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来源:吉趣旅游网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3.19(15)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支乾坤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围场068450) 摘要: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 益。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能够使湿地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使 生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中图分类号P9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97—03 Hebei 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Zhi Qiankun (Mulan—weicha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Weichang 068450,China) Abstract:Wetla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survival,reproduction,development,is enriched biodiversity,has great eco. 1ogical,social,social benefits.Hebei 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nables wetland ecosys- tems and wildlife resource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to allow ecosystems to function more perfectand pro. ,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Wetland;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湿地是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 合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生态价值和科学 研究价值u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 样性的富集地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与人类的生 另一方面,因为湿地资源和环境是多功能和多价值的,所以 必须根据不同湿地类型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对湿地 资源的储存、湿地价值的替换和持续管理。 1研究区域概况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 汇接地带,行政区位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 中西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1。47 ~42o06 ,东经116 ̄51 一 117。45 ,海拔高度在750~1 829m,距承德150km、北京 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 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 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美化环境 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因具有巨 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世界的 广泛关注 1。 我国沼泽湿地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 384km、天津504km,东以滦河支流伊逊河为界,南临庙宫水 库,西接卡伦后沟牧场和郭家屯镇,北与御道口牧场、棋盘山 镇为邻。 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 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 多 。湿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是目前各种环境资源系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 的尾部向西南延伸和燕山山脉余脉的结合部,大体可分为侵 蚀构造地形、构造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河谷阶地形四种 统中受威胁最大的一类[61。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湿地被 转化为工业、农业、居民用地等,造成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 地貌地形。土壤以棕壤、褐土、风砂土、草甸土、沼泽土、灰色 森林土和黑土分布。气候属于中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干旱 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湿地保护行动 计划》(国家林业局2000年),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hm 以上,由于围垦湖泊而失去调蓄容积350亿m 以上,超过了 我国目前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 1 000个;由于水污染以及水源储量的减少,造成湿地质量持 向半湿润过渡、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具有水热同 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一 1.4~4.7℃,无霜期67~128d,年均降水量380—560mm,太阳 辐射总量为533.30—560.51kJ/cm ,年晴天稳定系数65%,>i6 级大风13数27d。 续下降,功能逐渐降低。一方面,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和危害 程度越来越大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多功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外围涉及御道口、老窝铺、南 山嘴、西龙头等l0个乡镇30个行政村。保护区周边现有 882户,人口3 770人(含一个农业村)。据2005年统计,保护 收稿日期:2013—07—18 能性和多价值性,以及湿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支乾坤(1978一),男,河北兴隆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及规划设计工作。 98 区内的人口达2 256人,其中满、蒙、回、鲜等少数民族人口占 50.6%。这部分居民以放牧、采集山野资源、耕种部分土地、 外出做工为生活来源,对资源保护管理影响不大。 2湿地资源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 637.4hITl2,由陆地 和湿地两部分组成。其中:陆地面积40 130hm ,占保护区总 面积的79.25%;湿地面积10 507hm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2O.75%。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多样,多条河流 在保护区内相连穿过,由此而形成的河流湿地、下湿滩、草本 沼泽湿地与周边的林地、草地相接,为鸟类栖息繁衍提供了 良好的生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区内分布有9条河流,包括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 等,均属于滦河的支流,其中最大的支流是伊逊河,每年可为 潘家Vi水库涵养和增加水源38亿t。同时还分布有大大小 小的水泡子、河滩地、低洼地等。 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自然状态保持完好,生境多样, 类型较多,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 多。目前已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 016种,其中苔藓植物 201种,占全国苔藓植物总科数的27.2%、总属数的12.39%和 总种数的5.83%;蕨类植物22种,占河北省蕨类植物总科数 的60%、总属数的38.89%和总种数的22.49%;有野生种子植 物9o科、371属、793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782种),占 河北区系科数的70.3%、属数的52%、种数的39.4%。保护区 是河北省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中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 一。在野生植物中,列入保护区保护的植物有22种,其中有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4种。 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目前已知有各种 野生动物1 278种。其中森林昆虫970种,隶属13目125科, 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为主,占区内昆虫总数的76.1%; 鱼类21种,隶属4目5科,;两栖类5种,隶属1目3科;爬行类 15种,隶属1目5科;鸟类228种,隶属16目5科,约占全国鸟 类种数的1/5;哺乳动物46种,隶属6目14科。哺乳动物中 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 种[71。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陆生野生动物有17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貉、豹猫。 鸟类资源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国家Ⅱ级重 点保护动物3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 研究价值的165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l5种,有白额燕鸥、 普通夜鹰、三宝鸟等。 3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效益评价 3.1生态效益 3.1.1物种保护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将使自然资源和 自然环境得到更好地保护,人为干扰因素进一步减少或完全 无人为干扰,成为野生动植物自然繁衍的栖息地和避难所。 同时,通过积极开展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有目的恢复、培育 湿地植物资源,繁殖、驯化、招引珍稀鸟类,使野生动植物资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6.Sci.Bul1.2013,19(15) 源进一步增加,确保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3.1.2净化污水湿地内植物茂盛,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转化 能力,同时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大都具有富集氮、磷等功能。 通过对上游水质和进入河北滦河上游湿地的水质进行分析 比较,净化率分别为总氮47.1%、总磷63.4%、CODQr62.5%、 BODs73.6%、硝酸盐氮60.8%、氨氮82.1%、总锰95.7%、总铁 81.2%,可以看出河北滦河上游湿地不但对氮、磷具有较强的 净化功能,而且对铁、锰等金属具有极高的吸附性 。 3.1.3调节局部气候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水资源丰富,植物 茂盛,对维持大气碳氮平衡,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起到一定作 用。据研究资料统计,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每年每hm 释放氧 气100t,吸收CO 137.5t,湿地面积10 507hm ,每年可释放氧 气105.1万t,可吸收CO:145万t。此外,茂密的植被具有降低 风速、蒸腾水分之功能,对局部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n 。 3.1.4补充地下水水由滦河上游湿地渗入地下含水层,不 仅能恢复地下水的供给能力,而且能对废物和可溶性污染物 产生过滤作用。据研究资料表明,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每年可 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104万m 以上,对局部地下水的补充起 到一定的作用。 3.2社会效益 3.2.1 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 势发展生态和观鸟旅游业,向社会提供一个生态环境优美, 旅游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高旅游接待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的假日观光和休闲场所,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增强 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 3.2.2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通过技术应用、资金扶助,再加上政府的 政策扶植,可以帮助、引导周边居民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 平,带动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还可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带动 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周边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2.3科研教学基地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 护与恢复使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地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将会进一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将会 得到更加有效完整地保护。类型多样的原生植被,完整的湿 地生态系统,必然为研究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提供 良好的科研教学基地。 3.3经济效益 3.3.1 直接效益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 复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展替代后续产业方面。通过 发展湿地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畜牧业、水产养殖、禽类养殖 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业等,不仅能够解决部分资源保护资金问 题,为项目建设注入资金,而且对保护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 义。据初步测算,本项目具有较好的财务盈利能力,按每hm 湿地收入300元,a计算,保护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元以上。 3.3.2间接效益基于绿色GDP的理念,河北滦河上游自 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也是不 19卷15期 支乾坤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99 可估量的。粗略估计,涵养水源、调节空气、减少风沙危害、 遏制土地沙化这几项年效益可超亿元。这种间接的经济效 益虽不能直接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无可否认它确实是存 在于现实之中的。植被覆盖率的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类对整 个环境的影响,都有着潜在的经济效益,即间接经济效益。 对这种经济效益的估算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前尚无统一标 准计算。因此,对保护区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和量化将作为 一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促进整个河北滦河上游地区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itschW J,Gosselink JM.Wetlands[M].NewYork:VanNos-trand Re— inhold Company Inc.,1986. [2]陈宜瑜,吕宪国.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湿地科学, 2003,1(1):7-11. [3]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2005,6 (3):81—86. 个专题,进行长期的研究。 河北滦河上游湿地保护与恢复将使保护区的湿地生态 4总体评价与展望 系统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功能不断增强,生物物种资源不断丰富,蓄水滞洪能力更能 得到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行政管理机构 健全高效,保护管理和科研手段较为先进。同时,湿地生态 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取得长足进步,自养能力和造血功能得 [4]赵魁义.中国沼泽志[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赵魁义.青藏高原沼泽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育[J】.湿地科学, 2003,1(2):82—97. [6]汤国平,刘小青.湿地功能及保护措施探讨l J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1,6(13):4—6. [7]赵建成,吴跃峰,李盼威.温带暖温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一木 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l彭有轩.湿地的功能探析 2008,1(15):29—32. [91-q ̄京国,白山,王毅杰.湿地的功能与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J】_吉林 林业科技,2010,3(39):54—62. 到增强,职工生活水平获得改善,并初步建成为全国重要的 原生性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和科研教学实习基地,提高河北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在 (上接55页)2.3试验液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于5月22 13对 【IO] ̄P金英,周雪梅.湿地的功能及其利用与保护lJ].现代农业科技, 2009(9):302. (责编:徐焕斗) 试验1区域影响很小,所以试验2成株数差异、产量增幅等表 现较试验1低,试验2同组比较中,增产优势不太显著。 各试验及对照田块进行测产调查,试验1每667m 成株数2.84 万,比同水平管理的对照多3 900株,单产220kg,比对照高 26kg,相比同水平管理的对照增产13.4%;试验2每667m。成 株数2.47万,比对照多2 500株,单产195kg,比对照高8kg,相 比同水平管理的对照增产4.3%。产量构成见表2。 表2永浩浸种液试验测产产量构成 3结论与讨论 (1)此次试验中,按照全椒县油菜普遍推广的机条播方 式,并在当地习惯施肥水平及管理措施等条件下,试验表现 出如下特点:油菜浸种液试验种要比未处理种出苗快3d左 右,苗较整齐健壮,出苗率高,由于出苗早,冬前早生快发,植 株各阶段生理指标均强于对照,长势较好,冬前绿叶数比对 h瑚667m 株单株角果每角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 数(万) 数(个) (粒) (g) (kg/667m (k ̄667m2) 照要多0.5片左右,相应一次有效分枝也多,根茎比对照粗, 冬前营养积累较多,成株率较高,667m 有效株数相比较对照 高11%一16%,在较高密度下,仍然能获得合理的单株角果 数、每角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两组试验产量相比较对照增 产13.4%和4.3%,具有增产效果。 (2)浸种液处理后不宜拌肥机播,需要加以改进,提高推 广应用价值。近几年来,由于受农村劳力短缺状况及油菜生 产未全面普及机械化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大面 注:千粒重依据浙油50农业部品种审定数据,实际产量为理论 产量的85%。 2.4试验田块出现苗情及产量差异原因分析两组试验 中,每组试验田块与其对照在同一区域,肥力状况、土壤性 质、施肥水平、管理措施等均几乎相同,但我们在试验中发现 浸种液试验1的出苗整齐度、苗量、苗情长势、667m 有效成 株数较对照优势明显,而浸种液试验2出苗虽然较对照快, 但最终有效成株数差异较试验1少,产量优势不如试验1明 显。经过仔细研究分析,笔者认为系不同土质因素形成不同 的土壤墒情差异导致。试验1为黄马肝土,土粒结构适中, 积流转承包种植,承包大户的种植特点倾向于全程机械化, 系列因素导致油菜种植面积迅速下降,2012—2013年全椒县 开始大力宣传推动油菜机械化生产,机械播种、机械收割,并 取得一定成功,土地承包大户表达积极发展油菜生产意向。 由于该浸种液应用首先需要进行药剂浸泡,再晾干播种,在 机条播时,又因为浸泡过的油菜种子含水量过大,在与硼肥、 保水含水性能较试验2田块土壤好,试验1油菜出苗后损失 少。而试验2为黑马肝土质,土粒僵板,旋耙后土团较大,保 水蓄水能力差,冬季受冻后表层土质松疏,加速水分散失,在 尿素肥料等拌匀机播过程中会造成肥料溶化粘连,无法播 种,只能拌混干沙子机播,而随种拌播的尿素等肥料需要单 独再次撒施,处理较费事。该试验的药剂可以推广应用于油 菜人工撒播生产,而若要在种植大户的机械条播中推广应 用,则还需要进行改进简化。 (责编:张宏民) 油菜播种后不及时运水保苗时,易造成早出的幼苗因为干旱 脱水而死亡,而冬季菜苗易受冻害。2013年4月初油菜开花 期倒春寒霜冻天气又一次严重影响试验2区域油菜生长,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