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来源:吉趣旅游网


走进书里去》然后答题: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

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粗略—— 瞬间——

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分)

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

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4分)

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2分)

1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一千张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啊,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们互相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表姑又说:“你们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再收集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向她炫耀过,她有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既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的。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你们各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就给你们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们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xǔ nuò)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那是怎么样的一份快乐!

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家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跟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那点钱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就突击吃糖,直到吃得嗓子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等人吃完糖后,再收集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带回家,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干了再揭下来,糖纸就平整如新了。暑假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和世香每人终于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mí huò)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的,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安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 ,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1.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炫耀(xuán xuàn) 藐视(mào miǎo) ..

2.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

(xǔ nuò) (mí huò) 3.表姑让我们攒糖纸是为了 ;我们攒糖纸是为了 。(2分)

4.根据第④段的内容,简单概括出我们是怎么收集糖纸的?(3分)

(1) ;

(2) ;

(3) 。

5.短文第⑧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1分)

A.孩子是可以欺骗的 B.小孩子不可以欺骗

C.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

6.文章开始说“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结尾说“我突然觉得很累”,这是因为( )。(1分)

A.开始我们还很小,不觉得累;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才体会到累了。

B.开始我们不知道“累”指的是体力方面,结尾说的“累”是一种被欺骗后愤怒的心理感受。

C.开始我们不觉得累是因为我们淘气;后来我们觉得累是因为攒糖纸很辛苦。

7.从“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这句话中看出我们当时 的心情。(1分)

8、读完短文,你觉得文章中的“表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摸摸口袋。一摸,惊出一身冷汗。身份证不在口袋,这玩意儿一般人很少动它,而我使用比较频繁——我要用它取稿费。我努力地回忆,并且折回往邮局的方向走。

邮局门口,一位老乞丐向我殷切招手。这老头的胡子长可齐胸,我每次取了稿费都给他一元钱。他常年坐在邮局门口,见了我就像见了亲人。

他手里晃的就是我的身份证,我走过去。他不满地埋怨我,喊你多少声,你怎么连头都不回?是不是因为我是乞丐喊你你就不应?问题还挺尖锐的。想起来了,我是在掏钱给他的时候,把身份证给带出来了。我一直行色匆匆,心里总觉得有很多的事要干,怎么会留心身后一个老乞丐的呐喊呢?

本想把身份证拿了就走。没想遇到了阻力。老头拿身份证的手向后扬了扬,我心中老大的不快。他说,你得听完我一句话,你是个好人,每次都给我钱,可是你在给钱的时候,从来不弯腰,钱往碗里一扔,哐地一声,有时候还蹦出来了,那“哐”的一声让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

在我一向的想像中,他对我应该是感激的。不料,在他心里还积累了这么多的怨恨。我说,我很忙,再说我不喜欢弯腰,从来也不曾向谁弯过腰。他说,不对,你刚才就在马路的对面向一个人弯了腰。

站在那里,我认真地回想。是的,刚才,就在马路的对面,一辆小车停了下来。下来的是一位单位的领导,他对我有恩,是我可敬的大哥。他在车里看见了我,并把车停下来,和我打招呼。估计我当时确实有点受宠若惊的意思。

可是,我记得我只是点了头,并没有弯腰。老头说,我一把这么长的胡子还会撒谎?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弯了腰。

也许,我潜意识地弯了腰。也许,在潜意识里,对谁弯腰对谁不弯腰,已成定势。

提问:

1.也许,在潜意识里,对谁弯腰对谁不弯腰,已成定势。这个定势指的是人的什么行为?

2.老乞丐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3.我向小车里的人弯腰的原因是什么?我又为什么会受宠若惊?

4.我身份证不在口袋里的原因是什么?

5.老乞丐为什么不马上把身份证给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