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茶文化复习资料

中国茶文化复习资料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中国茶文化》复习资料

一、 选择题

1. 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_______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有记载。 A. 东汉;B. 西汉;C. 唐代;D. 宋代。

2. 饮茶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祭品说;B. 药物说;C.食物说;D. 同步说。 3. 茶树的发源地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四川说;B. 云南说;C. 川东鄂西说;D. 江浙说。

4. 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一种灿烂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周 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国家是_________. A. 中国;B. 印度;C. 日本;D. 韩国。

5. 秦汉以前,_______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唐代,________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三 国两晋,________成为茶业发展壮大,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A. 长江中下游;长江中游;巴蜀。B. 巴蜀;长江中下游;长江中游。 B. 长江中游,巴蜀,长江中下游。D. 巴蜀;长江中游;长江中下游。 6.中国茶叶传播到外国,已有__________多年的历史。 A. 1000;B. 2000; C. 3000;D. 4000。

7. 《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是茶业作为________的开始。

A. 药用;B. 食物; C. 饮料;D. 祭品。

8. 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叶作为______的最早记述;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________的最早记载;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苦荼九食,益意思”,是茶叶_________的第一次论述;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子孙皓(孙权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___________的最早记载。 A. 商贸;贡品;药理功效;以茶代酒。B. 贡品;药理功效;商贸;以茶代酒。 C. 贡品;贸易;药理功效;以茶代酒。D. 商贸;药理功效;贡品;以茶代酒。 9. __________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A. 1894年;B. 1895年;C. 1896年;D. 1897年. 10. 被世人称为茶圣的是__________. A.陆羽;B.皓然;C.卢仝;D.神农。

11. 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土壤;B.雨量;C.阳光;D.地形。

12. 按茶的颜色分类,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红茶。龙井茶属_______;铁观音属_________;君山银针属___________;祁门红茶属___________。 A. 青茶;绿茶;黄茶;红茶;B.绿茶;青茶;黄茶;红茶; C. 黄茶;青茶;绿茶;红茶;D.绿茶;黄茶;青茶;红茶。 13. 茶叶越嫩,叶绿素A的含量越______. A. 少;B. 多。

14.一杯茶若放久了,颜色会加深,茶叶保存不良,冲泡出来的也会变深色,是因为________氧化所引起的。

A. 维生素C;B. 叶绿素;C. 茶多酚;D. 叶黄素。

15.高山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___________,所以高山茶滋味鲜美甘甜。 A.氨基酸;B.咖啡碱;C.花青素;D.多酚类。 16. 简单介绍茶叶的主要用途。

茶的主要用途,主要是作为饮料。另外还有:

(1) 治脚气;(2)消除口臭;(3)护发;(4)洗涤丝质衣物;(5)缓解感冒症状; (6)煮茶叶蛋;(7)茶叶枕;(8)驱蚊虫;(9)菜肴调料;(10)花草肥料;(11)红茶牛奶糖;等等。

17.请你说出我国的几种名茶(至少说出6钟以上)。

(1)西湖龙井;(2)洞庭碧螺春;(3)安溪铁观音;(4)祁门红茶;(5)黄山毛峰;(6)君山银针;(7)太平猴魁;(8)六安瓜片;(9)凤凰水仙;(10)信阳毛尖。 18.普洱茶是后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 19.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物质性;2.继承性;3.时代性;4.全球性;5.多样性。 20.茶叶中的物质主要包括哪些?

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香素、花黄素、儿茶素、维生素C、氨基酸、糖、果胶、蛋白质等。

21._______年______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国际茶文化节。 A. 1990年10月;B. 1992年3月;C. 1994年8月;D.1996年5月。 22. 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物质性;2.继承性;3.时代性;4.全球性;5.多样性; 23. 下列茶具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

(1) (2) (3)

A.(1)茶荷,(2)茶匙,(3)茶则;B.(1)茶荷,(2)茶则,(3)茶匙; C.(1)茶则,(2)茶荷,(3)茶匙;D.(1)茶则,(2)茶匙,(3)茶荷。 24. 下列属于不发酵茶的是_________。 A.铁观音;B.红茶;C.普洱茶;D.碧螺春。

答案:1B; 2ABCD; 3ABCD; 4A;5B; 6B; 7A; 8C; 9C; 10A; 11ABCD; 12B; 13A; 14C; 15A ; 21A; 23A; 24D.

25. 浅谈茶与佛教的关系。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能,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药用特用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颇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份,或者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一)调食(二)调睡眠(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它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或多或少都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它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名寺大庙里,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重视茶的一种表征。

26.请你介绍一种保健茶,并写出相关的用料、保健功能及泡制过程。 (1)水果美容茶:用料:苹果,猕猴桃,柠檬,小西红柿,桔子; (2)柠檬冰乌龙茶:铁观音,柠檬,冰块;

(3)大枣滋补茶:枸杞,大枣,冰糖,银耳,莲子,桂圆;(暖中和胃、补气补血养颜) (4)疏肝明目茶:贡菊,绿茶,枸杞;(疏理肝气、醒脑明目)

(5)养血安神茶:五味子,枸杞,酸枣仁,山茶花,冰糖,大枣,少许茉莉花茶。(调心、养血、安神)

27. 茶文化的发展趋势

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有多种定义.又可写一部诗史.还可写一部禅史.茶与小说.茶文化平易近俗学:反映各平易近族.历史茶文化和新时代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和麾洛哥茶文化等.茶文化以德为中心.广播世界

茶文化历史悠长,内涵富厚,独具特色,久履历史变迁而始终隆盛不衰。我国革新开放

后,茶文化愈加富厚,发杀青长,其影响进一步走向天下。 一、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有多种定义,我的理解是,茶文化因此茶为载体而孕育产生的物质、精神、生理、习惯和休闲的征象。 二、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中华平易近族传统优异文化的紧张组成部分,内涵十分富厚。一个茶字可以写一部文化史,可写一部外交史,又可写一部诗史,还可写一部禅史。茶文化涉及科技教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消息出版等学科和行业,包含茶文化专著与期刊、茶与诗词、茶与小说、茶与拍照(茶韵)、茶与字画、茶与婚礼、茶与祭奠、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与故事、重庆门面转让茶事掌故、吃茶品茗习惯、茶艺演出、陶瓷茶具、茶室茶馆、冲泡武艺、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 三、茶文化系统

茶文化史学:反映茶文化发源、形成、成长、演变、特点及显示情势。

茶文化社会学:反映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对社会成长与前进的感化,以及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的接洽。茶文化平易近俗学:反映各平易近族、各地域历史和当代吃茶品茗习俗。

茶文化互换学:包孕茶文化展示、冲泡茶艺、茶艺演出、少儿茶艺、茶历史文化博览以及茶事旅游。

茶文化成果学:反映茶文化资本、特征、历史茶文化和新时代茶文化,茶文化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扶植和国际交谊的感化等。 四、茶文化特征

1、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成长历史异常悠长,是陪伴商品经济的泛起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降生。中国茶叶网历史上的茶文化看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侧重于显示诗词字画、品茗歌舞。茶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平易近族的礼俗,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2、期间性:在新时代,茶文化内涵及显示情势赓续扩年夜、延长、立异和成长,交昔日益频繁。茶文化流传方法,呈年夜型化、当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3、平易近族性:以平易近族茶饮方法为根蒂根底形成的平易近族茶艺,富有生活生计性和文化性,显示出吃茶品茗的多样性,富厚多彩的生活生计情趣,以及茶俗与喜庆婚礼,充实展示茶文化的平易近族性。

4、地区性:名山、名水、名人、名茶和名胜事迹,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域茶文化。在当代年夜城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都会茶文化。

5、国际性:中华茶文化传出国外,同该国文化相融合,演变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和麾洛哥茶文化等。

五、茶文化的社会成果

首要显示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熏陶情操、促进平易近族联络、促进社会前进和成长经济贸易等方面。以茶字当头排列的社会成果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养廉、以茶育人、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和以茶育人。少儿茶艺展现出对白叟、长辈的尊重,对父母的孝敬和同窗的敬意。 六、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感化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与社会名士和着名人土年夜都相干。茶文化也是公众文化、年夜众广为介入,茶文化笼罩全平易近,影响全社会。其感化首要有六个方面: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正视人的群体代价,倡导无私奉献,拦截财迷心窍的唯利是图。 2、有利于社区文明扶植。茶文化的传授注解具有变化社会不正当斲丧活动、建立精神文明和促进社会前进的感化。

3、富厚文化休闲生活生计。茶文化具有常识性、意见意义性和快乐性,品茗、茶俗和茶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茶文化是应对人生寻衅的良朋。介入茶文化活动,可以使精神和身心得以放松,以舒缓激烈的社会竟争、市场竟争和复杂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5、促进茶业经济贸易的成长。上海已主理九届国际茶文化节,对茶叶发卖和斲丧起到了积极的感化。去年十仲春,福建安溪主理海峡两岸茶文化互换会,洽谈茶叶订货项目65个,茶叶订货2.25亿元。

6、推进国际文化互换。国际茶文化钻研会先后在我国杭州、韩国汉城等地举行,今年玄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主理第七届钻研会。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互换,使茶文化超过国界,广播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配合精神财富。

今后茶文化规模更年夜,涉及领域更广,成果更显著,传统与当代融合更为慎密,茶文化肯定会走出亚洲,走向环球,成为天下性的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