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省金沟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甘肃省金沟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1年第30期 科技曩向导 ◇能源科技◇ 甘肃省金沟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卫治国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106队甘肃兰州730046) 【摘要】金沟井、枯井沟和拾金坡矿床,很早以前,古人已土法开采,至今可见老窿遍布,废石成堆,地质工作是在解放以后才开始进行,在 这之前仅限于一般地质调查和矿点检查,研究程度很低,而在矿产应用上远远超过它的研究程度。金沟井金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 但未见详细介绍它的文章,本文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区内有关资料,首次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项工作 对深化该区金成矿作用的认识、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指导该区进一步找矿,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石英脉型;金矿;金沟井;甘肃 拾金坡金矿床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境内,距柳园40 km 矿床中心的 地理坐标为东经94o49 16”:北纬4loO9 52”。高程1944米 该矿床为古 采金点,很早以前,古人已土法开采,至今可见老窿遍布,废石成堆,开 采规模一般深为5—2O米.个别达34米。地质工作是在解放以后才开 始进行,在这之前仅限于一般地质调查和矿点检查.研究程度很低.而 在矿产应用上远远超过它的研究程度 1986年4月一1987年9月.甘 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对金沟井矿床进行了评价工作。并提交了《甘 肃省安西县金沟井金矿床找矿地质评价报告》。金沟井金矿床是一个 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本文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区内有关资料,首次对 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项工作 对深化该区金成矿作用的认识、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指导该区进一步 找矿.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天山一内蒙褶皱系f I 1.北山华力西槽向斜褶皱带南带的 西端,老金厂一黑山复向斜(Ⅲ)的北侧。 出露地层:有中震旦统、寒武系、奥陶系、奥陶一志留系、中泥盆统、 石炭系、二迭系、中下侏罗系和新生界,其它地层缺失。 区域性褶皱、断裂带、地层走向及岩体的长轴方向均为东西向.次 一级断裂的走向为北西和北东向。以古堡泉一红柳园深断裂带为界划 分南北两个构造岩相带 北部构造岩相带:基底为中震旦统平头山群.以此构成方山口一大 泉古复背斜 盖层由下古生界各时代地层组成.构成了辉铜山一南金滩 断裂带以南控制着本区已知的十几处金矿床(点)的产出。在此断裂带 的两侧还发育着次一级的北西向及北东向两组断裂.其中部分被后期 石英脉充填.另一部分则形成破碎带或糜棱岩带 该带中酸性一酸性侵 入体颇为发育.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体和华力西中期似斑状黑云母花 岗岩体的延长方向与断裂带的走向一致 南部构造岩相带:由上古生界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组成 由于 西部走向北西,东部走向北东,故形成南凸的弧形。此带中东西向断裂 构造亦较发育.老金厂金矿床受该断裂控制.仅在该带西端有中一酸性 侵入体分布。 区内岩浆岩活动比较频繁.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广泛分布.在北山 中央隆起带上形成了宽约35公里的北东一南西向岩浆岩带。岩性以中 酸性为主.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次之.与金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加里东 期石英闪长岩、华力西中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华力西晚期砖红色 花岗岩 脉岩以华力西中、晚期为主.主要类型有辉绿岩一辉长岩脉.闪长 岩脉,石英闪长岩脉,花岗细晶岩脉,花岗岩脉,煌斑岩脉和石英脉、萤 石脉等 石英脉多数含金.形成脉金矿体。 2.矿床地质特征 金沟井金矿床为厚度小、倾角较陡的裂隙充填交代中低温热液矿 床。矿床产于大断裂与次级断裂裂隙中 测区内无地层出露,除第四系冲洪积物外,全为侵入岩体。 区内无大的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仅发育有小型的断裂构造.按 其产状可分为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其中大部分两盘有小幅度的相对 位移。系成矿前及成矿前一成矿期的次级断裂构造.北东向断裂多被 石英脉及后期辉绿岩脉充填,故该组断裂构造是矿液富集的有利场 所 圈 圉 罾 10雪 1:雪 12国 13禽 la 1一第四系;2一上二叠统;3一下二叠统上岩组哲斯群;4一中一下奥陶统花牛山 群;5一中震旦统;6一蓟县系;7一前长城系;8一海西晚期砖红色花岗岩;9一海 西中期红色花岗岩;1 0一海西中期斑状花岗岩;11一海西中期灰白色花岗岩; 12一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1 3一海西早期辉长岩;14一海西早期超基性岩;1 5一 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1 6~辉绿(玢)岩脉;17一细晶岩脉;1 8一闪长(玢)岩 脉;19一辉长岩脉;2O一石英闪长岩脉;21一逆断层/正断层;22一实测及推测 走滑断层;23--性质不明断层及推测断层;24一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25一早古 生代板块俯冲带;26一铜矿床/铜矿点;27~金矿床/金矿点;28一研究区 哈萨克斯坦一北山板块(I):I1一红石山一黑鹰山地体;I 2一公婆泉一月芽 山地体;I 3一马鬃山地体;I 4一花牛山地体;I 5一柳园一大奇山地体。塔里 木板块(II):II1一安北一旧寺墩构造带;II 2~敦煌地块。①一明水一石板井一 小黄山断裂;②一且末一星星峡断裂;⑦一黑山一碱泉子断裂;④一柳园一大奇 山断裂;⑤一安北一桥湾断裂 图1 金沟井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甘肃省核地质212大队,1992) 值得指出的是矿区控矿构造主要是一些构造节理与裂隙.空间上 形成一组4O。一5Oo北东向和北北东1O。~2Oo左右的另一组节理.构成 剪切构造.其中北东方向上的一组较为发育.按其节理特征为压性、压 扭性的作用力所致 呈细而长的条带状出现.矿体主要沿北东方向裂 隙充填.形成了矿体的主要走向.由于矿体选择较发育的裂隙充填.因 而在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在两组节理交叉处有膨大现象 沿走向尖灭 再现.并有分枝等特点。 区内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中期似斑状花岗岩(r1",/42)和绿泥石化 似斑状花岗岩(rr/42s).其中似斑状花岗岩遍布整个矿区.岩石呈灰 黄一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肉红色钾长石,呈宽板状 晶体产出.半自形 格子状双晶清晰,晶体大小一般在1.5-3.0厘米之 间,最大粒径超过4.5厘米,含量30—45%。基质为斜长石、石英、云母 等 斜长石呈半自形一自形板条状.含量20—25% 石英,白色至无色.呈 他形粒状.含量20—23%,具波状消光。黑云母,棕褐色片状,含量5%, 副矿物常见有榍石、磁铁矿等,,含量小于3%,岩石表面强烈风化,褐 铁矿化较强 绿泥石化似斑状花岗岩呈不规则的条带状分布在似斑状 花岗岩体中。表面呈浅灰色、灰绿色,新鲜断面为浅红色。其矿物成分 与似斑状花岗岩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暗色矿物含量稍高.且其中的黑 云母多蚀变成为绿泥石.并含有金属矿物.次生矿物为绿帘石和少量 的碳酸盐矿物。 测区内岩脉广泛分布.为酸.陛一中性一基性。主要呈北北东、北西西 和东西向分布,其时代均为华力西中期。据穿插关系.生成顺序为花岗 岩细晶岩脉石英脉及含金石英岩脉闪长岩脉辉绿岩脉 现由老到新 ◇能源科技◇ 科技目向导 2011年第30期 简述如下: (1)花岗细晶岩脉( c):呈北西西及东西向广泛分布,脉细而长, 部分呈弧形产出。地表常形成突出的脊状。 (2)石英脉:可分为含金石英脉与石英脉两种: 含金石英脉[q(Au)],呈北西及北东方向分布,烟灰色。浅灰及褐 黄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其次含少量金属硫化物 及次生氧化物。该岩脉是矿区工作的对象。 石英脉(q)呈北西吉北东向分布。多呈不连续的短脉及小团块出 矿石成份简单.矿石中石英所占比重相当大.一般含量在99%左 现.岩石较纯。该类脉在测区分布较少。 %,金属硫化物有黄铁矿、闪锌矿、辉铜矿、 (3)闪长岩脉(8):灰绿色,呈北东向分布于测区东南角,块状、辉 右.金属矿物的含量仅占l黄铜矿及微量微粒金,次生矿物有褐铁矿及少量碳酸盐类矿物。 绿结构。局部岩脉有蚀变,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金矿物一般不是产在金属硫化物中.而是多在石英脉之中.其矿 (4)辉绿岩脉(13o,):暗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呈北东向 石类型是含极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和几乎不含金属硫化物的石英含金 广泛分布于矿区 类型.在褐铁矿之中.偶尔亦可见到几粒金 金矿化与硅化甚为密切。 3.矿体地质特征 矿石结构类型有粒状晶粒结构.粒状晶粒一乳滴状结构:粒状一 金沟井金矿区内矿体总体沿北东向分布,与北东节理、裂隙带走 向基本一致.严格受北东向断层、节理控制.测区自东向西共划分了7 交代残余结构 矿石构造具块状、浸染状及条带状构造 个金矿体,其中4号矿体规模最大,其次为1号矿体。 矿石中主要有益元素为金.伴生有益元素为银.其含量一般比较 赋矿岩石为蚀变似斑状二长黑云花岗岩呈脉状、带状分布,与北 ・ 在lOg/r以下。 东向节理、裂隙展布方向一致,矿化带长约730米,宽O.5—9.5m,矿体 低,矿体按矿石性质全部为原生带。特征如下: 形状简单,沿走向呈脉状、条带状,沿倾向存在尖灭再现现象。 由原生矿石组成。矿石呈灰白色,粒状、乳滴状结构,胶状、蜂窝 全矿区有用工业矿体共7个.其中规模较大矿体有2个(包括4、 状、土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块状、浸染状及条带状构造 1号矿体)。单个矿体长度为50~165m.厚度0.30—1.40m,品位为2.68~ 矿石中各种金属矿物密切共生。矿物生成顺序为磁铁矿一闪锌 42.33x10 ̄,平均为7.24 ̄10 。 矿一石英一黄铁矿(包体金)一黄铜矿一斑铜矿一绢云母一方解石一 矿体特征见下表: 褐铁矿。 表1矿体特征一览表 含金岩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由含金石英单脉组成 规模(米) 平均品位 矿石自然类型均为原生矿石 序号 矿体号 形态 产状 长 宽 ( ̄10 ) 矿体围岩亦比较简单.因围岩全为似斑状花岗岩.故其矿物成份与 近矿围岩中发育有不连续的弱蚀变带.因而在  l『 1 脉状 165 0.65 140。 85。 5.34 化学成份均与岩体相当.矿物成份上略有不同之处在于岩石中硅质含量及绿泥石成份稍高于正 2 2 32 1.1 135。 79。 3.22 常岩体。这主要是在成矿过程中,岩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近矿围岩的蚀 3 3 90 0.8 135。 8oo l2-3O 变带,其程度均较弱,且矿体上下盘强度相当。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绿 泥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及弱萤石化。 4 4一l 236 1.0 l35。 8O。 19.98 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是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凡硅 5 4—2 120 0.52 1lO。 68。 7_35 化与黄铁矿化较强的地段.金的含量一般亦较高 6 5—1 76 0.45 l35。 79。 l0.08 绿泥石化、褐铁矿化也是比较广泛发育的蚀变.前者是岩体中的 7 5—2 56 0.40 l3O。 75。 18-27 暗色矿物在热液作用下变质形成绿泥石化.后者则是一些含铁岩石及 黄铁矿氧化而成,无实际的找矿意义。 矿体均为石英脉型特薄矿体.各矿体厚度相差较大.最大1.4O 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比较清楚,矿体边界明显.无蚀变过渡带, 米。最小O.30米,但就单个矿体而言,厚度变化不大,变化系数为 这是石英脉为后期沿裂隙充填成矿的主要特点 32.43%一56.02%。各矿体品位相差较大,最高42.33%,最低1.62%,但 矿床伴生有益组分为银,其含量较低.多在lOg/.I’以下 就单矿体而言矿化较均匀.变化系数为64.02%一119.01%。1号矿体厚 4.结论 度、品位变化情况见下图。 (1)矿脉带(体)严格断裂控制。矿体无一例外均产出于断裂带中。 (2)1、4号矿脉带规模较大,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只对矿体浅部进 行了控制,工程布置较稀疏,矿体向深部及东西两端仍有延伸 因此具 有较好的找矿前景。I ・ 【参考文献】 [1]卫治国,尹万玉,杨国庆,梁栋,李爱萍.2008.甘肃省安西县金沟井36号金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安国宝.2O06甘肃北山拾金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矿床地质.V1.25 No.4. (上接第281页)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 清新的城市。e [1]赵和文【参考文献】 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9,(6). [2]朱加平.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8). (上接第240页)的形象,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反思、创新、以求提 [1]杨林,史玉莲,宗西萍.关于监理工作的实践报告——浅谈监理工作的“五控 高工作水平。位 【参考文献】 制”叨.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6). [2]李静波五控制”在建筑监理工作的必要性l J1.今日科苑,2008(10). [3]盛孝林.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五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3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