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5卷第】期World Journ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Vo1.5,Nm l ・文献研究・ 张锡纯诊治痰饮证学术经验探析 李公文 【摘要】 痰饮证乃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所致的一类病证,临床常见且症状 多端。张锡纯先生诊治痰饮证从脏虚人手,尤重肺、脾、肾三脏在痰饮证发病及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并 虚实分治,分别创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剂,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精研其论,对当今临床工作者诊 治痰饮证会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张锡纯;痰饮证;学术经验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先生为我国近代著 名的中医临床医学大师,他精于理论,勤于临床,医 术精湛,在医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张锡纯先生 之。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用 厚朴者,叶天士谓:‘厚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 阳’,欲借温通之性,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 下行也。用橘红者,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 也。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僭,若 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 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 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况其善利小便,小便 利而痰饮自减乎。” 总结其一生临床经验,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在 学术上提出不少独特的见解,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 实用价值。笔者阅读先生大著,发现其对痰饮证的 辨治颇具特色,值得师法,现将张锡纯关于痰饮证 的学术经验浅析于下。 一、心肺阳虚致饮,以理饮汤温补心肺之阳兼 以温化 张锡纯先生认为,心肺阳虚可“致脾湿不升,胃 对于服用理饮汤数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 足者”及饮证病史较久的患者,张锡纯常加生黄芪 数钱到一两以补胸中大气,认为“大气壮旺自能运 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其症“停 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 滞腻咽喉为咳吐黏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 阳不能舒畅,转郁而作热。或阳气逼阳外出为身 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然必诊其脉,确乎弦迟细 弱者”,方能投以理饮汤,方用白术、干姜、桂枝、茯 化水饮”,也即“仲景所谓之‘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也”之意。而黄芪协同干姜、桂枝,又能补助心肺之 阳,使心肺阳足,如日丽中天,阴霾自开,痰饮自除。 二、肾虚失藏生痰,以理痰汤补肾复其气化佐 以化痰 张锡纯先生云:“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 苓、白芍、橘红、川朴等药味组成。张锡纯先生在案 例中解释说:“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 饮也。”“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上, 正当太阳部位,其阳气宣通,若日丽中天,暖光下 照。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 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清升浊降, 痰饮何由而生。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脾 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 滞胃口。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干 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 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 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 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 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 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 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针对此证,张 锡纯特设理痰汤,方用: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 黑芝麻三钱,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各二钱等 共七味药组成,此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 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 力。可使“肾之气化治,膀胱与冲之气化,自无不 治,痰之本原清矣。”用芝麻、柏仁润半夏之燥,兼能 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 渗,则痰饮既生,日积月累郁满上焦则作闷,渍满肺 窍则作喘,阻遏心肺阳气,不能四布则作热。”“遂为 制其汤,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三附院,河南新乡453003 通讯作者:李公文,Email:xxlgw@126 COFIl 世界中西厌结合杂志2010年第5卷第1期World Journal 0f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eine 2010.v0l 5.N0.1 ・9・ 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 闷、胁下作痛者,张锡纯以芡实、鸡内金、白面、白沙 糖四味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让患者随意食 之。张锡纯先生日:“鸡内金补助脾胃,大能运化饮 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 柏实之滞腻也。 三、脾胃虚弱生痰,以健稗化痰丸健补脾胃以 除痰源 食,消磨瘀积。食化积消,痰涎自除。…‘再者,老人 痰涎壅盛,多是下焦虚惫,气化不摄,痰涎随冲气上 痰饮为水湿不化,与脾胃关系致密。张锡纯针 对脾胃虚弱、内生痰饮之证,特创健脾化痰丸,方用 生白术、鸡内金各二两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缓缓补 之。张锡纯先生解释说:“白术纯禀土德,为健补脾 泛。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且与麦面 同用,一补心,一补肾,使心肾相济,水火调和,而痰 气白平矣。” 六、证有标本缓急,遇痰厥宜速祛痰以开通 胃之主药,然土性壅滞,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 佐之,则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壮旺流通, 精液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蠲除矣:” 四、痰因思虑所生,以龙蚝理痰汤宁心固肾兼 以下痰 对于思虑生痰,因痰生热,神志不宁者,张锡纯 创设龙蚝理痰汤以治之。方用清半夏四钱,生龙骨 痰饮证多本虚标实,然有痰浊邪气较盛而使气 机阻滞终致痰厥者,张锡纯先生在其著作中详载了 其急点天突穴治疗痰厥证的经验。在当时的医疗 条件下,张锡纯遇痰厥证,急点患者的天突穴,令其 喉痒作嗽,其痰即出。张锡纯并针对痰厥证痰之寒 热性质的不同,分别予以干姜汤、明矾汤、花椒汤、 麝香香油灌法等方法来治疗痰厥,观张锡纯所载医 案每有捷效。 六钱,生牡蛎六钱,生赭石三钱,朴硝二钱,黑脂麻 三钱,柏子仁三钱,生杭芍三钱,陈皮二钱,茯苓二 钱。亦即理痰汤中芡实易龙牡,又加赭石、朴硝两 味药组成。张锡纯解释说:“盖人之心肾,原相助为 痰饮证乃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 病位的一类常见病证,症状百端。论其病理性质, 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积为 患。张锡纯治疗痰饮从脏虚人手,尤重脾、肺、肾三 理。肾虚则水精不能上输以镇心,而心易生热,是 由肾而病及心也;心因思虑过度生热,必暗吸肾之 真阴以自救,则肾易亏耗,是由心而病及肾也。于 是心肾交病,思虑愈多,热炽液凝,痰涎壅滞矣:惟 脏在痰饮证发病及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并虚实分 治,创设了数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剂。综上,张锡 纯先生论治痰饮证的经验十分丰富,论述非常精 辟。在不少方面能发古人之所未发,诚有独特的见 解,能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示和指导。当前,随着 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保 健对于祖国医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辈应当深 入地学习和领会张锡纯先生关于痰饮证的学术思 想,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收稿日期:2009—11—29) 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安神清热,而二药并用,陈 修园又称为治痰之神品,诚为见道之言。故方中用 之以代芡实。而犹恐痰涎过盛,消之不能尽消,故 又加赭石、朴硝以引之下行也。” 五、人老气虚生痰,俾以期颐饼方作食疗意从 本缓图 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症见胸次满 信息・ ・《国医大师谈养生》一书出版发行 由f11华中医药学会副会K兼秘书长李俊德主任医师主编的《国医大师谈养生》一书近期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记载了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经验。2009年6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了表彰。俗话说“自古名医多长寿”,这句话在这30位国医大 师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30位“国医大师”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年轻的74岁,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 作均在55岁之上。他们年之耄耋,精神不老;针治疾病,思路清晰;带教学生,不遗余力。这些大师们只所以有如此好的 健康状态,与他们长年注重养生是密不可分的。大师们在生活中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养生理念,特别是《黄帝内经》“天人 合一”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生之道。为了使大师们的养生经验传播到群众中 去,起到促进全民健康的作用,大师们在该书中与读者一起分享了他们的长寿秘诀,书中的每位大师都有着独到的、且被 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可谓人人都有不老术,篇篇尽藏长寿经。该书具有可信性强、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的特 点,对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的中老年人的生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叙述的静心、调气、动形、固 精、食养、药饵、起居等养生方法,简便易学,切实可行,非常适宜于中老年明友阅读与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