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底
交底内容 承台、系梁钢筋制作安装 地点 时间 参加技术人员 交底内容: 1、 承台、系梁钢筋概况及使用机械 承台、系梁分为Ⅰ(Q235)钢筋和Ⅱ(HRB335)钢筋,型号有 Φ25、Φ16、Φ 22、Φ10几种。主要使用机械有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对焊机、电焊机、直螺纹车丝机。 2、施工前准备 2.1、技术准备 1.熟悉承台、系梁施工图,计算钢筋数量,绘制钢筋加工和安装大样图,编制钢筋安装方案。 2.2、材料准备 2.2.1.钢筋: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2.2.2.电焊条: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施工图要求,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并烘干后使用。 2.2.3.其他材料:绑扎丝、切割片等。 2.3、作业条件 2.3.1.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 (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2.3.2.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状态良好。 2.3.3.钢筋加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电等满足施工需求。 2.3.4.作业面已具备安装条件。 2.3.5.安全质量措施健全。 3、施工工艺 一、钢筋制作 (一)计算钢筋数量 按照施工图计算各种规格型号钢筋数量,提出数量清单。 (二)钢筋施工 1.配料单编制 :钢筋加工前,应依据施工图编制钢筋配料单。配料单应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和余料最少;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钢筋弯曲时的伸长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及施工方便。 2.钢筋宜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3.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对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使用。可采取冷拉法或调直机调直。冷拉法多用于较细钢筋的调直,调直机多用于较粗钢筋的调直。采用冷拉法调直时应匀速慢拉,刚进的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超过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超过1%。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截面的伤痕。 4.钢筋除锈去污:钢筋加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损伤和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可以再调直过程中除锈,还可采用钢丝刷、砂盘除锈。 5.钢筋下料 (1)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 (2)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影响长度,不能直接根据施工图下料,必须按照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型式等,计算确定下料长度 (3)钢筋的切割宜采用钢筋切断机。在切断前,现在钢筋上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明显标记。切断时,切断标记对准刀刃将钢筋放入切割槽固定,然后将其切断。钢筋的零星加工也可用砂轮锯切割。 (4)钢筋断料 下料之前,由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配筋图和划分的施工程序,给出结构各部位的各种形状和钢筋大样图并注意考虑钢筋调整值,分别计算出其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料牌,申请加工。由加工人员根据施工图及规范要求,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遵循先断长料、后断端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的原则。断料时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因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切断尺寸用的挡板。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0.5mm),固定刀片与冲切片的距离;对直径大于20mm钢筋重叠1~2mm,对直径小于20mm的钢筋留5mm左右。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时必须切除。钢筋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定期检查后台钢筋断料情况,是否完全按照料单及技术交底操作,并作出相应的检查记录,以书面形式将检查中的质量问题反馈到施工队,及时督促施工队限期整改。 6.钢筋弯制 (1)钢筋的弯制应采用钢筋弯曲机或弯箍机在工作台上进行。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当施工图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半圆形弯钩,其弯曲直径dm≥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②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施工图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m≥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③弯起钢筋应完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10d(光圆钢筋)或12d(带肋钢筋)。。 ④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成 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成135°或180°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 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7.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制钢筋应一次弯成。 (三)钢筋接头 1.钢筋接头采用预热闪光对焊。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焊接型号、焊接参数、焊接质量以及焊工的培训等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当预热过程完成,应立即转入连续闪光和顶锻。 2.钢筋的焊接,应在场内施行。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其性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 3.冬期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冬期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采用闪光对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2)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做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3)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②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③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④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大于2mm。 (4)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过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弯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1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力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5)对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以外,且呈塑性断裂。3个拉力试件中,当有1个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按接头每边0.75d计算)脆性断裂时,应另取两倍数量(6个)的接头试件重新试验。复试中当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有3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脆性断裂时,则该批对焊接头应判为不合格。 5.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也可用电焊焊牢。 (2)搭接接头的长度、帮条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应符合要求。 (3)除施工图有特殊规定者外,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4)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牢。 (5)箍筋的接头(弯钩接合处),在梁中应沿纵向线方向交叉布置。 (6)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4、钢筋绑扎、安装 1、T梁的钢筋绑扎可直接在底模上绑扎成型,梁端无预埋接地钢筋及螺母。 2、钢筋骨架在就位安装前,应先检查底模板,并涂刷隔离剂,安装好支座钢板,在确认底模板与支座板尺寸位置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钢筋。定位网片要事先在固定的样板胎具上焊好,然后在绑扎钢筋骨架的箍筋和蹬筋时,将定位网片按编号在施工图标示位置与箍筋、蹬筋同时绑扎。 3、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绑扎和焊接钢筋网架时,根据安装需要可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Φ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4.钢筋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运输和安装,为使骨架不变形、不发生松散,必要时可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加以焊接或添加辅助钢筋。 5、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亦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钢筋安装前的半成品运输采用门式起重机,也可采用人工运输半成品钢筋。 6.焊接钢筋网宜采用电阻点焊。所有焊点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当施工图无要求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电焊; (1)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焊接。 (2)当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时,受力主筋与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当焊接网为两个方向受力时,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7.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支架上进行。 8.现场安装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9.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除面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侧到混凝土表面的净距)为30mm,其余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用砼垫块(与模板呈点式接触),其强度不应低于施工图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准确性,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垫块,并应将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 10.钢筋骨(网)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11.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要做变更时,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5、钢筋工程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焊接作业时,严禁在主筋上打火引弧,以防烧伤主筋。 2.绑扎好的钢筋不得随意变更位置或进行切割。 3.应采取措施避免钢筋被脱模剂等污物污染。 4.焊接时,应确保焊缝有效长度、高度及宽度等达到规范及施工图要求,每层焊完应及时清渣,焊缝应表面平整、光滑、美观。 5.灌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进行下列检查: ①钢筋德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 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 ③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 ④钢筋保护层厚度。 五、成品保护措施 1.板的弯起筋、负钢筋绑好后,不得在上面踩踏行走,钢筋绑扎成型后,搭设跳板专门供施工人员走动。灌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严禁碰动预埋件。 3.模板内涂抹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 4.半成品钢筋进入绑扎现场前,做好防锈保护措施;有锈蚀的钢筋,在后台先进行清理,清理干净,经过预检以后,才可以进入绑扎现场。 5.钢筋绑扎前,钢筋工应先检查钢筋加工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有疑问时,及时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反映 ,然后检查钢筋加工的外观质量,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破坏情况,如果有,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 6.钢筋应一次绑扎到位;钢筋成型后,严禁进行蹬踏。 7.在加固模板时 ,严禁将模板支撑杆件焊在受力主筋上,应另加钢筋进行焊接。 8.灌筑混凝土时,钢筋工必须有专人看护钢筋,钢筋移位后,应及时进行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