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夜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1、 PPT:辅助教学
2、视频教学: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歌。用第—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样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课文分两节,第一节讲“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第二节讲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才发现夜晚原来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本课浯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 【二】学习目标分析 1.认识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四】预学任务设计
1. 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 2.思考课后题。 【五】学堂互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诗歌大意的同时认读生字。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朗读中识字、认字,通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害怕。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
(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害怕夜色的心里状态。
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汇报朗读、多种形式来诵读课文,仿佛看到了夜色神秘而又迷人的景色,体会小朋友害怕的心理特点。逐段品读,突出了段落的呈现特点,又降低了读课文的难度。 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第一节,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心理的害怕,这些语言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指导书写生字——色、外、看、爸。 (1)学习生字——看。
①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找出生字“看”,并读出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 ③读出诗歌中带有“看”字的这句话,体会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 学习生字——外。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 (夕+卜=外)
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 ③注意“卜”的写法,先写垂露竖,再写点。
(3) 3.比较识字法:书写带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①相同:上下结构,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赛书写汉字,比一比谁写得美观、大方。
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生字的含义,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仅记住字形,还理解生字的意义。 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的害怕,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一下小朋友的感受。 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
3.在文章的后面部分,我们知道了小朋友不再害怕黑夜,那么小朋友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通过总结,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带着对夜色美好的情感诵读诗歌。再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六】当堂检测 1. 我会照样子说一说。 例:很小很小
很( )很( ) 很( )很( ) 很( )很( ) 例:故事讲了又讲
歌曲( ) 舞蹈( ) 作业( ) 零食( ) 电视( ) 2. 练一练:用“一……就……”说句子。 放学后,我一到家就做作业。 早上早读,我一到学校就自觉地读书。 我一看见垃圾纸屑就把它扔进 。 【七】板书设计 夜色
害怕——不害怕
从前胆子很小——现在喜欢夜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