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
1、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历经艰辛,此前尝试的中药有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
(2)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她经常以身试药,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
(3)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
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 学生作文题题目再现
1 / 23word.
1、 克服困难
2、 荣誉即责任
3、 努力坚持一一通往成功
4、 奋斗就是成功
5、 荣誉来去,我自不惊
6、 恒心
7、 谈责任
8、 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9、 经历艰辛,终能成功
10、 不拼搏,拿什么成功
11、 不畏艰辛地成长才能成功
12、 必要的执著
13、 实践,才能获得真理
2 / 23word.
14、 责任
15、 不怕失败才能收获成功
16、 大爱无边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永不退缩
平常心
努力方能成功
承担责任,心如止水
刻苦方能成就大业
荣誉越大,责任越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成功在于执着
成功需要一种坚持
3 / 23word.
27、 难事莫过坚持
28、 成功的基石
29、 一份小心的责任心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坚持就是成功
执著让人拥有机遇
成长之路
阳光总在风雨后(永不放弃)
成长中收获快乐(坚持、责任、敬业)
成长、成功在于根基(付出、磨难、基础)再坚持一下
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
创新铸就成功
不畏苦难,坚持不懈
4 / 23word.
40、 步步“精”心
41、 责任感是成功的根本
42、 永不言弃和责任创造成功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以平静的心面对成功
勤为径,苦作舟
成功的道路上毅力不可缺
从工作中赢得尊重
荣誉即责任
坚持
承担责任
风雨之后有彩虹(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荣誉与责任)成功的钥匙一一执着
5 / 23word.
53、 坚持乃成功之根本
、 磨砺铸就成功
55、 坚持方能成功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65、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拼搏)
坚持、敬业、责任
不畏艰辛
懂得付出,才有回报
荣誉即责任
执著造就成功
牺牲之于成功之前
坚持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责任)
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历经艰辛)6 / 23word.
66、 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3、 说明:
(1)材料中的三种“精神”是:艰苦努力;不顾个人健康,自我牺牲,献身科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可以说离开这三种“精神”的立意,都是跑题的。
(2)粗略统计66人中有31人之多跑题,近于50%的人跑题。而写“坚持”“执著”的人居多数。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写“坚持”或“执著”呢?(我认为这里坚持与执著是同义词)
我看了他们的作文,他们的观点都是从材料(1)里引申出来的,其实他们没有看懂材料,材料中的两个数据是说明“历经艰辛”的。
(3)跑题的原因:
一是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材料的关键词语分别是:“历经艰辛”、“以身试药”、“荣誉与责任”。
二是没有读懂材料的含意,没有紧紧抓住材料列出的“精神”,任意旁出,如“付出与回报、坚持、创新、”等等。离开了材料的含意范围。
三是没有读懂作文任务,任务是“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而一篇作文中同时写“坚持、敬业、责任”的人不在少数(列
7 / 23word.
举的题目中只列了个别的)。“哪方面”“更重要”,意思是只能写一个方面,不能写多个方面。
(4)几乎没有人写材料(2),即“以身试药”这一点,从这一点抽象出理性的意义(立意)很难吗?也不是。“不顾个人健康、献身科学”这个立意,不好写吗?居里夫人、布鲁诺等等科学家的例子很多很多啊!为什么没有人写?体现出“拈轻怕重”的思想、没有创新的思想。如果有人写这一点,阅卷老师会眼睛一亮,即使作文一般,也会得个不错的分数。
(5)写“荣誉与责任”的作文,应该是高分作文。因为他写的是“关系型”的作文,比单纯些“责任”,分要高;写好这样的作文是需要思辨能力的,是需要有较好的认识能力的。
(6)关于写材料(3)的情况有四种:
a只谈一面“责任”,完全丢了另一半“荣誉”;
b一半谈“责任”,一半谈“荣誉”,或一段谈“责任”,一段谈“荣誉”,油是油,水是水;
c注意从“责任与荣誉”的关系中寻找立意角度,但二者得兼,并行平推,对其关系不能做更深入的梳理。或者虽然关系理得清,但用例和分析中时有偏离;
d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且能运用事例做清晰的论述。
辽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题(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分析二
8 / 23word.
写“努力拼搏、不畏艰辛”的作文有14篇。
写“牺牲精神”的有1篇。
写“责任与荣誉”的有16篇。
写“坚持(执着)”的有25篇。
写“奋斗、坚持、责任”(混写)的有4篇。
写其他的,如:实践,失败,大爱,平常心(二人),创新等有6篇。
我阅读统计的是理科班的作文。估计66人中有30人左右能考上二本以上。巧合的是作文不跑题的人数与升入二本的人数基本相当。
如何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我们知道高考判作文 一判审题立意,二判文章本身。如果作文立意离题,那么,基本就不及格了。这样语文就难及格了。
所以,审题立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能力说到底就是阅读能力,提高审题能力,要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要和“压缩语段” 等题的训练结合起来。
9 / 23word.
2、 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老师教了可以说许多次了,可是学生还是没有运用好,一是训练的量不够,量上去了,才能形成能力,二是单兵训练,一对一的训练、辅导,布置作业,一定时间内完成。
3、 提高“任务”意识。
有些学生作文跑题是任务意识差,没有按照“作文任务”去完成作文,加强“任务型”作文的训练,即这种新题型的训练,摒弃老的审题思维、作文的习惯。切不可“面面俱到”,什么“精神”都写。看清任务、明确任务。
4、 提高“范围”意识。
有的学生的作文立意跑题是脱离了内容及含意范围,越是熟悉的材料,越是容易离题。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材料作文,否则累死也无功。即所谓“戴着手铐脚镣跳舞”。含意是由内容引申而出的,所以首先要弄清内容范围,即材料写的是什么,然后抓住材料的核心词语、深入分析,提炼出一个道理,就是立意了。
辽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题(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分析三
1、 文章开头按照“引述材料,提出论点”的要求写的有40篇。其余26篇没有做到这个要求。
2、 文章主体部分设置“分论点”的有10篇,其余56篇没有设置“分论点”,而是“事例+分析+结论(小观点)”的结构。后一种方法,也是挺好的,注意“结论”要鲜
10 / 23word.
明、突出。
为什么开头要引述材料?为什么中间要设置分论点?
材料作文的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引述材料,提出论点”。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是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尤其应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历经艰辛”或“以身试药”或“荣誉与责任”,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这些关键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历经艰辛”“以身试药”替换为“艰苦努力”“不顾个人健康、牺牲自我、献身科学”,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重现”,或“近
11 / 23word.
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主体部分的段落,设置分论点,用观点引领论据,会使文章观点鲜明、突出。另外也便于老师阅卷,会快速捕捉到你的文章的观点、写作思路,提高阅卷的速度。
对于写作者本身来说,设置分论点,会很好的整体把握全文的思路、结构,不至于行文中偏离主题;每一段都有分论点,便于紧扣观点作文,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同时提醒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去论证、阐释中心论点。
规避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义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然而,不问其含义,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义,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12 / 23word.
3.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要学会打草稿,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了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一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写完一段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你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实战演练
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例文与分析二
原文再现:
荣誉即责任
①早在1962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曾在西点军校做过一篇名为《责任-荣誉-国家》的演讲,他站在一名军人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而今天,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②我曾有幸去过建川博物馆,其间有一幅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名抗战军人席地而坐,背后是硝烟,而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丝毫不减。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在那个年代,没有一名军人奢望能在战争中存活,究
13 / 23word.
竟是什么让这些时刻面对死亡的军人笑得如此洒脱?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马革裹尸焉有所惧哉?困难当头,军人护土以战死为荣,偷生则辱。我想,正是这些军人对责任的铭记,对荣誉的敬畏,才让他们义无反顾,笑对战火。对于他们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肩头沉甸甸的守家卫国的责任。何为军人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配得上这份荣誉,他们愿意肩扛责任守土四方。
④因此,争取荣誉的不二法门就是担当责任,而责任践行的必经之路则是崇尚荣誉。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意味着你扛起了一份责任。责任关乎你的荣誉,关乎你的人生,它伴随着你每时每刻。
⑤曾经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这样一位职员,公司宣传并不是他的职责,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每次签字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标准石油四美元一桶。久而久之,大家都忘记了他的真名,而叫他“石油四美元先生”。这个人叫做阿基勃特,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从不起眼的小职员到公司董事,从默默无闻到荣誉满身,其中不难窥出责任的重要性。
⑥责任、荣誉,这两个神圣、庄严的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做人以及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目标笃定,让我们遇到困难时鼓足勇气,让我们筋疲力尽时奋勇向前,让我们面对绝望时萌发新的希望。
⑦责任与荣誉赋予我们坚定的意志,广阔的想象,让我们从生命的深处焕发新机,以强硬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吃苦而不图安逸;是它们让我具备在悲恸之后书写青春韶华的魄力,让我具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坚毅。
14 / 23word.
⑧生命为荣誉而战,肩扛的责任提醒我该如何向前,引导我不走歪路。
⑨我坚信,拥有责任,便拥有荣誉,便能战无不胜,乘风破浪。
分析与建议:
1、从题目看,作者是理解了材料(3)的含意的,抓住了其关键词,题目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主旨。题目简洁、概括。
2、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又没有深刻地理解材料(3)的内涵。你看文章第⑥⑦⑧段中的词语“困难时、筋疲力尽时、绝望时、克服胆怯、悲恸、不走歪路”等等,与材料中的“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的意思,相距甚远。材料的背景是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巨大荣誉之后说的话,而不是强调“困苦”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此前还好,写着写着跑偏了。
3、从文章结构看,作者是不太懂得“关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的。
关系型作文的一般结构是“总一一分一一总”。
总:即开头。引述作文材料(他没有做到),提出中心论点(他提出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
分: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先说“责任”,后说“荣誉”,再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且以“责任”为主,重点论述“责任”(就本题而言)。
总:即后一个“总”,就是总结全文。
15 / 23word.
本文,明显缺少说“荣誉”段、缺少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段。
“关系型”作文是高考作文中的“高级文”,写好了是特别能得高分的,因为它最能显示作者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思想视野,文化积累等。所以应该多写“关系型”作文,写好“关系型”作文。
4、 从段落关系看,第④⑤段应该对调。第④段说的是争取“荣誉”的途径,或者说说的是“怎么办”,而第⑤段讨论的是“责任的重要性”,它应该紧紧承接第③段,第③段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责任”,这两段说的都是“为什么”,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为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办”。
5、 本文紧扣扣“材料”这一点做得也不好。全文始终没有一句提到“作文材料”。这是材料作文比较忌讳的事。一般说“材料”在文中应该出现三次:第一次在开头,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次在主体部分,作为论据;第三次在文章结尾,和开头呼应,所谓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材料作文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手铐脚镣”就是“材料”。
6、第②③段,应该压缩合并为一段,有些过长、啰嗦。
例1
责任即荣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创造不出多少不平凡的业绩。
16 / 23word.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和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
17 / 23word.
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即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他也会和各种团队、组织和人员发生往来,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企业和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责任即荣誉。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例2
责任铸就荣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平凡与真情是锻造人生的两件法宝,任何平凡的岗位都是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奉献,更是一种升华自我的境界。“荣誉”意味着我们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实现崇高理想的具体行动。想要获得荣誉,必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18 / 23word.
恪尽职守,就是责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让人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是崇高的道德准则。”许多看似平凡的工作之所以深深地感动着人们,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那就是责任。近日,浙江杭州“最美司机”吴斌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有人说,吴斌最让人感动的是他那平凡却又伟大的职业坚守——从业10多年来,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从未有过一次违章。正是这种职业坚守,才让他能在关键时刻,忍着肝脏几乎粉碎性破裂的剧痛,保证了24名乘客的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怎样对待审计这份职业的,有没有像吴斌一样的职业坚守呢。在我们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许多人只是将职业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得过且过、马虎应付,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始终坚守职业精神。作为审计人的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责任!在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的审计道路上,谁能忘却那些难眠的无数个夜晚?我们审计人顶着压力,历尽艰辛,清查出一本本厚重的账册,纠正了多少财经领域的不正之风。谁能忘却电脑键盘上那些几尽抹平的按键?我们审计人满腔热情,满怀赤诚,撰写出一份份审计报告,提交一条条建设性意见,不断推进财政改革、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谁能忘却寒来暑往中活跃在县直各个部门、奔波于乡镇农村与建筑工地中的审计人身影?财政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在哪里,也正是这份职业坚守,我们审计人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筑起了经济领域钢铁般的长城。
廉洁从审,就是责任。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注定了审计人必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情操。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然而物质与金钱的引诱,比林弹雨更能考验人的灵魂与品格。金钱贿赂,我们断然回绝。威胁利诱,我们毫不动摇。有什么能比人民的重托更神圣,有什么能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如果说能力是你的自荐信,那么廉洁就是你的质保书。我们审计人员应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组织观念,淡泊名利、拒腐防变,真正做到枝乱我不乱,从容看万条。
19 / 23word.
勇于奉献,就是责任。最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中国,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们应该学习她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她大爱无疆、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浩浩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广大审计干部依旧保持着心中那份责任,在家庭与事业、个人与全局之间,作出了义无反顾的抉择: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共和国的审计事业,把对家和亲人的愧疚默默地埋藏在心底。长时期的伏案工作,颈椎病、腰椎盘突出的疼痛和审计人常相伴随,更有大病顽疾,夺去了审计人的生命。我作为一名审计新兵,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树立了为审计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我深知我的审计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途还很漫长,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以十二分的热诚,全力以赴,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审计事业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审计事业神圣而光荣,审计人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承担起对审计这份职业的责任,努力为审计事业增添荣誉,让审计这片蔚蓝的天空变得更加美丽。(李琰)
分析:
这个题,出的好。模仿了2015年课标卷的作文题,是作文三种题型中最新的一种。最近国家考试中心的专家也强调了这种任务型作文题。
试题材料是热点新闻,紧跟时代步伐,学生不会陌生,一定有话可说。
材料所反映的含意,非常符合“一点四面”的高考命题思想,特别关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积极,意义重大。
20 / 23word.
试题分四层:
1、 介绍材料背景。
2、 列举三条,规定了材料的含意范围,离开这三条作文,可以视为跑题。
3、 交代了写作任务: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4、 最后是写作的要求。
关于背景,这是必要的,一可以集中考生的注意力,把精力立即集中到作文中来,立即转换思维方式,审题作文了;二是给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准备,引导考生的思路。
列举的三条的意义:这是写作任务中说的“精神”,那么是什么精神呢?
挖掘出“精神”,其实很简单,抓住每一条里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1) 的关键词是:“历经艰辛”,解释为“艰苦努力”等等。
(2) 的关键词是:“以身试药”,解释为“不顾个人健康、自我牺牲、献身科学”等等。
(3) 的关键词是:“荣誉与责任”,解释为“荣誉越多,责任越多”等。
关于写作任务:
21 / 23word.
首先的任务就是分析出材料内容范围内的即材料列举的三条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离开材料规定的这三种精神作文,即为跑题。
其次确定一种“精神”作文,即你认为“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的。
再次注意写作任务中最后一句话:“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就是不可以离开材料,离开就离题了。比如,可能你知道屠呦呦的许多精神,可是那不是材料列举的,那个精神是不能写的。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什么意思呢?
“思考”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屠呦呦的精神思考,即那三条理解是否深刻到位。一是经过思考你选择了哪一条作为你的作文的观点。立意明确。
“权衡”,权衡就是衡量、考虑,就是比较、评定。其实说出了写作方法:比较、对比。
说出了写作重点:为什么这个“更重要”,分析原因。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
1、“精神”概括要精准。
2、作文时必须紧紧扣住“成长、成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讨论其中的一个“精神”“更重要”。
22 / 23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23 / 23wor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