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来源:吉趣旅游网


教学论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考场作文实用得分技法“风格语言”篇

石河子第一中学 蔺兰兰 832000

从200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考场满分、高分作文的得分来看,除了选材、立意的创新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风格语言的魅力。考生凭借丰富多彩的表达技巧为自己的文章增姿添彩,从而赢得了高考的成功。从2010年高考作文的走向来看,研究考场作文实用得分技法,如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在文章中的运用等十分必要。李白曾经在《清平调词三首》写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如果说这两句诗,是诗人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或者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的话,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将作文的实用技巧来比喻为文章的“衣裳”和“容貌”。作文中要想人、物交溶,那么,文章技巧的“花光”与内容的“人面”必然要浑融一起,才能彼此映衬,相得益彰。

为此,本专题从不同的角度逐一例谈考场作文实用得分技法,以便为来年的高考作文备好一技之长。

风格语言为文章增姿添彩

文章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不同风格的语言能够使文章增姿添彩。就高考考场作文的语言

1 / 6

风格来说,它是考生运用语言表达手段形成的独具个性特点的综合表现。其中,风格语言又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不同的文体等所形成表现风格。因此,高考考场作文,由于考生的语言因人、因文、因主题等的异同,或含蓄、或激情,或朴实、或华丽,或幽默、或严肃,或通俗、或典雅,形成不同的风格语言,为他们的文章增姿添彩。如何用风格语言为自己的文章裁一件得体的“霓裳羽衣”,下面以高考考生的优秀作文为例,以求启示。

“天然去雕饰”——朴实无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美的特征——朴素之美。朴实无华的风格语言,如话家常般,没有斧凿(刻意修饰)的痕迹,没有虚假、浮躁的外衣,它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例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踮起脚尖》:“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文章开头作者以自报家门的笔法,质朴无华,娓娓道来,丝毫没有做作之嫌。接着,叙述自己的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想法,也是如此。“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作者用朴实的话语,借助心理活动的独白,衬托出寒门学子的生活清贫与无奈。接下来,继续诚实表明自己的想法:“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作者在采用大量的文字,平实地铺叙自己的内心活动之后;再接着以真实的细节描写,叙述母亲回家后,怕脚步声影响自己的情形。如“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通过叙述母亲进屋后,踮起脚尖摸黑来到“我”

2 / 6

的床前,为“我”掖被子等细节,既点明文题“踮起脚尖”,又很好地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作者没有采用华彩的笔墨,有的是客观的描述,然而,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里朴实的语言,富有韵味,内涵丰富。不仅写出真情实感,而且悬念迭起,亲切动人。一个勤劳质朴、朴实憨厚、无微不至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云来山更佳”——优美雅致。优美典雅的风格语言,犹如蓝天白云,将它下面的山峰映衬得更加博大、深远。优美典雅的语言,体现在对于事物的描写上,作者常常以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等语言技巧,或作细致入微的描写,或入木三分地剖析,或作汹涌澎湃的喷吐,或以委婉柔美的抒发等,将文章需要表现的事物渲染、点缀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有的阳刚,有的阴柔,有的刚柔相济。给人一种审美的快乐。例如,2009年山东考生《见证》:“巍巍岱岳撼不动日月经纶的流转,浩瀚黄河割不完齐鲁大地的辉煌。从龙山文化到孔孟之乡,从春秋的兵马到今日的芳华,我们见证着齐鲁文化的嬗变。”文章开头以生动优美、大气磅礴的语言气势,概括出了“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接着,又采用铺排手法,概述了历史的辉煌:“曾记否,蓬莱阁暨居于渤海之巅,携八仙过海的飘逸,秦始皇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向东,从此打开对外交往的扉页,让中华文明扬名中外?曾记否,杏坛的荫凉下,孔夫子的三千弟子将‘仁和’偷偷掩在一炷香下,让儒家思想从此浸染齐鲁,走向九洲?曾记否,贾思勰笔下的能工巧匠、饱经风霜的老农,在丰饶的土壤中播撒下果实?曾记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易安,‘夜里挑灯看剑’的稼轩,让我们在唐宋古韵中口唇生香,沉浸在古典中无法自拔?我们见证着齐鲁,不仅仅是一个伟岸的身影,更重要的是采撷无数灵魂碰撞的火花,智慧的硕果,一路向前奔腾。”作者以“曾记否……”的铺排手法,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地表情达意,给人“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艺术视野。文章结尾的议论与抒情,仍然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美不胜收。“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惊喜于见证它羽翼的丰满,卓然的成绩。是的,它是北川灾区山东援建者无私奉献的辛劳汗水;是王乐义放在蔬菜大棚,高举创新旗帜的自信。是潍柴永不枯竭的动力;是许振超敢于攻关的大港精神。它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痕迹,在九千三百万子女的注视下焕发出新的美丽!”在作者

3 / 6

的指指点点下,一个“新齐鲁大地”的人文精神洋溢在文章中:“左手俯视着青岛奥帆中心的白帆点点,右手翘首期盼着泉城全运即将到来的芳华。一路走来,我们见证着齐鲁文化的光辉,它赋予我们坚实的力量,让我们迈开步子大步向前!厚山厚水,厚德载物,唯愿齐鲁文化在我们的见证下越发美丽,爱你,如是!”有改卷老师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篇富有山东地域特色的优秀作文,在众多叙事文、议论文中颇为难得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展现了齐鲁文化和齐鲁名人。从历史到现实,时间跨度较大,材料丰赡,但小作者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这既显示了考生视野的开阔,又显示了考生的营构能力。该考生语言功夫深厚。通篇语言凝练、整齐,长短语句,富有变化。多种修辞手法并用,如排比、对偶为文章增色不少。尤其是文章第三段,一连串的“曾记否”,尽显齐鲁文化成就,尽显文章气势,颇为“抓人”。的确,读这篇文章就像泰山被笼罩在一片祥云之中,给人以赏析吟颂的美感。

“语高而旨深”——幽默诙谐。“幽默”充满活力,是一种积极的、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的风格语言,往往言辞高超,旨意深远。能够吸引读者,引起兴趣,产生出由衷的共鸣与赏识。同时,语言的幽默会使深刻的立意变得浅显易懂,使平庸枯燥的材料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所以,幽默的风格语言,是高考作文的一绝,也是考生聪明智慧的表现。例如,2009年江苏考生写成的《品位时尚》:“品位时尚,让我们从‘头’说起。”文章下笔,幽默生动。从“头”说起,即是从身边说起,从生活说起,从生活的本源上探究“头”的“时尚”经历。这样入题,油然生出风趣之睿智。接着,又用诙谐的语言,对儿时读小学、初中、高中几个阶段所流行的发型进行了描述:“小时候,最时尚的发型是平头,那种发型让人看起来精干、聪明。到了理发店,跟理发师傅说一声:‘就剃那个最时尚的!’理发师傅二话不说,在你头上操家伙推来推去那么几下,一个清爽爽的平头就‘新鲜出炉’了。走在大街上别提多潇洒。”这里,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文中“理发师”的对话,无不闪烁着幽默的灵光。理发师“就剃那个最时尚的”,作者用“新鲜出炉”,都同样代替了“平头”的发型术语的表述,给人诙谐、新颖的感觉。尤其是接下来,写几个不同时期的发型,更是让读

4 / 6

者欣然捧腹。先是写“分头”一族:“时尚如同七彩屏,转瞬间,就变成了它的色彩。平头渐渐退隐,分头则一下子涌现出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时尚一族’,他们走着走着就突然那么一甩头,让那时尚的分头分明出来,炫耀着。这功劳恐怕还得盖于当时流行的港片吧。周星驰、刘德华、亦或周润发时不时一甩头,亦或时时一阵风吹来,分头前的发梢飞扬,映射着一张张帅气的脸庞。啧啧,那个帅呀,那个时尚呀!于是众多‘平头’蓄发认明‘分头’之志。”下面写“毛毛头”:“等我上高中时,平头、分头早就被时尚给辞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毛毛头”。 我记得初次随同学一起去理了个毛毛头回家后,我奶奶很生气。倒不是生我的气,而是生理发师的气,她认为那个理发师可能刚刚出山,不会理发,她一定要去评评理……我问同学,你的不也是毛毛头吗?又有什么区别?他指出了细微之处。原来他的头发时竖着的毛毛头,直指着天,像一根根‘天线’。”再就写回归“平头”:“ 高三了,一团乱糟糟的头发很是让人烦恼,常常时几个星期没好好洗头,一摸,头屑纷飞,我们美其名曰:‘下雪了’。 时尚,在高三这枯燥的日子里。继续焕发着它的光彩。某日,班长剃了个平头,我们觉得他做作业时挠着平头的样子很酷,而且一挠那个‘平头’顿时停滞的笔又飞快起来,而且不用常洗头。于是,毕业照上,我们班男生全是平头。”当读到结尾:“‘头’的时尚还在继续,翻着以前的照片时,想着那时追求时尚的心,会不禁一笑。”读这样的文字,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而读者自然在笑声中感悟出:本文的亮点是开口小,有情趣。整篇文章就是作者自己发型变化的简易,平头、分头、毛毛头、平头,每一种发型的折射出时代的烙印,反映出作者对“时尚”的品味。这篇作文,给我们意义启示:当平庸的枯燥的套作的写作素材泛滥时,有热爱生活的考生,能捕捉生活的瞬间的精彩,以轻松明快的话题和幽默诙谐的风格语言,去打动读者(改卷老师),必然得到高分。

“形直则影正”—— 庄严理性。古人说得好,“形直则影正”。作文时,尤其是议论文,一定得用严肃而理性的风格语言作出鲜明的观点。因为,文章的大前提——观点的鲜明,才能导致整篇文章的正确。对于那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能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题比较严肃的如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文章,甚至谈古论今,针砭时弊;

5 / 6

知人论世,说文道理,考生必须有深层的理性的思考,用严肃的语言来演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例如,2009年北京考生《我有一双的翅膀》:“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的确,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哪怕现在眼前一片黑暗,哪怕前路暗淡迷茫,自信这一双的翅膀都会带着我们飞向梦想中的远方。”文章开头以名家名言来说明“自信是成功者迈出的第一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接着用事实为论据:其一,潦倒的青年——大仲马求职;其二,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至今保持着一天卖出6辆汽车的惊人纪录。作者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自信这双的翅膀承载着他的梦想,伴他飞向了成功的金字塔顶”。 正如作者的理性思考那样:“自信是一种不在乎失败的勇敢,一种不理会排挤的微笑,一种对一切艰难险阻安之若素的从容,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定,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所以,本文成功的亮点有二:其一,行文上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文章用新材料作为说理的事实论据,先概述故事,后做分析、议论。每个故事之前有一个观点。如“自信是成功者迈出的第一步”,为了证明此,接着用了“从前有一个潦倒的青年……”的例子;又如“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为了说明这一道理,紧跟着用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的事实。这样具体,避免了空洞说教。其二,表达方式灵活应用,增加了可读性。运用多种修辞说理。如文章开头间接引用纪伯伦的话,点明题意;文中直接引用了埃莉诺·罗斯福的话说明“”的力量等。尤其是文章多处采用排比的辞格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既庄严理性,富有气势,又生动活泼,耐人寻味。

总之,针对不同的文体特点,运用不同的风格语言,使语体和谐得当,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因此,不同的风格语言,特别是考场作文能够引起读者(阅卷者)视觉上的审美愉悦。这是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绩的关键。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