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和作用 周烨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321000) 摘要:群众舞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 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谐社会的提出,党中央提出发展 广大群众中兴起,群众舞蹈起源于劳动但同时又服务于人民的精神生 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活.它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们的 对于舞蹈艺术的社会作用,我们既不能夸大也不能随意缩小。当 群众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广为传播、全民 身体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舞蹈;发展;作用 参与的文化现象时,群众舞蹈必将能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使 命。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生活是人民群众 舞蹈,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各种形体和感情揉合的 创造的,舞蹈归根结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优秀的舞蹈作 艺术加工。当前舞蹈已经不是 单在舞台上表演了,它已经从相 品培养了广大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等能力。舞蹈也正 对专业而义狭小的舞台上走了出来,延伸到社区、学校、公园等 是因为具有较高的形式美感,能给你以欣赏和愉悦,才得以拥有 社会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 自身的众多广泛的观众和争得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舞蹈可以帮 受群众欢迎和, ‘泛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对此称之为“群众 助群众对历史,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舞蹈”。任何文化都来源于人民,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它来源于 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需要的舞蹈都会让参与人 劳动人民,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所以,舞蹈历来有其深厚的历 员和观众对相关舞蹈有最基本的了解,进而了解这个舞蹈涉及的 史底菹和群众基础,群众舞蹈是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渴望健康、快 历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 乐心理的大众文化活动,是群众白娱自乐的生动反映。群众舞蹈 们的文化素养,再加上舞蹈艺术的古今对比,中外交流,更激发 的迅速开展,声势浩大,已经形成一个同专业艺术家驰骋的艺术 了人们的爱国热忱。 舞台相呼应、相埘应的一个更大舞台,彰显了社会发展的崭新风 2.锻炼的功能 在公园、广场的早晨,老人们,也包括一些年轻人都热情 貌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但同时又服务于人 洋溢、兴致勃勃地投身到以健身为目的,如鼓舞、秧歌舞等舞蹈 民的精神生活,群众舞蹈最初是由人们自发练习拳术、剑术、健 中,那样陶然,那样乐此不疲,这或许就是人的生命活力、生存 身操等各类健身活动为主发展丰富起来的。群众舞蹈的文化氛围 本能最直接、最充足的流露和抒发吧,以舞健身,以舞求美,在 曰渐浓厚,无论是专业舞蹈工作者,还是群众性舞蹈人员,在群 群众文化活动中找寻舞蹈的快乐正在成为时下人们的普遍追求。 由于群众舞蹈不仅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 众舞蹈艺术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都无可替代。 律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艺术化 二、群众舞蹈的分类 群众舞蹈活动丰要分为表演性和自娱性两类。表演性的舞 的运动,参与者在旋律优美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跳起舞蹈 蹈,是指专门为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节日。这种舞蹈除了在某种场 时,不但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还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在 合由舞蹈家即兴表演之外,一般都有主题思想、情节和人物,通 某种程度上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得到调适 过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观众。自娱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自我娱 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延缓衰老,延长青 乐而跳的舞蹈。例如;各民族民间在一些公共公开的场合所跳的 春是大有裨益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 舞,国际上的“交谊舞”,我国的“集体舞”等。 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除了具有一般的艺术功能和作用之外 群众舞蹈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它各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编 排的舞蹈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激情,展露出的社会群体各异的多 还有其独自的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舞蹈艺术存在的基本意义和价 元丰富的精神面貌,又同时体现了群体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一 值在于:它是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存样式和自我完善方式的不断 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在社会大家庭中相互作用、相互反 显现,是在群众文化发展中不断成熟升华的,这应当成为我们认 馈、彼此交流,人们由此发生共鸣和沟通。群众舞蹈融合社会文 识舞蹈艺术的一种文化观念。也就是说,舞蹈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化性、娱乐性与各异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使得人们在彼此交 必须同社会、群众的接受联系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 流互应中体验美感与激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 一、群众舞蹈活动得发展 三、群众舞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化的功能 [11李北达民间舞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当艺术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及时敏捷地反映社会生活、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刘琴.舞蹈的起源与中国舞蹈的发展 文史博览(理论),2007.09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时,必定对社会产生积极地影响。随 [(上接197页)成果产品化、商品化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腱的 又一途径。努力建立起模拟企业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设计 开发项目,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实训基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基地 我们就按照上边说的合作模式进行,那么校外的实训基地,也可 以采取上边的合作模式,人力加强企业和教学的无缝衔接,实现 企 需求和专业教学的合作共赢。也可以创新更多的合作模式, 实现更多的校内外合作成果,实现专业教学获得更多的社会资 源,企业实现更多的价值,以更好地使艺术设计专业更好地服务 地方文化产业的振兴和经济建设,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 “教、 产、研”的一体化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1 2002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文件资料 31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