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叙文阅读之人称篇

记叙文阅读之人称篇

来源:吉趣旅游网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是的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一上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就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量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地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父亲,意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乌黑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源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悄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

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1、 请归纳选文的中心思想。

2、 选文第1段画线句对后文有什么作用?

3、 选文为什么详写父亲搬桌子这一细节?

4、 选文写作人称是第几人称?请简要分析其好处。

5、 如何理解选文第6段中的画线句

6、 选文第7段中加点词“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书店里的民工

中午吃过饭,我走进一家书店。挑肥拣瘦地遴选,终于选定了一本书,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哎哎哎,这位先生,您要是睡着了,会着凉的。”循声望去,隔着几架书的一角,店里的服务生正蹲下身子,叫着一位顾客。那人盘腿坐在地上,脑袋耷拉着,原本捧着的书,已滑到膝下。我觉得有些发笑,在这里看书睡着了,还真不多见,要么是皓首穷经、整日与书伍的学人,或者是捧书就困、以书装门面的假读书人。“哦,真对不起,对不起,我——我——”那人一个激灵翻身爬起,复又弯腰捡书,脸涨得通红,连向服务生打招呼。墨黑的脸庞,头发也有点零乱,眼里挂着睡态和歉意。他的穿着看上去像个典型的民工,上衣沾了很多灰尘,裤子皱巴巴的,脚上一双老式的旧旅游鞋,鞋面上还沾着些水泥灰。

“这里空调真暖和。”他对着身旁诧异的目光,说了句自我解嘲的话。话音刚落,周围立刻爆出一阵哄笑声。他的神态越发显得窘迫,手足无措的样子。我有些得意,果然不出我的预料。夏天的时候,我就见过民工们齐刷刷地躺在敞口的楼板上面午休,这们民工还算聪明才聪明,找了这么个冬暖夏凉、避寒祛暑的地方,改善他的小憩环境。

笑声和目光散了,他又捧起书,很专注地看起来。我移身走近,想看看他读的是什么书。原来是一本厚厚的《土木工程图学》,上面满是横平竖直的复杂线条和各种标注。

不一会儿,他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和笔,是那种小学生用的学习簿和一枝秃钢笔。就着书架的边上,他一笔一画地临摹。画的是一幅建筑平面图,还挺像,看得出来有些美术功底,线条不用尺打居然笔直。见他那么专注,我也转过身去看书。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瞥了一眼,他还站在那里,低头用功。我觉得自己先前的判断有点草率。他的样子,应该是个勤奋好学的民工才对。

手机响了,欢快的喜洋洋音乐响起来,是他的手机。“糟了,迟到了。”他嘀咕了一句,掏出来接。这是一个责问的电话,他一边点头,一边打招呼,口里连连说着马上就到。合上书本,他翻过书底看定价,放下又拿起,有些迟疑。犹豫了一阵,他还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放回了原处,三步并作两步,出门,走进寒风,飞也假地跑,消失在人群里。

我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脚步,又落在远处的高楼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就是刚才打盹的汉子和他的民工兄弟们一手建造的呢。

1、 选文的叙事人称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2、 这个民工出现在书店里,一开始“我”是怎样理解的。

3、 选文两次正面写到那位民工看书看得“专注”,请你从选文中找到能体现其“专注”的情节,并概括出来。

4、 品味选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 原本是一本厚厚的《土木工程图学》,上面满是横平竖直的复杂线条和各种标注。

2) 犹豫了一阵,他还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放回了原处。

5、 整体感知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对这位民工的感情变化。

6、 读了选文,你对民工的生活和思想性格有了哪些了解?请概括回答。

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

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宝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