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
某 技 术 交 底
编制: 审核: 接受人:
编制日期:
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门 交底人 建设单位 施工期限 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
主体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一、 准备工作
1. 在模板安装前,确认位置、标高、尺寸的正确性。 2. 确认下表面是否足以支承模板。
3. 与砼接触的模板表面,应将油污、泥浆、松动的铁锈及其它的建筑垃圾清除干净。
4. 与砼接触的模板表面,事先刷上隔离剂。
5. 与有外观要求的砼表面接触的模板,其表面应平整整齐,以便于装修。 二、 模板安装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形式,为提高现浇构件表面平整质量及施工速度,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后,为确保上部结构施工进度,根据我公司设备材料配备情况,本工程配备标准层模板2套。主要模板采用如下方案:
1、剪力墙柱模板
模板采用木模,用20mm厚的九合板制作,按尺寸定型配制,用钢管和
技术交底
2
技术交底
长木方固定,每隔xxmm设一道围檩,依次将模板夹紧固定,并在柱模板接缝处用单面胶粘贴2mm的海棉胶带,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模板拆除后棱角清楚明显干净。 2、平板、剪力墙梁模板
(1)现浇平板均采用九合板拼装,每幢楼配备二个楼层模板,从下到上轮翻到顶,标高以柱子上弹的xx线用尺量到模板,支模完成后标高,截面尺寸进行复核,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
(2)支撑模板的排架立杆间的扫地杆一般离地xx-xxmm设置,横杆设板底一道,中间再加一道。
(3)剪力墙梁模板:梁模板支撑牢固、准确是确保圈梁质量的关键。为了防止梁漏浆,可先在梁模板接缝处用单面胶粘贴2mm的海棉胶带。 3、拆模时间
(1)柱模板可以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拆除(一般为隔二至三天拆除).
(2)当梁及板跨度大于4m,小于8m时,砼强度必须达到75%以上方可拆除,同时做好砼试块的强度报告(拆模报告)。特别是如果工程遇到冬季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砼强度报告,才能保证工程的混凝土质量。
(3)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除,并报请技术负责人,经研究处理后再行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及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时,应加设临时支撑。悬挑部位必须满足①砼强度≥xx%②养护时间≥28天后方可拆模。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拆模必须加设支撑,间距1m左右。 4、楼梯间模板
底板采用新九夹板,搁栅用50×xxmm木档,下支撑用Φ48钢管搭设满堂排架,间距为xx×xxmm,扶梯踏步板采用50mm厚光面木板用两根50×xxmm木料作连接支撑。但支撑下端必须有硬支撑承点,以防踏步板向下滑动。
5、模板工程施工中,操作工艺严格按照清水砼墙面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弯曲、变形的模板未经修整严禁使用。
技术交底
3
技术交底
6、安装工程预留孔洞模板:采用木模制作,由专人负责安装,安装与土建密切配合施工。 7、模板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1.0MM。
(3)、柱、梁节点,梁、板节点,墙、板节点等处模板,其接缝必须平整顺直,棱角分明。
(4)、浇筑砼施工时,必须派专人值班,以防发生模板移位,跑模等意外事件。
(5)、模板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 项目名称 轴线位移 底模标高 截面尺寸 层高垂直度 模板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值(MM) 5 ±5 +4,-5 6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测量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2M靠尺测量 1. 模板安装必须按图纸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 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
3.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防止倾翻。
4. 钢管夹具扣件应拧紧,抽查扣件的扭力距是否符合规定,不够时,可放两个扣件与钢管拧紧,立杆间距按设计规定,严格随意增大。 5. 多层:①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②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铺设垫板
三、 模板拆除
1. 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拆模。
2. 楼层梁、板的模板及支柱,应在砼的强度足以承受即将作用在其上的荷载时方能拆模,砼强度的测定应以现场养护的试块试验为
技术交底
4
技术交底
准。
3. 拆模最短时间应按有关规定及监理工程师认可。 4. 拆模时须按顺序进行,避免结构受不平衡荷载作用。
5. 对砼板、梁须二次支撑时,顶紧程度应适当,使构件达到正常的挠度即可。二次支承时,各楼层的支承点位置应上下一致。梁须先于其周围的板进行二次支撑。 四、 安全生产
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
2. 高处和结构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要标出工作区范围,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工作区。
3. 工作前应检查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系挂在身,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 拆除模板一般应用长撬棍,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模板上。 5. 已拆除的模板、立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堆放在安全区,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或踏空而坠落。
6. 楼面上的预留孔洞,应在模板拆除后,立即用层板封盖,楼板边缘应搭设钢管护栏。
7. 拆除墙模时,对已活动的模板,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倒塌伤人。
8. 拆除楼板底模时,应逐块拆除,不得成片松动和拉倒。 拆除悬臂板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xx工程施工操作人员签到表 序号 技术交底
接底人签字 从事工种 5
备注 技术交底
注意事项 1、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并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并不得后补。
2、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被接受人应及时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并应及时交资料员进行归档、妥善保存。 3、技术交底应根据工程任务和施工需要,逐级进行操作工艺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4、接受交底人在接受技术交底时,应将交底内容搞清弄懂。各级交底要实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工后验收,将交底工作落在实处。 5、技术交底要字迹工整,交底人、接交人要签字,交底日期、工程名称等内容要写清楚。技术交底要一式三份,交底人接交人存档备一份。 6、技术交底要具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依据正确、理解正确、交底正确。施工规范、规定、图纸、图册及标准是编制技术交底的依据,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灵活运用,必须使班组依据交底文件就能正确地施工。
7、技术交底要具备操作性
(1)对施工结构的具体尺寸进行交底,建立施工图翻样制度,保证无论施工到何位置,现场施工班组手里都有标注清楚、通俗易懂的施工大样图;
技术交底
6
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要以\"现场干的,就是交底中写的、画的\"为指导思想,不能发生班组施工自由发挥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生漏项情况,班组立即通过一定的程序反馈得到解决。 8、技术交底要具备实用性
(1)技术交底中不允许使用\"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及\"宜按…\"等词语,要在大样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的控制要点写清楚,把规范的重点条文体现在大样图和控制要点里;
(2)同时把要达到的具体质量标准写清楚,作为班组自检的依据,使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时就是按照验收标准来施工,体现过程管理的思路,使施工人员变被动为主动。
9、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不同点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是几个不同层次的文件,这几个文件中施组是整个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施工方案应具有指导性,施工措施是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具体内容,技术交底是施工方案的延伸,应具有可操作性,而作业指导书又可以说是技术交底的细化。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关系如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一样。
技术交底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