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1.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揭题、释题、了解雷锋 二、图文结合、初知文章大意。
引思设计 第一课时 一、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入课题。 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1、介绍雷锋生平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 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1
让学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 讲自己了解的关于雷锋的故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三、初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 指导书写 一、精读课文 1、精读第2自然段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 1)识字 重点提示:“锋”、“曾”韵母都是“eng”。“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2)写字 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注意笔顺。先里头,后外头。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注意滴右边的写法。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1、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2、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从小溪和小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2、读课后的词组。 二、精读课文 1、同学们闭上你们的眼睛,老师抓住关键词语“泥泞”“蒙蒙细雨”等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画面(重点汇报第二节、第四节) 三、学习文章第2节 1、齐读第二节。 2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相同点。 回忆写字的方法。 学生观察交流 这些生字词你还会读吗?
抓住重点词 2、学习第4自然段 2、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 3、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难过、害怕、着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4、老师相机小结: 蒙蒙的细雨、泥泞的路 理解学习生字:曾——曾经。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脚窝就是——脚印。 在小溪边雷锋的足迹是在帮助一个孩子,并且雷锋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学习文章第四节 1、齐读第四节。 2、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背着年迈的大娘。 3、教师小结:(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 对这个时候最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雷锋叔叔出现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大娘的心情怎么样? (高心、开心、感动) 4、同学们再看课文,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师相机小结:(荆棘) 理解学习生字:年迈——年老。荆棘——带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露珠。还可3
他在干什么? 同学们想一想,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什么? 他在干什么? 同学们,雷锋叔叔为什么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二、拓展练习 三、作业 以说晶莹的什么?宝石。 5、齐读第五节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五、联想与思考 (1)、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他正在( ),他正在( )。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 (2)老师小结:是一种献出自己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 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身边的雷锋。 七、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 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在这里足迹是什么意思? 板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书小溪 小路 设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 计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 4
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 题 6、千人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教学目标 语。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谈话引入 二、检查预习
教学资源 引思设计 让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知道什么? 种美食——千人糕。 (为什么叫做“千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糕”?) 2. 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画出不认识的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字,借助拼音,读通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文,读准字音,不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多字,不少字,不重示带拼音的生字) 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nénɡ wèi mǎi jù 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 能 味 买 具 甘 汁 甜 菜 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 5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三、检查课文朗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 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 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 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 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出示: ɡāo tè mɑ zhè 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īnɡ 糕 特 嘛 蔗 熬 算 销 售 的 确 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 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 “算”是平舌音,“蔗、售”相同点。 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回忆写字的方法。 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 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 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课文写了什么? 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 边想: (2)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 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 味 买 具 .这些生字,你们是怎甘 汁 甜 菜 劳 么记住的? 2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舌+甘”就是“甜”,“艹+菜”观察一下上面的生是“菜”。 字,想一想怎样才能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把他们写正确、美的两个点,就是“买”。“熊”观? 减掉“灬” 就是“能”。“真” 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 6
五、复习巩固,谈收获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 “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 舌舔一舔。”是“甘”。 3.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 件:能 味 买 具 甘 汁 甜 菜 劳 。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 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具”上 面不是“且”,要多一横。“劳” 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另 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 横中线上。 他在干什么? 4.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 顺,教师范写。 5.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 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出示形旁和声旁 6.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 (2)“我指你认”。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 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 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 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A 出示:难道它的味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道很特别吗? 的,到底有多复杂呢? B 讨论:这句话是什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么句式?谁能把这句 话换个说法?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这句话是反问句。1. 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它可以改说成:它的7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四、拓展课文,强化感受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自由读6-9自然段。回答下列提问: 齐读第6-9自然段。 3. 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 比较词语: 平常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 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汇报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味道并不特别。) 1.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板书:种子、农具、肥料、水……)2.糖是怎么来的?(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3.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 4.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包装、送货、销售) 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8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糖 甘蔗 甜菜 农民 熬糖 锅 煤 工人 米糕 包装 送货 销售 商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 题 7、一匹出色的马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9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2.再读课文,检查朗读
引思设计 让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让学生感受祖国像(板书:一匹出色的马) 花园一样美丽的景2.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这色的意境。 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色” 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 读要求。(课件出示) 教师相机提示: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丧”是平舌音,字词障碍。 “车”是翘舌音,(1)出示生字:(课件出“原、员”读音相同,示)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匹 波 纹 像景 恋 求 舍 “黄”是后鼻音。 “纹、恋”前鼻音,“像、 景”后鼻音,“舍”翘舌音。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采用指名读、跳读等字,学生举手抢答。 不同方式指导学生 教师随机纠正读音: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舍”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学生自由读。指名(2)认读本课新词:(课读。 件出示) 郊外 泛起 葱绿 柔软 绿男女生赛读,个别毯 异常 一株 骑马 跨上 读,鼓励读好本小节 (3)多音字。 (课件出 示) 散 舍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 教师相机提示“籽”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是整体认读音节,也①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是平舌音,“绚”是一起出去散( )步。 前鼻音。 ②我喜欢四肢全伸开,松 散( )地躺在大床上。 ③我们宿舍( )住着 六个人。 分组赛读、指名读。④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舍奖励读得好的同学( )己为人的精神。 再得一颗星。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 10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3.写字指导 一、出示图片,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匹 波 纹 像 景 恋 求 舍 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11
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原”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里面是“白+小”。 “递”的也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笔顺,先写“弟”,再写“辶”。 “车”的笔顺是:横、撇折、横、竖。 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出示图片1 出示图片2 板书课题
读 习、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 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 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 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一个包裹,里面有一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堆小颗粒,鼹鼠也不到的。 认识。包裹破了,花(2)我会仿写: 籽漏在路上了。 仿写句子:一阵清风吹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鼹鼠的心情“很懊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丧”。 柔软的绿毯。” 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指导朗读:重读“空辞手法,把( )比作( )。 空的、没有、破了、C.朗读指导:用舒缓、轻不见了、漏”,读出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花籽漏在路上的过好。 程,更要读出鼹鼠的 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懊丧”之情。 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 爸怎么做的? (1)我是从课文的第4--6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自然段中读到的。 路,成了一条开满鲜(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花的小路。 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 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绚丽多彩、五颜六 B.爸爸从路旁一株色、花香扑鼻、花朵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簇簇) 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 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指导朗读:用惊喜的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语气读出刺猬太太、吧!” 狐狸太太的赞叹之①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情,读出铺满鲜花的拒绝妹妹的请求? 小路的美。 预设一:爸爸妈妈是在锻 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 预设二:因为爸爸妈妈确 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 12
三、总结课文 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看谁读得好。 3.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 2.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分角色朗读指导: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好6-12自然段,读出花路的美丽、多彩。 学生互相讨论,再全班交流:你想为我们的学校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7 一匹出色的马 之前的妹妹 :要人抱抱 之后的妹妹:高兴地 第一个跑到家 教学反思 13
课 题 语文园地二 1.认识职业(务)中的生字。 2. 学习照样子,写自己喜欢的景物,体会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3.照样子写话。 4.积累乐于助人的名言。 5.展示自己正确写字。 6.阅读《一株紫丁香》。 1. 认识职业(务)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 2. 学习照样子,写自己喜欢的景物,体会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3.照样子写话。 4.积累乐于助人的名言。 教学难点 1.学习照样子,写自己喜欢的景物,体会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2.理解日积月累句子的意思。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识字加油站 1.情境导入 2.识字认字
引思设计 让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有许多职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1) 业,看看下面的厨师 工程师 魔术师 建 筑职业中,哪些字师 理发师演员 营业员 你不认识。 服务员 裁判员 饲养员 2.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 示) 小明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 理发师;小军的爸爸是建 筑师,妈妈是服务员;小 华的爸爸是饲养员,妈妈 是营业员;小乐的哥哥是 魔术师,叔叔是厨师;小 14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二、书写提示 三、字词句运用 四、课堂小 结 欢的爸爸是裁判员,妈妈是演员。 3.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三、展示台。(课件出示) 上面两点在上竖线的两边,第三横在田字格的中横线上,撇和捺在下竖线的两边,这样写起来十分美观。 四、日积月累 1. 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课件出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讲故事:孔子的学生公西赤到齐国出使,冉有替公西赤的母亲请求米粮。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多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两斗四升”。冉有不顾老师的意见,却足足给了八十石的安家口粮。孔子语重心长地说,“公西赤在齐国会过得很好,他完全有能力解决他母亲的生活。正所谓君子周济急需,而不给富人添富。”意思是没有必要为生活已足的人锦上添花,而要去周济那些穷困的人,为他们雪中送炭! 4.学生试着背诵这三句话。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 了生字,展示了自己写字时的经验,还积累了帮助别人的几句名言。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的时候认真巩固。 15
1.大家在练习写字时,你发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展示给大家。 2.请你说说怎么写字姿势才正确。 3.读上面的句子,要求读音正确。 4.查一查资料,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一、情境导 入。 二、进行新 课,句子练 习。 三、课堂小 结 一、情境导入 二、进行新课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老师出示图片月亮和高粱, 月亮: 师:大家是从月亮的形状相同 点上来说的。 下面有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然后也用这样的句子把自己喜 欢的景物写下来。 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 田野 葱葱绿绿的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上的云 一团一团的 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大树 又粗又壮 就像…… 2.练习。(课件出示) 请补充完下面的句子。 ①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浪翻 滚,就像 。 ②清晨,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 露珠,小小的露珠在阳光 照射下闪闪发光,好像 。 ③漆黑的天幕上闪现绚丽夺目 的光彩,有时像______;有时 像_______;有时像____。 1.请同学们说说它 们分别像什么。 第三课时 2.我们再来看看成一、明确本节课任务 熟的高粱像什写话。(课件出示) 么。 二、学习写话 3.这句话既有形状出示图表。然后填表。 又有颜色,因为谁 长什么样子 火是红色的。 我们经常做的事 4.找出句子中相似张池 他掉了一颗门牙 之处。 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个小 田野 绿毯 16
酒窝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一起 回家。 感知 我们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人物的特点 师提示: 选取你最熟悉的人。 看看他(她)长的什么样子, 样子包括眼睛、耳朵、脸 蛋、身材等,重点写一个 或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示例:小军,他圆溜溜的眼睛 像两颗葡萄,水汪汪的, 转运起来十分机灵。他和 我是好朋友,一起上学, 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 妈妈都说,小军是我的影 三、合作交子。 流 三、三、班级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四、教师小子的综合运用,学习了如何用结 比喻的方法将所看到的景物描 写下来,还学会了写话。希望 同学们在课外的时候养成观察 的习惯,勤观察、勤动笔,这样可以迅速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一团一团的云 棉花糖 师讲解:田野颜色是绿的,绿毯也是绿的,颜色一样。云是白的 棉花糖也是白的,颜色也一样 生长着庄稼的田野与绿毯在外形上也相像。 白云和棉花糖的外形也相像。 2.大家看一看,又粗又壮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回答。 参考:又粗又壮的树像一把大伞。 3.请你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一写。 语文园地二 勤观察、勤动笔 教学反思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