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复合式衬砌,作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的一种新方法,正在
紧时间强行进行喷锚支护,在设计核定围岩变差的状况下,因变更而增加的组合衬砌厚度也就会不够,将带来二次开挖和二次喷锚支护,损失将是不行避开的。
被越来越多的采纳,有逐步形成一种取代整体式衬砌的趋势。由于它和
二、初期支护
整体式衬砌在设计计算理论上的不同,因而在工程造价等方面有着诸多
对隧道开挖来讲,因光面爆破作业效果不同,欠超挖现象确定存
优势;从愉怀铁路符合式衬砌施工来看,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有必
在,欠挖可补挖,超挖极有可能按通常做法,消失钢筋网后用碎石回
要对其可能带来的质量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
填现象,一些人可能认为:反正二次模筑混凝土后,要进行压浆,这
作用。
部分也就密实了。其实不然,“压而不密”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一、隧道开挖
且假如复合式衬砌设计有防水板,压浆将造成防水板的损坏,将降低
从设计上来看,因受现阶段地质探测方法的限制,不行能对围岩地
或破坏防水板的功能。
质状况了解的特别清晰,尽管在施工中,都对围岩进行调查,但因施工
从施工的实际来看,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欠脚”。所谓“欠
是个连续性的活动,不行能在遇到围岩变化时,马上停止工作而进行变
脚”,就是指在开挖中,人为的留下墙脚或墙脚、拱脚开挖不到位。
更设计,这样以来就会形成施工和设计变更过程的时间差。而在这个时
墙脚开挖不到位现象在实际施工中较多,而因围岩状况不好,初期支
间差里,开挖工作可能还是按原设计围岩级别施工,尤其在脆弱围岩段,
护后变形时间内,怕格栅位移或虚立而引起坍方,人为的留下部分围
随时可能消失因围岩变形较大,而发生坍塌事故。假如为防止坍塌,抓
第 1 页 共 3 页
岩或虚碴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初期支护不到位,开挖仰拱时如不彻底清除初期支护厚度内的围岩或虚碴,势必造成墙脚复合衬砌厚度不够;而在分为上、下半断面施工时,拱脚“欠脚”和喷护积累清理不洁净,则直接造成墙脚复合衬砌厚度不够,这点在规范上是不允许的。 施工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构件(钢拱或格栅)和围岩不密帖,造成“阴影区”,尤其对采纳钢拱架的隧道,此问题更为突出! 三、施工监控量测
施工监控量测是复合式衬砌施工的一项必需完成的工作环节,它作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和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的重要依据,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从现场施工状况来看,施工单位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往往低于中线水平的掌握,这也对隧道工程的耐久性构成威逼。 四、防水板
防水板的使用,在铁路隧道中应用极为普遍。在铁路工程防水中发
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隧道复合式衬砌中,防水板是夹在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混凝土之间的,这也隔断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结,从而形成“三明治”式构造。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在规范上允许开裂,将使初期支护完全或不完全的泡在水中,这部分水压力中部分将作用在二次模筑混凝土上,而这部分在设计中并未考虑! 五、二次模筑混凝土
复合式偏压隧道,因掩盖层厚度的不同,变形也不同。这样,也势必造成压力大的一侧二次模筑混凝土受力要大。尽管厚度满意设计厚度,但仍显得单薄。这点和计算模型又有不同,尽管已进行了施工监控量测,但我国现行规范中第9.4.5条规定:当围岩变形较大、流变特性明显时,及早施做仰拱和二次衬砌。这样,也就造成了二次衬砌过早承力,现发觉复合式衬砌开裂基本都是偏压或过早承力(变形结果未达规定)形成的,而对围岩变形时间长的隧道,则对结构平安构成威逼!
第 2 页 共 3 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复合式衬砌的设计和施工,下列几个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加强开挖过程的围岩调查,设计单位准时变更,施工单位必需按变更设计施工。
2、细心施做光面爆破,削减超挖,超挖部分在肯定范围内应采纳喷护回填。
3、复合式衬砌的注浆,应分初期支护压浆和二次衬砌压浆,二次衬砌压浆采纳预埋管的方式,以免损坏防水板。
4、避开“欠脚”,依据围岩状况增加锁脚锚杆数量。 5、尽量采纳格栅拱架,避开消失“阴影区”。
6、从工程设计施工发包的各个环节,重视施工监控量测,并将变形状况准时通知设计单位,转变复合式衬砌按整体式衬砌施工的习惯。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