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存柱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2期
摘 要:钻孔灌注桩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详细介绍了成孔方法、钻孔成孔后检查、钻孔桩灌注施工流程以及混凝土量的计算。进一步探讨了保证钻孔灌注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探讨;重要性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ored pile is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oring method, inspection, drilling hole pile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crete calculatio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mportanc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ored. Key words: bored pile; discussio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TU761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钻孔灌注桩工程被广泛用于铁路、公路、建筑、水利、电力、电信、化工等各行业中,钻孔灌注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地层地质状况、承载力要求,设计桩直径、桩长度、桩的配筋、桩的混凝土强度等各项指标。通过实践证明钻孔灌注桩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强(抗击地震、抗击洪水冲刷),稳定性好。所以被广泛使用。
按照施工设计的钻孔直径、深度、入岩深度、现场自然条件(施工场地、道路、动力配备、水源配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等)选择成孔方法、成孔设备、安排施工进度、合理配备、人员、设备、材料,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一、成孔方法:回转钻进成孔、冲击钻成孔、旋挖成孔、长螺旋钻成孔、爆破成孔、人工挖孔等多种方法。 二、钻孔成孔后检查。
1、钻孔平面位置:进行施工测量检查认定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钻孔深度和入岩深度:达到设计和规程要求并经监理单位验收认定合格。 3、钻孔直径:等于或略大于设计钻孔直径。
4、钻孔垂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清孔后泥浆各项指标符合规程要求,泥浆粘度小于25秒。泥浆比重:1.05-1.20g/cm3。含砂量小于4%。
6、孔底沉淀层厚度:摩擦桩不大于10㎝,端承桩不大于5㎝。 三、钻孔桩灌注施工流程:
1、完成钻孔成孔检查: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钻孔浇筑混凝土前各项准备工作(砼拌合材料、设备、运输设备、钢筋笼、吊车、导管、人员等)。
2、安装钢筋笼:钢筋笼质量检查报验合格,安放平面位置准确,标高控制准确,保护层要有限位措施。
3、连接、安装灌注导管:首先安放孔口盖板,井口盖板做为导管的管座,浇筑混凝土时的人工操作平台,井口盖板安装周正牢固。导管一般由Ø325钢管制做,壁厚4-5㎜,每节导管长2-3米,导管连接有丝扣连接、法兰连接两种,接口处安放密封胶圈,导管连接要顺直、密封。导管下端面距孔底距离0.30-0.50米(规程要求),导管上端接储料仓。 4、安放止水栓:止水栓安放在储料仓下,导管与储料仓连接部。止水栓多种多样,有的使用橡胶球、皮球、水泥球等。还有使用插板、翻板等多种。止水栓安放一定要牢固。 5、储备:首批混凝土,按计算的首批混凝土量储备在储料仓内。
6、开栓下放首批混凝土;开栓后混凝土迅速冲向孔底(在导管内)顶出、冲出孔底泥浆,并迅速占据孔底约1.5米高的钻孔空间;埋导管1米左右,完成首批混凝土封底。 7、正常连续浇筑水下混凝土:及时测量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埋深控制在2-6米之间,及时提拔导管,制做混凝土拌和设备、运输设备,应匹配。每个桩浇筑时间应控制在3小时以内。桩头比设计标高应多灌高度约0.80-1.00米混凝土。连续灌注成桩。 8、挖桩、截除樁头,桩质量检测合格后交付使用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首批混凝土量计算:
足量的首批混凝土对保证钻孔灌注桩质量非常主要,规程要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水下混凝土要将导管底部埋深1米。为保证足够的首批混凝土量,在灌注前要精确计算首批混凝土量,足够的首批混凝土量即能保证导管底部埋深1米的规程要求,还可在高速下落的水下混凝土的冲击下将孔底沉渣冲起,使水下砼与孔底岩石牢固接触,使混凝土、与孔底岩石、孔壁岩
石、粘土、砂等产生“握裹”,凝固后的水下砼与孔底产生“端承力”,与孔壁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随着钻孔桩的深度加大和桩径加大的发展趋势,钻孔灌注桩首批混凝土量计算尤为重要,通过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学习,我认为应做如下计算。 D——钻孔直径 d——导管内径 h——钻孔深度
h1——桩尖高度,实际测量。
h2——导管距孔底距离,规程要求0.3-0-5米。 h3——导管埋深,规程要求1.00米。 h4——首批砼下落后内存砼高度。 h5——首批砼下落内存砼顶面至空口高度 γ泥——泥浆比重(清孔后)。 γ混凝土——混凝土比重。
1、圆锥部分(桩尖):V1=1/3h1×πD²/4=3/4πD²h 2、桩柱部分:V2=(h2+h3)×πD²/4=(0.5+1)×πD²/4 3、导管内存砼部分:V3=h4×πD²/4 h4:根据压力平衡原理:
h4=γ泥/γ混凝土×(h4+h5)= γ泥/γ混凝土×(h-1.5) γ泥:清孔后泥浆比重:规程要求为1.05—1.20需实际测量 γ混凝土:一般取值为2.40 首批混凝土量V=V1+V2+V3
一般施工现场只简算取V2值,随着钻孔桩向大孔径、大孔桩方向发展,V3值将增大,V1值也不可忽略。对首批砼量应精确计算,根据孔径,孔深制作储料仓砼配比合理,砼拌和运输能力匹配(最好使用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泵车)导管密封好,按照规程施工,一定能保证钻孔灌注质量,把工作做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