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①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 ②拟人,以“草色闲”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①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
②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由内而外) 补充:分析2分,涉及对颈联的出句(川原缭绕浮云外)、对句(宫阙参差落照间)的分析;形象概括内容2分,含情感(如思乡)、身份(如游子、仕途失意者)此中每一个点1分。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 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
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 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和思乡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1分。 补充:增加答案⑤:“谁念”表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无人理解、同情的伤感。 原答案之第④点 “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亦可写成“思乡”;但二者不可重复赋分。 参考答案共五点,只要答对其中的任意四点即赋4分。 情感揭示不必拘泥于“独将表达了……”、“衰鬓表达了……”、“客秦关表达了……”这一形式,但必须结合具体诗句展开;如不结合具体诗句,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