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目的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
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阜阳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环境。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乡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贴子。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以“属地管理原则、黄金四小时原则、解决问题原则”为处置工作原则,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成立阜南县段郢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全乡网络舆情应急指挥的非常设领导机构,在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乡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乡副、纪委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乡委员担任。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由乡机关副、乡办公室主任担任,信息中心、为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组织有关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
三、应急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百度”、“谷歌”、“有
道”、“即刻”等主流搜索引擎不间断搜索关键词含有“阜南县段郢乡”的相关信息,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通过分类选择特重
其
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网评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
趋势时要及时上报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半小时内)上报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和县委宣传部网管科。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县委、县。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县委县、县委宣传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五步:形成通稿。经过舆情会商形成通稿,通稿经县委县、县委宣传部或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及时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六步:正面回复。新闻发言人在舆情发生后十二小时内根
通稿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对舆情正面回复,回复评论文章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七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四、分级响应
Ⅰ、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主要领导请示,由县委、县主要领导共同领导,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Ⅱ、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
Ⅲ、一般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党支部室开展应急工作。
Ⅳ、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党支部开展应急工作。
五、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乡,为乡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信息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
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乡及相关党支部及
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
及时与相关党支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由由乡上报县委、县指定专人对外发布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
积极加强正面引导,
消除不利影响。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小组办公室和党支部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2、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党支部
和评估。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七、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应在全乡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队伍,全乡各支部均有专人负责,确保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之间的联络畅通及时。
2、人力和技术保障
由乡负责协调,组织全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尤其是组织信访、利用、规划、
等分管部门,不间断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进行监控。同时积极筹建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
定期组织全乡网络舆情队伍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政治上的敏感性和业务上的娴熟能力。
八、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具体内容由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