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去最终双双毙命与屠户的刀下。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质疑、朗读、探究、背诵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 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字词;
2.学习本文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主旨,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培养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 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的写法。 教法学法 朗读法、品读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基础检查(课前完成) 二、复习导入(5分钟)
读课文,复习文章内容。(出示要求)
①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屠户与狼搏斗,最后战胜狼的故事。) ②如果要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两只狼的特点,你认为是哪个字? 归纳:黠(在第五段就做出了说明) 2.理清故事情节(课件呈现文章结构)
开端:遇狼
叙事 发展:惧狼、御狼
狼
高潮和结局:杀狼
议论 议狼
三、五边互动,研讨课文(28分钟)
1.体会狼的性格(在分析中同时领会词语的含义)。
要求:将体现狼性格特点的语句划记并且读出来,领会其中词语含义。 质疑:
(1)除了咱们之前讲到的“黠”,本文中的狼还具有怎样的特点?
归纳:贪婪、凶狠、狡诈等
(2)文中的那些语句可以体现狼的这些特点? 归纳:
「遇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缀行”,(伺机而动、凶狠) 「惧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分工协作、贪婪)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欲置之死地、凶狠) 「御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变换策略、狡猾) 「杀狼」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从这段可以看出,这两只狼在麻痹敌人、攻其不备、狡猾 2. 分析屠户的勇敢和机智。
过渡语:狼如此狡黠,却最终毙命于屠户刀下最终两毙,由此,我们可看出屠户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划记出能体现屠户特点的语句,小声读出来,仔细揣摩屠户的性格和心理。
(1)自由读课文,大体探究:
分析屠户性格特点,并找出能体现相应特点的语句。 (2)具体分析、归纳: 「遇狼」
读文: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质疑:
①遇到两只狼,屠户的应该是怎样的心理? 紧张 ②作者是怎样描述此时狼的动作的?缀行甚远 「惧狼」
读文: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质疑:
①屠户有何行动?投以骨、复投之
②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迁就退让、恐惧)
「御狼」
读文: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①请指出描写屠户心理的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②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急中生智、争取主动) ③此时狼的表现怎样?(眈眈相向) 「杀狼」
读文:齐读第四自然段 质疑:(请用原文回答)
① 此时的屠户是怎样应对的?可看出这个屠户是个怎样的人? 杀前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机智、勇敢、果断) 杀后狼:转视积薪后,自后断其股(冷静沉着、奋起反抗) 「议狼」
读文:齐读第五自然段 质疑:
①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不是, 笑世间奸诈、狡猾之人,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②你从狼自取灭亡得到怎样的启示?
a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b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c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d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③假如在文中加一个“啊”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用怎样的语气读? 第五段;感叹、嘲讽。 再次齐读第五自然段 3.归纳、并板书
四、拓展巩固(12分钟)
1.幻灯片出示补充资料,学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狼。(点拨)
①学了本文,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看过上述材料后,你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
②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你认为狼该不该杀? 明确: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五、布置作业
完成好优化设计P82-83页的夯基达标和课内品读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
狼:贪婪、凶狠、狡诈 屠户:机智、勇敢
七、教学反思
25、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发誓、倾盆大雨”等词语。 2、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3、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阅读一些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交流)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的《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报答、酬谢、崩塌、千真万确 指名读 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出示图片,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3、读后交流、板书: 起因:海力布救龙女 经过:海力布得宝石 结果: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4、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己准备 交流
三、深入文本,感受、探究人物品质
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感人之处。再仔细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交流: (1)第2节
他热心帮助别人……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敬爱他。 ...........指名读 齐读 (2)第3——6节
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指导朗读对话 (3)第7——9节
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
(重点指导朗读,抓住海力布的语气和心情:急切——焦急——镇定) 海力布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指导朗读) ……
3、从使你感动的地方看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板书) 齐读最后一节
3、海力布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能够流传千年呢?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想像奇特丰富,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四、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2、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过了不知多少岁月,有一天,小白蛇来到人间,她要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
板书设计:
救龙女 受感谢 热心助人 25 猎人海力布 得宝石 知灾难
救乡亲 变石头 舍己为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内容浅显,情节生动,教学时应避免繁杂的讲读分析。这堂课我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同时给予了必要的学习指导: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二、指导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整理故事内容。三、根据记事的三要素,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收效不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