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704/j.cnki.hxjs.2019.33.062
谈初中生英语听力技能提升策略
新疆石河子第二十八中学 朱 虹
[摘 要]全球化意识增强,国家之间人民交往更是频繁,英语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仍存在薄弱环节,这就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长期发展设置了一道屏障。在英语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为适应教学发展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就被提上日程。英语老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让学生学会适当的听力方法,为学生开设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 听力技能提升策略
语言被视为一种交际工具主要就是用来交流,只有听得懂,才可使得交流顺利往下进行。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出现,而且备受重视。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听的能力方面的提升与训练。经过小学阶段几年的英语学习,初中生已经对英语有部分的语言输入量,他们现在只有拥有了较强的听的能力,方能流利地说出,以便更好地交流。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不错,他们对英语语言学科中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当中听的能力,既可以为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一、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
英语听力是需要在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学习能力,它不是靠单纯、机械地播放录音、对照问题答案来提高学生的听力的。在英语教学当中,不仅仅靠一味地“听”,听力训练过程中还要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尽可能地不用汉语,这样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其次,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一般都喜欢形象、2019.11(下)68
生动的事物,老师可以经由图片、视频等,另外,还有老师辅以相关的动作和表情来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英语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最后,老师可以采用配套光盘之类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最佳的听力情境。
例如:在教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单元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出了八幅动画制作图片,并且配乐录音。生动形象的画面结合优美的音乐配音,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到对话情境中来,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画面中的相关动作能够使学生对对话有个初步的印象。老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学生听懂对话录音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利用动画图片描述他们自己到达学校运用的交通工具。这样的教学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结合,将语言跟形象相结合。语言和形象同时在大脑中呈现,学生的逻辑和形象思维交互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二、利用适当的听力方法,增强学生的听的能力
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要想得到提升需要有个过程,在此过程当中,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适当运用一些听力技巧,并适时纠正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听力课开始之前对所学内容提前预习。在听力过程当中,老师可利用广泛听与精细听两种方法对学生听力加以指导,当学生遇到听不懂或较难理解的单词时,可以将听力部分重复播放,让学生有推敲的时间,时间长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听力积极性
英语教学过程中,仅仅靠听力练习是索然无味的,让学生对听力产生
兴趣非常重要。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练习活动,可以经由角色扮演、游戏活动、配音演示等形式来创设轻松活泼的 听力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听力积极性。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教学时,老师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有的学生戴上自制的头套扮演单元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别的学生试着猜“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伴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呈现,学生们在此情景中的角色逐步深入,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实践,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使得学生们所学英语词汇与实物实景有机联系了起来。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对单词及句型的掌握,而且还增强了学生们听和说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通过类似这种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活动,令课堂气氛灵活生动起来,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四、结语
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并非短时间就能够有效果的,他们需要在日积月累中慢慢进步。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使得他们以高涨的热情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它可以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增强奠定牢固的基础。因此,老师应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汲取经验,坚持不懈,力争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高效提高英语听力能 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凤.关中地区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状况调研[D].延安大学, 2014.
[2]李俊霞.初中英语听力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