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全体
2.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 )等不同方面
A)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B)销售、研发
C)法律、道德
D)沟通、激励
3. 计划是一动态过程,其步骤包括( )
A)预测、决策、制定方案
B)确定目标、预测、决策、预算并拟定派生计划
C)预测、决策、制定方案、预算
D)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方案、决策、执行可行方案 4. 承担风险最大的决策方法是( )
A)进取型
B)稳妥型
C)大中取小法
D)保守型
5. 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6. 有时,一位工作表现很出色的基层主管在被提升为中层主管、进而高层主管后,尽管工作比以前更买力,绩效却一直甚差。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这位管理人员并没有培养起从事高层管理工作所必需的( )
A)概念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
7. “打造百年老店”描述的是( )
A)战略目标
B)战术目标
C)作业目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
A)纺织厂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
D)学校
9. 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 )
A)风险性
B)环境复杂性
C)决策者心理定位
D)决策的时间压力
10. 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二者各有利弊。下列哪种情况更适合采取内部提升的方式( )
A)组织发展有一个持续、长期的目标
B)需要选择对企业致关重要的岗位时
C)保证公司的一贯运行方式时
D)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 11. 决策是计划工作的( )
A)基础
B)重心
C)核心
D)目标
12. 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大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
13. 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加快,使得企业中长期计划制定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不断需要调整。鉴此,有人提出以下几种建议,以应付不确定且经常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的经营环境。请问:你最赞同其中哪一建议?( )
A)计划一旦制定就应保持其严肃性,课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
B)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应该主动放弃原计划而制定新计划
C)通过动态调整计划来适应环境变化,以保持中长期计划的灵活性
D)在保持原计划不变的同时,根据突发情况另外制定应急计划
14. 某部门主管将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对任务的完成上,而对下属的心理因素、士气和发展很少关心。根据管理方格理论,该主管的领导作风属于( )
A)缺乏型
B)任务型
C)中庸型
D)战斗集体型
15. 一般说来,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能够确定集权或分权程度的是( )
A)审批权
B)决策权
C)组织权
D)计划权
16. 不利于分权的因素主要有( )
A)组织规模的扩大
B)组织活动的分散
C)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等
D)维护政策和命令统一性的要求
17. ( )是和威胁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惩罚权
18. 某公司有员工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多少人?管理层次有多少层?( )
A)10人4层
B)9人3层
C)9人4层
D)8人3层
19.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中管理层次的数目及管理人员的数量
A)管理层次
B)正规化程度
C)管理跨度
D)集权化程度
20.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D)权变管理理论
21. 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
A)人员配备
B)组织
C)计划
D)指导与控制
22.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 )
A)协调
B)决策
C)领导
D)激励
23. 某公司有三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市场状况不同,其收益也不同,甲、乙、丙、丁四个方案在“市场状况好”、“市场状况一般”和“市场状况差”时的收益分别是:甲:80、70、50,乙:100、60、30,丙:120、80、20,丁:160、50、-20。试用最小后悔值法作出决策:( )
A)甲
B)乙
C)丙
D)丁
24.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5. 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的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26. 法约尔被誉为( )之父
A)组织理论
B)经营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27. 矩阵式组织结构违背了以下原则中的( )
A)统一领导
B)统一指挥
C)责权一致
D)分工原则
28. 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29. 在以下对组织目标作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制定了组织目标,不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B)组织目标是组织内部分工和协调的准则
C)目标达成度是业绩考核的基本依据
D)组织目标是激发员工内在工作热情的重要激励手段
30. 在管理过程中,“指导和激励个人以及群体,解决冲突”的职能,属于(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 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来看,可将决策分为( )
A)不确定型决策
B)战略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2. 基于公平理论,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有可能采取的行为有( )
A)改变自己的投入
B)改变自己的产出
C)改变自我认识
D)改变对其他人的看法
3. 下列不属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观点的是( )
A)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B)人事管理
C)劳动分工的观点
D)劳动报酬的将近方案4. 人际关系理论要点包括( )
A)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B)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C)人有精神和社会上的需求
D)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领导方式,注重提高职工的满足感5. 下列不属于任务环境因素的( )
A)资源供应者
B)经济环境
C)竞争者
D)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6. 作为( )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 )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D)领导者
7. 按决策类型划分,可分为( )
A)风险型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战略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8.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 )
A)战略
B)规模
C)技术
D)环境
9. 以下对组织目标制定原则的理解恰当的是( )
A)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并要考虑到组织的社会责任
B)以提高投入产出率为出发点,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
C)制定的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D)制定组织目标不用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10. 目标管理的优点包括( )
A)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B)有利于暴露组织的缺陷
C)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D)有利于更有效的控制
11. 以下关于人员配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员配备工作是计划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
B)人员配备工作是组织工作落实的基础
C)人员配备工作有助于指导与领导工作的开展
D)人员配备工作是有效开展控制工作的前提12. 与激励因素无关的有( )
A)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
B)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
C)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因素
D)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系统
13. 以下哪些因素属于“激励-保健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
A)工作本身
B)与主管上级的关系
C)工作条件
D)责任
14. 如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 )
A)组织的层次
B)权力的大小
C)环境的不确定性
D)未来投入的持续时间15.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6. 沟通网络的类型有:轮型、网型和( )
A)塔形
B)X型
C)链型
D)Y型
17. 下列关于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关系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垂直式组织结构的管理幅度窄,组织层次多
B)垂直式组织结构的管理幅度窄,组织层次少
C)扁平式组织结构的管理幅度宽,组织层次少
D)扁平式组织结构的管理幅度窄,组织层次少 18. 关于沟通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至少存在着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受者
B)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接受者的翻译能力无关,至于发送者的翻译能力有关
C)发送者将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含义
D)接受者将接受的符合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19.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 ( )
A)纠正偏差
B)确定标准
C)衡量绩效
D)诊断原因
20. 按沟通的方向来分,组织沟通可分为斜向沟通和( )
A)前后沟通
B)上行沟通
C)混合沟通
D)横向沟通
1. 大规模组织中,分权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Y
N
2. 组织的职能部门化是指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的程度
Y
N
3. 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手段
Y
N
4. 科学管理就是管理科学
Y
N
5. 组织规模越大,集权程度越高
Y
N
6. 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是科学管理论在应用于实践中时所常用的技术手段
Y
N
7. 当组织处于形成阶段时,具体计划比指导性计划更可取
Y
N
8.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人员素质的相对重要性正在下降
Y
N
9. 在组织中,管理者和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相同的
Y
N
10. 计划职能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
Y
N
11. 组织目标的确定以提高效率为基本前提
Y
N
12. 分工能够提高效率
Y
N
13. 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组织不出现偏差
Y
N
14. 所谓领导理论,是关于领导的有效性的理论
Y
N
15. 管理者在组织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人际关系技能就越重要
Y
N
16. 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确定目标、集中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Y
N
17. 在管理中效果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
Y
N
18. 内在的需要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动机的根本原因
Y
N
19. 一个企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自己对下属的领导效果,他应当尽量升到更高的位置
Y
N
20. 事业部制适用于组织规模很大且业务范围广或市场区域大的企业
Y
N
21. 矩阵制组织适用于大批量稳定生产型企业
Y
N
22. 当下属从事结构化任务时,参与型领导比支持型领导更能导致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Y
N
23. 组织目标是组织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组织目标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动
Y
N
24. 在组织中,授权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Y
N
25. 计划不如变化快,不准确的计划是在浪费时间
Y
N
26. 管理者就是领导者
Y
N
27. 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往往是指发挥参谋权力的作用
Y
N
28.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Y
N
29. 决策就是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
Y
N
30. 在矩阵制组织结构中容易造成双重领导
Y
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