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自治团体。当社团活动需要帮助,特别是出现问 题时,常常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实践表明,脱离 学校监管的学生社团存在着被居心不良势力利用 的可能,会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对社 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对社团的物力财力投人不足。由于高校自身 拥有的资源短缺,难以给社团发展提供充足的支 持,社团自身发展的物质资源受到极大限制,导致 了学生在社团内的活动创新性不足,活动层次不 高,限制了社团长远发展。很多学生社团精心设 计、苦心经营的有意义活动,由于缺乏学校管理部 门的支持而不得不放弃。尤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 之后,高校一些活动场地的使用变成了租赁形式, 社团本身就捉襟见肘的财力无法支撑,这是一些 社团活动不能经常持续、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 要原因。 专职教师指导和社团骨干培养欠缺。据调 查,我省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义 务兼职教师。由于目前多数高校没有相应的师资 激励机制,在目前高等院校教师评估机制下,义务 兼职的指导老师出于个人业绩考虑,认为学生社 团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对社团建设投入的精 力越来越少。很多社团发展更多依靠的是指导老 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社团干部的热情,普遍缺乏专 业教师的指导。 社团的发展不仅需要一支专业指导教师队 伍,还需要一支能力强层次高的社团干部队伍。 由于缺少培训和监督,一些学生社团骨干独断僵 化,社团内部缺乏民主空气,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另外,社团里高年级 干部或成员因忙于考研、过级、找工作,常匆匆离 开社团,一些低年级优秀社团干部过早成为社团 “骨干”。这些社团骨干有热情,但因缺少专业培 训和指导,工作能力低、创造性不足,在开展活动 时经常出现漏洞,使得社团活动质量达不到预期 效果,导致社团管理处于低水平阶段。 三、建设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文化体系,完善高 校管理制度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社团管理,巩固 高校理论阵地。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自发性、开放性、 多样性、动态性和宽容性,使其凝聚力受到了严峻 挑战。因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进社团,牢固 树立阵地意识,坚持社团发展正确的价值导向,就 显得至为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社团 管理,首先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坚 持用当1"t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学生社团舆 论阵地。其次,通过培养骨干和组织覆盖,着力培 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品德良好、作风扎实的学生 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事实证明,在重大历史事件及关键时刻,具有良好 素质的学生骨干是维护、贯彻党的政策,执行学校 规定,维护校园稳定的中坚力量。 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引导高校舆论氛 围。引导高校学生社团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 向,首先,要促使社团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 ‘大我’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转变;其次,要促使社 团组织宗旨从“以内部互益性”向“外部公益性”的 价值取向转变;再次,要促使社团活动空间和服务 对象从突出…立足学校,面向学生’为主”向突出 “立足学校和学生,面向社会”转变。 重视社团的组织文化建设。学生社团身为非 正式组织,具有人员流动性大、自发而非自觉等特 点,因而更需要通过社团组织文化来维持社团的 相对稳定,通过社团文化的传承规范社团成员的 思想和行为,激励成员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一旦 成熟的组织文化形成,社团就不会因为负责人的 变更、成员的进出而松散,传承传统、不断创新将 成为无形的手,把社团发展推向前进。 加强高校对社团的领导,加强高校宏观调控。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变“管制为首” 为“服务为先”,在尊重社团自主性的前提下,对高 校学生社团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为社团的发展 服务。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 一的原则;在管理层次上,学校要对能体现学校形 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团,进行直接管理,对那 些只有校内或院系影响的社团,可以通过制定相 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依靠院系的力量进行指导 管理。管理者应当适当控制学生社团的规模和跨 度,注重社团类型与知识含量的协调,注意学术理 论性和文体娱乐性的统一,注意各类学生社团在 各系和学院的分布,注意学生社团单一性和多样 性的统一,确保满足各类学生的偏爱,凋动众多学 生的积极性。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加大高校监督力度,建立 严格的社团准入制度,严把社团的成立审批关,规 范学生社团的申报和认定。同时,要坚决取缔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J期 焦安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研究 147 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社团组织。建立严格的社团活 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关心高校学生社团的发 动审批及定期汇报制度,督促社团量力而行开展 与社团相符合的活动,对那些管理比较混乱的社 团要求限期整改。完善社团的内部监管制度,建 立入会与退会、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制定严格 的社团纪律,规范社团运行。制定社团负责人的 展,积极主动地把社团管理纳入高校管理工作体 系,是高校管理的趋势。高校管理者应该完善高 校学生社团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各项高校学生社 团管理制度,抓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细节,加大 对社团的投入,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稳定、和谐 推荐和选拔制度,实行公开和竞争上岗,对于失 的高校环境。 职、渎职的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社团组织建 设。建立社团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坚持会务公 [参考文献] 开、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会员及会员大会财务 [1]刘玉祥.曹友谊.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监督,健全学生社团干部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社团 思想・教育・理论,2Ooo(2). 档案管理制度,注重社团年度工作计划、社团活动 [2]邹海贵.唐纯林.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方案和过程等材料的保管。 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J0). 理顺社团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高校和社 [3]胡元林,王涛.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透析[J].教育 会联系高校管理者应该了解社会文化科技的强 与职业,2005(9). [4]冯友梅.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J].学校党建 烈需求,寻找诸如“文化科技三下乡”服务、“挑战 与思想教育,2004(A05). 杯”等与社会结合的创新点和契合点,积极为社团 [5]王卫放.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 创造与社会联系的机会,突破校园“孤岛”文化的 青年研究,2004(7) 束缚,向社会拓展社团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增强社 [6]廖良才、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团活动在社会的影响辐射力,提升社团的层次,丰 [J]、湖北社会科学,2003(6). 富社团活动的内涵。实践证明,高校学生社团日 [7]匡艳丽.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J].江 益成为凝聚青年学生的积极有效的载体。重视高 苏高教,2002(5). Th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Clubs JIA0 An.qin (An 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After analyzing many problems about college club management,the authol’devises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such areas as building management cuhural systems of college clubs,improving their management systems,strength— ening the bond between colleges and society,in order to create the healthy and refined college culture,create the stable and harmonious college environment in favor of club development. Key words:college;students’club;management;research [责任编辑:舟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