)

3.自身的能力问题

(1)教学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凸显。教学经验的缺失、教学能力的不足也是导致本次教学失准的主要因素。另外,课件制作能力也有待于学习和提高。

(2)课堂教学能力欠缺的凸显。课堂教学的死而不活,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致不高,既与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有关,也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关。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探究反思与总结,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