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文言文课,是《论语》中最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抓住两个大的板块进行教学:(1)一个闪光的话题,一群鲜活的人物。(2)一个经典的情境。以前一个板块带动对全篇课文人物的分析,以后一个板块作为学生鉴赏的重点。 这样有点有面,详略得当。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论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体会孔子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本中鲜活的人物形象 2、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环境 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移动学习 囗其他
√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借助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环境,重点针对学生对《论语》的学习现状来设计教学重难点,利用系统的选择和即时统计数据功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针对数据中的兴趣点来请学生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对重点情境段的逐层理解,可让学生利用智慧课堂的选择功能和拍照功能进行互动。同时利用智慧课堂发布结果,小组进行评价点赞。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环节目标 利用微课学习《孔子及四位弟子简介》。 教学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孔子及四位弟子简介》,在家或学校自主学习微课,初步了解人物概况,便于理解四位弟子的志向及人物形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相关知识,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利用微课视频,在课前对本课的相关内容做初步了解。 智慧课堂的挑战赛检查字词复做文言选择通过挑战赛,巩固检查预习: 检查文言字词 提供检测,反习情况。谈谈你对四位弟子的初步形题 上节课文言知识, 馈调节 课堂导入 金圣叹改名导 入 象。 我们一起来赏析课文内容和特色。用三句话概括了本文:一群鲜活的人物,一段经典的对话,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有人因读本文而感叹万千,竟然因此改掉了自己的名字。这一叹就出自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究竟是什么那么样的一叹能让一个如此著名的才子改名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一)圈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默读课文,圈划出四位弟子的志向。 (二)阐述志向,赏析人物 提问:他们的志向是什么,志向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志向之中可以看到他们有什么样的个性? 学生通过选择题展示数据,根据选择情况请相关学生谈谈对自己喜欢的弟子的形象分析。 分析后对弟子进行演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注:分析个性时教师适时板书,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 弟子 志向 接受检测,了解不足 思考阅读 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探寻改名的原因入手,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赏析课文的兴趣。 重难点突破 组织交流,点拨指导 课文赏析: 板块一: 一个闪光的话题,一群鲜活的人物 组织交流,点拨指导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课文圈点批注,思考讨论 发表见解 修正提升 整体感知 学生通过选择题展示数据,根据选择情况请相关学生谈谈对自己喜欢的弟子的形象分析。 适时板书是为了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阐述志向,赏析人物 提供检测, 反馈矫正 归纳总结,有效提升 总结〈论语〉阅读方法 板块二: 一个永远经典的情境 初读文段 提供检测,反馈了解 子路 千乘之国,使之有勇知方 冉有 公西华 民足礼乐俟君子 愿为小相 曾皙 冠者、童子,浴乎沂……咏而归 子路:直率自信,好勇过人。 重点词欣赏:率尔、摄、加、因、且 冉有:谦虚谨慎 重点词赏析:方、如、如、以。 公西华:谦恭礼让,娴于辞令 重点词赏析:非曰、愿、如、愿、焉 曾皙:从容有礼、洒脱飘逸 重点词赏析: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二)评志:孔子是如何评价弟子,为什么? 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 晒之 冉求: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励之 公西华: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惜之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之 (三)总结:读《论语》之法,不在读文字,在于读人。 赋予语言以画面、声音,以呼吸、心跳、体温,让文字立起来,让人物形象在心中活起来。论语才会在我们心中亲切起来,温暖起来。 1、初读文段,描绘图景: (1)全班齐读,请说说曾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并为之取一个美丽的名字。 学生取名后出示编辑编著〈《论语》 再次朗读,感受形象 接受检测 思考比馈 总结反思,意义建构 学生取名 思考比较 接受检测,了解情况 利用智慧教育的圈点勾画笔进行批注,分析人物形象 适时板书,充分关注学生思考 及时总结,让学生学会以感知人物为基准点去读《论语》,会使《论语》的解读显得更亲切。 利用智慧教室的拍照展示功能,突出学生的成就感 这是让学生初步读懂文字,能读出其 再次朗读 深入思考 组织交流,点拨指导 三次朗读 观照自我 提供检测, 反馈矫正 选读〉时给课文取得标题“沂水春风图”与学生的进行比较分析。 再次朗读,深入思考 过渡语: 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请一位同学再读“沂水春风图”,结合孔子的思想,去思考孔子为什么“独与点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曾皙以礼乐治国,从而达到和谐盛世之志于孔子心有戚戚也。 (2)四位弟子理想比较 边比较边进行阶梯式的板书:以勇强国 以富强国 以礼治国 礼乐治国 (安,富,礼,和) 总结:四位弟子治国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子路以勇强国,有了勇国家才能安定。冉有侧重于以富强国,在安定的基础上才能使人物富裕,然后才有了公西华的以礼治国,最后才有了曾皙的礼乐治国。四位弟子的理想境界不一,就如人登高楼,一路走来,身境渐高,有美景在眼,等到俯视大地,已是惠风和畅,圣人的智慧已化作了眼前的山川,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天高地远。 三次朗读,观照自我 过渡语: 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 学生朗读 思考分析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比较思考 三次朗读,联系实际观照自我 接受检测,中的文学味。初步感受所蕴含的感情。取名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利用智慧教育的圈点勾画笔进行批注,赏析文段深义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读文言文要知人论世,要能根据孔子的生活年代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培养学生纵向分析能力 教师板书,加深印象 利用智慧教育的拍照展示功能,突出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这一部分引导学生 总结方法 归纳总结,有效提升 这样的一幅“沂水春风图”,不同的人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有人读出了一种人格修养,有人读到了一个和谐的社会,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请用心阅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读《论语》之法,在仅在于读人而且要用心读,读到心里,便要躬行。 了解情况 总结反思,意义建构 从文本中走出来,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的体会,力求读出自我的体会,体现个性化的阅读。 这一部分体现读书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性,还要读出经典的现实性,以此来引导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结提升 小结归纳 结束语: 同学们,课堂结束时送大家两句话: 思考提升 让我们的心永远在“沂水春风”中栖居吧!道不远人,让我们永远在圣人的光芒下成长! 老师根据系统生成的课堂活动数据报告,推送不同适应性作业,要求学生分析自身,完成作业。 请结合“沂水春风图”写一篇小短文。 查看课堂活动数据报告,查找本人的知识点缺漏,回家完成相应作业。 作业布置 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巩固本课所学。 利用智慧课堂生成的课堂活动数据报告,作为学生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依据。 课后补救 课堂教学资源上传云端,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巩固。 上传《闪光的理想智慧的课堂》,《胸中有丘壑无风无雨亦娱情_也谈侍坐章中孔子特别赞赏曾皙的原因》等赏析文,供学习深入学习思考。将微课、课堂课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数据文件上传智慧课堂云端,供课后学生选择性观看与练习。老师查看课堂活动记录推送不同作业,再次强化本课学习内容。 登录智慧课提供平台,学生实堂云端,选现个性化学习。 取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资源,再次强化巩固,提升自学自悟的能力。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作为一篇富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古文,《《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中的议论文字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读懂,读透。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是间接经验,信息技术则是沟通书本间接经验与学生直接经验的桥梁。我自己甄选资源、设计制作的视频和杂志在学生理解的障碍处适时地、恰当地加以引导,并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的互动白板,深化了师生活动和及时反馈,突破了教学难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