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络具有覆盖广,交互性强,虚拟性,资源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和作用,本文试图从网络价值取向的概念入手探讨网络价值取向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并从正反角度探讨网络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的一般影响和作用。 1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由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介质构筑的信息载体,是面向公众、传播知识、解读政治、张扬审美、诠释道德、引领时尚、反映社情民意等的公共话语体系。它掌控着社会的发言权、引领社会及公众的审美追求、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它是随着网络的产生并依赖其发展的技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体,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暗含了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社会精神,它具有内在的本质的特征。
2网络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网络为我们开启全新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我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文化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推进了学习方式转变。大学生可以轻轻点击可以了解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什么,通过百度搜到一切自己关心的事件,这有利于大学生对世界和国情的了解,以往大学生了解世界和新闻的手段是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由于高校中宿舍有电视的还是少数,我们调查的四所高校宿舍都没有电视;这使学生了解的渠道比较狭窄,图书馆的报纸又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广播仍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的发展使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各个高校都有数千台电脑使用,手机上网也越来越便宜,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网络提供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
第二,网络文化使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丰富充实。对大学生来说,他们从网络中学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网络文化寓教于乐,让广大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能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得到精神升华,在网络兴起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广播、电视、CD 来看节目、听音乐,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电影、电视节目、听音乐、再也不用花费时间去电影院、花钱去买CD,因为网络上可以下载数以千万计的电影和音乐。
第三,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养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社区,例如考研的学生在中国考研网结成一个小社区,他们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考研的资料、信息,还有许多关心国家大事的学生经常上强国论坛,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学生变得自信、开朗、幽默,这有利于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养成。
2.2 沉溺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积极影响社会,方便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同样,网络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大学生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由于他们不能正确
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交友等虚拟的网络空间不可自拔,极大的妨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在: 3.2.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的无限传播,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得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形成,是容易被外界不健康、庸俗的东西所感染的群体,容易受到侵蚀,甚至导致个别大学生网络犯罪。计算机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庞杂,良莠不齐,西方国家、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时刻不忘颠覆中国的阴谋,在网络上散布反动言论,攻击中国,制造混乱,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等,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和挑战,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一些免疫力弱的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倾斜、偏离,甚至盲从西方。 3.2.2 学业的荒废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各种学习资料;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得各种信息的新的渠道,利用网络可以找到各种实践、兼职、打工、招聘的信息;网络为大学生架起了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利用网络可以认识、结交更多兴趣相同、拥有共同语言的全国各地、各高校的朋友。 但是大学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网络只应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辅助工具和课余生活调剂。据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只占30%,其他占8%。 也就是说,上网的大学生中62%的学生在网上从事的是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他们利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 这些学生中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能把握网络娱乐的尺度,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3.2.3能力的缺失 大学生各种能力的获得不是自发的,需要他们自己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然而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小说的大学生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丧失了很多可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关心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平时懒得跟身旁的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更不愿主动和家长、老师交流,他们慢慢的被边缘化,在其他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热火朝天的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时候,他们正坐在狭窄、拥挤的网吧里,专注在网络的游戏里冲锋陷阵,不亦乐乎。 3.2.4 心理脆弱,逃避现
这些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恋爱等很多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缓解这些压力,解决问题。但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逃避现实,不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转而投向计算机网络,通过游戏、聊天或者看小说来麻痹自己,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对计算机网络的沉溺,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成长,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寻找对策,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