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做些什么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追求。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做些什么?现在就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使得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缺乏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治学精神,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障碍。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文化。然而,繁杂的教学任务占去了我们白天的所有时间,靠上级、领导安排的学习、培训机会少之又少,而日益频繁而且日见深刻的教育改革,是不容我们等待这些渺茫的机会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时间去学习、培训呢?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说:“白天图生存,晚上图发展”我们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自觉培训、学习,充实自己,不至于在工作中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如向书本学习,丰富自己的大脑,使自己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能迅速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向身边的人学习,找差距,找问题,学习他们有用的教学、管理方法;向网络学习,让我有机会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向活动学习,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磨炼自己。
二、做实教学常规,让高效课堂成为自己不懈的追求
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江苏省某中学校长曾说:“常规+细节+过
程就等于创造奇迹。我坚信,如果把常规一步步落实到位,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优秀的结果是必然的。”我们只有做好做实教学常规,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来确保课堂质量。
首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我都仔细参阅教参、字词句篇、词语手册、网上资源,结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本班学生学情等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备好每一节课,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分析学生的需求,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以学生能学到知识技能为主。准备好以下环节:导入尽量做到激趣、有实效;做好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保证环节明晰;一定要准备当堂训练题。
其次认真设计和布置预习。提前预习是实现有效课堂的保证,无论高低年级都要布置预习。每堂课前学生都做了充分地准备和整理,在预习中,学生自己可以找出课文中的要点、难点、疑点,听课时就改变了教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的被动状态,从而达到自己需要听什么的主动学习的目的,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增加了自信心。课堂效率和知识掌握情况自然有大幅度地提高。当然要特别注重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课前知识的预习和积累。
最后是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他们的需求是否已经满足,如何改进教学等等,把反思及时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哪怕这些反思分析只有一句话,也要写。
(二)充分利用好40分钟。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好课堂仅有的40分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老师既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并融化所学的知识,所以科学地分配40分钟,是构建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中,我在教学中问题太多,课堂教学随意化,一课时的内容不能完成,就留到下一课时,或是随意加班加点,时间是花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在不断听课、学习后,我逐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一些不好的习惯,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就连教学语言都事先设计好,如何运用精炼、易懂的语言表达,不重复啰嗦。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是整节都集中,一般在半节课后就会疲劳,在此时可用小游戏、故事、笑话、甚至让同学个别表演、比赛读文等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目前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学习没有方法始终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预习、听课、复习、做笔记等方面的方法。如:语文预习时读熟课文,记熟生字、标自然段疑难点勾画等常用方法,养成习惯后自然不用布置,一定要布置的是每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提前自学、解答。听课时注意围绕预习时的重点难点消除他们“想学习但又不知该怎样学,无论怎样努力都学不好”的烦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恢复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复习是要分单元、分组复习,找出重、难点、异同等对比复习。
(四)永远关心后进生。要提高整体教学成绩,后进生永远是重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时时关注后进群体。请他们回答简单问题,及时进行表扬;课外,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作业时做好个别辅导;每天还得派专人对他们进行帮扶、指导。只有相信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只要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成绩就一定能提高,也就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重视多媒体的运用。致力于优质资源的运用和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才会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如:多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或视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教学的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有自己的微型资源学习室、储备室
也许学校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为我们准备资源学习、储备室,但我们自己可以收集、整理、储存自己平时上课的教学设计、反思、课件、展示课、竞赛课的教学设计及各种自制教具、听课记录、收获、自己写的案例、论文等,都有收集整理或储存,几年下来,自己就有了一整套的微型资源,用到时,拿出来加以修改,利用网上资源弥补一些空白,再加进一些新的元素,就可以再利用了,十分方便。再说,还可以成为自己科研的一些素材,一举两得。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及时地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使家长认识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懂得针对子女的情况开展教育,能在家中帮助辅导教育学生。争取家长的配合,不仅能与家长共同探讨、共同教育管理学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五、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
教科研会给我们带来职业的幸福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离不开科研。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做到: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和管理好班级,营造班风学风引领学生成长,而且应当追求成为教育家,这就需要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只有在理性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追求的。
科研我们其实离我们不远,稍用心学习和培训就能让我们明白教师科研不是很难,只要结合学科教育进行:理论学习、理性实践、反思得失、改进行为、总结提升和系统思考与整理六个方面就是基本操作程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是教学研究的内容。这些,教师们或多或少的都在做,如平时写的教学随笔、教育日志、特色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典型个案研究、调查研究报告、小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等,就是我们教科研的不同形式。对于教科研,也许我们还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新手,可我们一定要有科研的意识,把科研当做一种追求,并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因为作为一个现代教师,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教育研究。
六、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有人这样比喻教师:“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多,吃的比猪糟,思想比党员正,责任比主席大,态度比孙子好,赚的比民工少”,在我们当中也总是有面色黯淡憔悴、声音沙哑的教师出现。耳边也时常会响起抱怨学生的声音、“做教师真的好苦啊!”的哀叹声!其实我们要懂得转变思维方式,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满怀信心,过得快乐、踏实就行。卡耐基曾指出:“快乐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在乎我们拥有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快乐,有的人为此忧愁,原因在于个人的心态不同。只要你心态正确,你可以在任何情形下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人的风光不一定就是好的,不要总是羡慕他人,要懂得知足,懂得自我解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阳光、快乐的孩子,我们的情绪会影响他们,只有我们每天保持快乐的心情,才能创造快
乐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抱怨是我们事业和个人发展的敌人,是不成熟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学生有严重危害的。校园既是我们工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间。我想既已许身孺子,就该坚守信念,痴情不变,虽然我们所耕耘的过程沐浴凄风苦雨,但我们看到 “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追求的目标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自己的收获香飘万里了,不相信我们教师还快乐不起来。
我们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事业负责任,对学生负责任,就得对“如何提高”做到常思不懈,遵循教育的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把质量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立足实际,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大潮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