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5年第2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2,2015 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探讨 陈泳竹,杨永,陈耿炎,刘杨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摘 要:青年教师已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加强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高校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工作。它是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重 要保证.本文对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应用技术型高 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 6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02X(2015)02—0133—04 1引言 我国从1998年高校开始全面扩大招生以 来,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持续大幅扩大,我国高 专业能力又强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用技 术型大学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高 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我国高等教 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 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进入了大众化 教育阶段.高校对教师资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 大批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补充到了高校教 一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 议明确要求打通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 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 师队伍当中,从而形成了数量可观的青年教师 队伍.2013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高校青年 教师的比例已占到了高校总体教师人数的60% 以上,高校青年教师无论在教学、科研、管理和 社会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骨干和中坚的力量,代 表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关注 型高校转型。中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发展的时 代正悄然来临. 2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一)近些年人职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加强对青年教师师 德品行,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创新 能力的培养,事关高校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大 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水平创 绝大部分都具有博士学位,部分还具有海外留 学经历.他们的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兼具阅读外 语文献和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他们视野宽 广,精力充沛,富有朝气,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 力和创造力。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学术科研的生 力军和骨干力量.但是他们读研究生期间开展 科研工作。大都是由导师主导安排具体科研课 题和具体研究内容.在科研工作开展中一直是 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缺乏对科研方法、过程深 入系统的理解和把握。缺乏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新型高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现阶段中国教育的语境下。应用技术型 高校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以及当前高职院校的 种办学类型.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一种以满足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为 办学定位的、具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 一以及办学规律的本科大学,其培养的学生。动手 能力强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和 收稿日期:2014一l1—12 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对所在单位的研究方 向、特色、科研团队情况及实验室状况等缺乏比 作者简介:陈泳竹(1974一),男,江西宜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纳光子学和光机电 一体化. ・134・ 陈泳竹,杨永,陈耿炎,刘杨华: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探讨 第2期 较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个性比较突出. 自我意识强,过度关注自己申请科研项目.对作 为成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团队精神 和协作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将自 己读研期间的相关研究与单位实际情况有机的 结合起来.另外,过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已 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潜心科研. (二)大部分人职的青年教师为毕业于非师 范院校的应届研究生,缺乏教育教学的实践经 验.他们求学阶段。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知识和技 能的培育是空白的,导致整体缺乏教育教学经 验,教育教学能力亟需获得弥补和提高.大学扩 招前,人职青年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由于招生 规模严格控制,教师资源相对充裕。青年教师必 须经过一段比较长的考核助教期的历练才能正 式独立授课.在这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教 辅工作…听课,试讲,批改作业等(相当于师范 生的教育实习),科研和经济压力也不大,所以有 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积 累.当前。新人职青年教师以博士学历为主,由于 高校招生规模的迅猛扩大,教师资源非常紧缺. 青年教师一人职就要直接走上讲台,并且要承 担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这导致了整体青 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不利于应用技术 型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普遍欠缺.相对研究 型大学的教师而言。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必 须兼具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相统一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 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比较突出的实践创新 能力,实现产、教、研有效结合的全面发展.应用 技术型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从普通高校毕 业的应届研究生.虽然在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 论知识较扎实.但因缺乏企业生产实践、服务管 理的实际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对人才和技术 的实际需求。不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应用技术领 域的发展动态,往往在教学中无法将教学内容、 自己的科研背景和工作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起 来.无法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新方法、新产业等社会发展中最前沿的信息 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最终,不能很好地服务于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 式以及办学规律. (四)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 来自与三个方面,即经济压力。教学工作压力和 和科研工作压力.首先是经济压力,剧烈的人才 竞争导致现在大部分新人职青年教师必须具备 博士学历。前期学历教育的高成本让他们对经 济收益产生了比较高的期望,人校时很低的福 利待遇对他们的期望则是一种残酷的打击.另 外.大部分以博士学位人职的青年教师已经到 了结婚年龄.这时父母已处于退休或丧失繁重 体力劳动能力的年龄.所以参加工作就要同时 面对买房结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个人事业 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等重大问题.所有这些归 根结底都需要以经济收人作为支撑.而残酷的现 实情况是青年教师职称和资历低。其收入是教 师队伍中最微薄的.其次。就是教学工作压力, 由于青年教师大都为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应届 研究生.缺乏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由于扩招造 成了师资的缺乏,他们一开始就要承担比较繁 重的教学任务.而且每一门课对他们来说都是 新课,需要花上授课几倍的时间来备课.同时, 传统的老中青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由于 学校没有相关的绩效机制保障.现在几乎已流 于形式.青年教师主要靠自己的自知自觉、自我 摸索和总结完善来提高教学水平,进步相对缓 慢.学生和学校对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反馈和考 核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最后是科研工 作压力.目前.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 定主要还是以科研学术水平为准绳的.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工作环 境和要求早已发生剧烈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的工 作相对平稳,收入差别不明显转变为激烈竞争, 绩效考核,报酬相差悬殊.这对于职称、资历低 且掌握各种资源少的青年教师来说。压力就更加 大了.为了适应当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定 制度,青年教师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必 须潜心科学研究,发表高档次的学术论文和申 报各种特别是国家级、省级的科研项目.与研究 型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研综合水平 偏低、高层次科研平台缺乏,加上没有了读博时 导师的庇佑和可依靠的科研团队.青年教师靠 单打独斗发表高档次论文和申报高层次项目谈 何容易.另外.教学和科研都是专业性和创新性 非常强的工作,青年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 第2期 陈泳竹,杨永,陈耿炎,刘杨华: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探讨 .135. 进去,经常超负荷的工作导致他们的身心处于 一种亚健康状态.综上所述。高校青年教师长期 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2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 基于前面对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的现 状分析,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及办学规律. 本文就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了 以下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师德是教师 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 行为准则,大学老师的师德主要落在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治学严谨,崇向 学术.高校青年教师年龄与大学生更接近,不存 在代沟.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等方面有着许多 相似之处,所以比较容易沟通,其思想、观念、人 生观、价值观、道德和文化修养等都对大学生有 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是高校的骨 干力量和生力军,重视对他们的师德培养是形 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 平的关键.第一,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 则,求真务实,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业务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第二.充分发挥资深 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带 头抵制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对青年教师进行 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第三.要强化青年教师 职业理想、道德教育与培训,激发青年教师树立 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 人的光荣职责.第四,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师德考 核和监督,将青年教师的自我道德约束与建立 和完善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最后,学校各级领导要 关心和解决青年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搭建有 利于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发展平台.为他们的工 作、生活和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 要引导和促进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1.教为基 础,以研促教.教学和科研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教 师的两项核心工作,所以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必 须保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衡,极力发挥出两 者之间的相互调和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青年教 师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学与科研的特性、规律 和相互联系.让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而不 是对立矛盾.2.加强学科知识学习.学科知识的 深度是决定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最为重要的 因素.在终身教育思想确立的今天。青年教师应 该努力扩大自己视野。不断学习进取,更新知 识,提高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做 大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充 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青年教师平时应多读 书,多看报,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扩大知识 面开拓视野。注重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加强与 同学、朋友、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加强幽默 感的培养,以达到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目 的.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以个人专业发展 为目的.青年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特长.参照 与优秀教师相比存在的不足.自觉制定适合自 己发展目标的中长期计划,全面提升自身的专 业素质和水平.其次,应用技术型高校有必要建 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和导师制度,选拔责任 心强、乐于奉献、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教学和科 研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做新人职青年教师的指导 教师.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帮助顺利实现学生和 教师身份的转换,并尽快成长为教师队伍的骨 干力量.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应用技术型高 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于研究型 大学.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又强于高职院校的 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 的教师具备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另外,高校现 行的评价考核体系也更要重视科研学术水平, 从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科 研创新也是必然的趋势.虽然部分新人职教师的 科研能力很强,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部分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他们还存在将读研 期间的研究方向与任职单位专业和实际情况相 互结合的障碍.在急功近利、虚荣浮躁盛行的社 会风气大环境下,面对重大的经济压力,能够做 到心无旁骛、潜心做学问的人不多.所以,更需要 加强引导,制定和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科研的 保障和绩效机制,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学术 水平.鼓励具有一定科研基础和能力的青年教师 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学校把校级课题定性 为育苗项目规定仅面向副教授职称以下的青年 .136. 陈泳竹,杨永,陈耿炎,刘杨华: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探讨 第2期 教师。最大程度创造锻炼他们科研能力的机会。 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在限项申报课题 教师的有效渠道.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培 养基地、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及推广,派驻企业科 中只看前期研究基础和本子,打破论资排辈和 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为教师多争取一些较长期 和系统的实践技能培养机会.最后。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应用技 术型高校可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方面应向具 有突出实践经历、突出实践教学和实践研究成 果、突出企业技术服务成果的“双师型”教师倾 斜.学校内部分配。建立有利于鼓励教师到企业 官本位的机制。给予青年教师同等竞争机会.选 拔有培养潜质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科研院所和 企业从事研修工作,促进他们与高水平学者、专 家的学术、技术交流。以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 平.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研工作绩效激励机制, 让脚踏实地、潜心做学问的青年教师获得实实 在在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学习.或通过自修考证等多种途径提升“双 师”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 (四)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作为应用技 术型高校的青年教师,要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的 核心应当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即提出 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和新成果的实 践能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应用技 术型高校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从加强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人手.“双师型”教师应该 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 4结论 总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 希望在教师.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发展的时代 已经起航。做好应用技术型高校青年教师的培 养工作,不仅关系教师本人的成长进步,更关系 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长远发展, 关系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重要政策 行实践教学的教师.应用技术型高校首先应建 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考核评价制度. 综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是现场操作演示、企 业工作或锻炼经历要求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指标 的落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之一. 参考文献: 来认定“双师型”教师身份.另外,建立和完善 “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使考核做到公 开、公平、公正、客观,让“双师型”教师能真正 [1]刘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2012(41:102—104. [2]张云.高等教育普及化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改 革与开放.2010(201:197—198. [3]张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思考[J].沈阳工程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39—441. [4]赵菊珊,马建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 教学竞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58—61. [5]王素艳.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育探讨[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7—10. [责任编辑:丁 元] 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应用技术型高校还 应积极主动多形式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 一些实体平台和载体,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 的认证和考核.比如。利用校内的各种实训场所 和条件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组织老教师和新 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促进中青年教师持久地学 习技术技能:积极拓展通过企业培养“双师型”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Young Teachers of Applied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ng Methods CHEN Yong-zhu,YANG Yong,CHEN Geng-yan,LIU Yang—hua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5) Abstract:Young teachers are the vital force of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ale the hope and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ng of young teachers is a highly strategic work of universities, which is all imperative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coordinat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Common problems in the young teacher’S growth process al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ng methods are deeply discussed. Key words:applied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young teachers;cuhivating;current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