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11
1.(6分)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则
102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0.2g地 B.0.4g地 C.2.5g地 D.5g地
Mm
解析 在星球表面有G2=mg,故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g火M火R2地
之比为==0.4,故B正确.
g地M地R2火
答案 B
2.(6分)(2014·苏北四市调研)2012年2月2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使之成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静止,离地面高度为在R~4R(R为地球半径)之间的任意值 B.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C.角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周期T=24 h,离地面高度为定值,选项A错;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小于7.9 km/s,选项B错;角速度等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选项C错;由a=rω2知,选项D对.
答案 D
3.(2014·四川省成都市诊断)2012年,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找到一个和地球尺寸大体相同的系外行星P,这个行星围绕某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的公转周期为T,公转轨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4π2r3A.恒星Q的质量约为
GT24π2r3
B.行星P的质量约为 GT2C.以7.9 km/s的速度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该行星表面 D.以11.2 km/s的速度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该行星表面
Mm
解析 设恒星Q的质量为M,行星P的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2=
r
第 1 页 共 8 页
2π24π2r3mr()得M=无法求出m,选项A对、B错;以16.7 km/s的速度从地球发射的探
TGT2测器可以到达该行星表面,选项C、D错.
答案 A
4.金星一直被视为是生命最不可能生存的地方,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和推测发现,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金星.这一研究和发现,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金星的极大兴趣.金星的半径为6 052 km,密度与地球十分接近.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6 4002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6 0522B.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C.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6 052
6 400
6 052
6 400
D.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1
4πρGMmGM
解析 物体在天体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2=mg,即2=g,且g=R,
RR3g金星R金星6 052v金星v2
==.A错、B对;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mg=m,即v=gR,=
Rg地球R地球6 400v地球
R金星g金星6 052
=,D错、C对.
R地球g地球6 400答案 BC
5.(2014·九江统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1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71
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解析 设两星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由
GMm22
故r1∶r2=m∶M=1∶7,2=Mωr1=mωr2,L
2π
选项A正确;由于双星周期相同,由ω=知角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线速度v=ωr,
T知v1∶v2=1∶7,选项C错误;根据a=ω2r知a1∶a2=1∶7,选项D错误.
答案 A
6.(2014·徐州高三上学期摸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
第 2 页 共 8 页
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 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选项A、B错误;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7.(2014·烟台模拟)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半导航卫星送入了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a1ra1R2A.= B.=2 a2Ra2rv1R2v1C.=2 D.=v2rv2
R r
a1r
解析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等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由a=rω2得,=,
a2R选项A对而B错;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v=
答案 AD
8.(2013·广东理综)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1GM得,=rv2
R
,选项D对. r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第 3 页 共 8 页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GMmGM
解析 由2=ma知a=2,因M甲=M,M乙=2M,r甲=r乙,故a甲<a乙,A项
rr
23
4π2GMmGMm24πr正确.由2=m·2·r知T=,据已知条件得T甲>T乙,B项错误.由2=mω2r
GMrTr
GMGMmmvGM
知ω=3,据已知条件得ω甲<ω乙,C项错误.由2=知v2=,据已知条件得
rrrr
2
2
v甲<v乙,D项错误.
答案 A
9.(2013·浙江理综)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Mm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r-R)2GMm
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2
rGm2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2 3r
3GMm
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2 r
Mm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F万=G2,A项错误,由牛
r顿第三定律知B项正确.三颗卫星等间距分布,任意两星间距为3r,故两星间引力大小Fm2
, C项正确.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夹角为120°,故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合万′=G3r2力与第三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三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D项错误.
答案 BC
10.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第 4 页 共 8 页
4π2R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2
T4π2R
B.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2 TC.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R
T2π
R(R+h)3 TR
解析 卫星运行时的轨道半径为r=R+h,其向心加速度为 4π2r4π2(R+h)a=2=,A错.
TT22πr2π(R+h)运行时的线速度为v==,C错.
TT4π24π2(R+h)3Mm
由G=m(R+h)2得GM=
TT2(R+h)223
GM4π(R+h)
所以g=2=,其第一宇宙速度v1=
RR2T23GM2πR(R+h)
=,B错、r2R
D正确.
答案 D
11.2011年12月2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Kepler—22b)”,该行星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质量约是地球的18.5倍,它像地球绕太阳运行一样每290天环绕一恒星运行,由于恒星风的影响,该行星的大气不断被吸引到恒星上.据估计,这颗行星每秒丢失至少10 000 t物质,已知地球半径为6 400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引力常量G为6.67×10
A.可估算该恒星密度 B.可估算该行星密度
C.可判断恒星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增大 D.可判断该行星绕恒星运行周期大小不变
解析 由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得地球质量,从而得出该行星质量和半径,可估算该行星密度,选项B正确.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
GMm
r2-11
N·m2·kg2,则由上述信息
-
2π24π234π2r3
=m()r,即GM=2r,T=,由题知,行星质量m减少,恒星质量M增大,但
TGMTMm减小,故恒星对行星的万有引力F=
GMm
减小,周期T减小,故选项C、D错.设该r2第 5 页 共 8 页
3πr3
恒星密度ρ,则ρ=23,该恒星半径未知,故不能估算其密度,选项A错.
GTR
答案 B
12.天宫一号变轨到距离地面约362千米的近似圆轨道,这是考虑到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的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通过这样轨道的降低,预计可以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到约343千米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假设天宫一号从362千米的近似圆轨道变到343千米的圆轨道的过程中,没有开启发动机.则
A.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将增大 B.天宫一号的运行的加速度将增大 C.天宫一号的运行的线速度将增大 D.天宫一号的机械能将增大
解析 根据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可得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和周期:v=
GM
,T=2πr
r3,r减小,所以天宫一号的周期将减小,线速度将增大,C正确、A错误,天宫一号GM
M
的加速度a=G2将增大,B正确.由于该运动过程天宫一号需克服大气阻力做功,其机械
r能将减小.D错误.
答案 BC
13.(2014·杭州模拟)“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 km,周期为118 min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则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大 v2Mm
解析 由G2=m得v=
rr
GM
,故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r
速度小,选项A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做近心运动,其速度比在轨道Ⅲ上经过
第 6 页 共 8 页
R3
P点时大,选项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2为定值,故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
T比在轨道Ⅰ上短,选项C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大,选项D正确.
答案 ACD 二、计算题(共22分)
14.(2014·四川省名校模拟)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适合人类居住.近期我国宇航员王跃正与俄罗斯宇航员一起进行“模拟登火星”实验活动.宇航员为了测定火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做了如下探究:
将直径为d的光滑环形轨道竖直固定在火星表面,让小滑块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小滑块经过轨道最低点速度为v0时,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
已知火星球的半径为R星. (1)试求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若给火星球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试计算卫星运行周期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 (1)小滑块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时机械能守恒,有 121mv0=mg·2R+mv2① 22
由于滑块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所以有 v2
mg=m②
RdR=③
2
2v20
联立①②③解得g=④
5d
(2)卫星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有 4π2Mm
G2=m2r⑤ rT
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其重力,即 Mm
G2=mg⑥ R星
联立⑤⑥解得T=2π
r3⑦ R2星g
当卫星贴近星球表面运动时,r≈R星,此时运行周期最短,故
第 7 页 共 8 页
T≥2π
R星
⑧ g
π
10R星d. v0
代入④式得T≥答案 见解析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