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试卷及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诸葛亮中学期末复习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 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的意思:

未成,弃去( ) 逢老媪方磨铁杵( ) 欲作针 ( ) 还卒业(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 2、 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3、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 (2)听已:( ) (3)冕因去( ) (4)恬若不见( )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铁杵磨针 1、 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略

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 )②秦青弗止(不 )③响遏行云(遏止 )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

3、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

4、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