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再修族谱序

再修族谱序

来源:吉趣旅游网
再修族谱序

国有史,县有志,家则有谱。史载国家之兴衰,朝代之变迁,文明之传承,为后世之鉴。谱传家世之渊源,支脉之传承,祖宗之训戒,为子孙之鉴。

我金氏一族昔为夏邑望族,数代为官,多次受到皇封。由于“屡经变乱,数被天灾”,原有家谱多损毁失传,仅存的族谱在1966年的文革中又遭浩劫,现在所剩的仅是几村门谱。如果再不续修,时间逾隔逾远,能知祖宗之事的老人越来越少,有可能全族断续,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关心此事的族人心急如焚。2013年春,十九世仁贵,保全,朝生、文忠、二十世开建、开印、开勋、开社、二十一世雅涛共议此事。大家共衷一事,积极踊跃,献计献策。并成立修谱理事会,共推开建为会长.族谱编委会推举保全为主编,雅涛协助编修。方针一定,组织建全,大家热情高涨,分头行动。修谱行动得到了全族人的鼎力支持,积极协助,大家献计献策,出钱出力,真可谓“众力移山,众志成城”。

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寻祖觅谱,共得门谱三卷。分别是:一、县东后金庄保善,开勋父子保存的五世二门门谱一卷,本门谱记录了县东前后金庄、县南十二里金楼,县西槐树刘族人的支脉传承及居住变迁。二、虞城张灿庄门谱一卷,谱中记录了五世三门族人的支脉传承,居住变迁。三、油坊庄手抄门谱一卷,谱中记录了三世三门江祖后代的支脉传承和居住变迁。(十八世连山公手抄)

这次修谱还参阅了明嘉靖年编,民国九年编一九八九年编三部《夏邑县志》和夏邑《彭氏大族谱》等资料和书刊。并从这此资料中得到了不少原族谱中没有的先祖传记事迹、诗词文章、皇封诰命等珍贵资料,这些珍贵资料这次都被收入本谱。这既丰富了本谱的内容,增加了本谱的资料性、史实性,便于后世再修族谱时查阅。也使后世子孙能更多的了解祖宗的辉煌业绩、义行善举、诗词文章,更多地了解金家的历史和现状,后世子孙能以祖宗

4

为荣,以祖宗为范。

我夏邑金氏,原籍浙江金华。自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一世祖金礼公来夏邑任教谕,任满定居于此,已近六百年。

我一世祖金礼公:明永乐戌子科(1408)金华举人,授丹阳教职九年,东安教职九年。正统二年(1437年)升夏邑教谕又九年,勤于教诲,任满定居于此。以三子酝贵,皇封户部员外朗,进中宪大夫,夫人赠安人。礼公有六子:谷、菊、酝、台、梁、廷。长门谷公因回金华老家而失去联系。二门菊公,二子门谱失传。酝公行三,明景泰七年(1456年)中举,天顺元年(1457年)联捷进士。初授南京户部浙江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曾巡视京储,代总督数月,积官云南右参政。四门台公,恩赐散官,三子二十孙资料皆失传,有待后世发现考证。五门梁公,明成化七年(1474年)中举,曾任徐州训导,升平谷知县,改河间知县,升登州府推官,一子三孙皆失传待考。六门廷公,二子五孙,以次子辂贵、皇封徵仕郎,安州府判官,夫人靳氏赠孺人。五孙传承待考。三世辂公任直隶安州府判官,抚宁知县,改安庆知县。三世江祖,四世时遇,时道祖也都有功名,另外县里还专门为梁祖,山祖中举建了举人牌坊,为酝祖、山祖中进士建了进士牌坊。祖宗的辉煌的业绩兴旺的历史由此可见。

然到了明末,水旱灾害不断,盗贼匪患猖獗,加之闯王李自成率军到夏邑,其子小秦王被杀,自成恼怒在心,对夏邑进行了报复性的烧杀掠夺。那时我族为夏邑第一望族,家业兴旺,家财丰厚,当然首当其冲,所遭破坏也最为严重,真所谓“门庭戎马室”(即庭院家屋成了贼兵拴马养马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族之人被迫东迁西移,投亲奔友各奔东西,自此散居豫东各地。

我一世祖金礼公来夏邑后,建府在老城南门里路东,这是我金氏族人来夏邑后的第一

5

处居所。二世祖金酝公进士及第后,县里在现在的金牌坊为他建立了“进士牌坊”,后来酝祖就将自己的府第建在了进士牌坊处。这就是金牌坊村的来历。三世祖金山公中进士后,将自己的府弟建在了县东五里金庄。金山祖有一子十孙,长孙即五世长门惟精公的两个儿子崇儒、崇闻带家迁居到郭店南金楼、金庄。郭店北小孙庄的族人则是从郭店南金楼迁去的。五世二门为惟粹公,其二子崇宾、崇贤,崇宾祖的后代一直居住在县东后金庄东庄。后金庄西庄、前金庄,县南十二里金楼,县西槐树刘的族人则是崇贤祖的后代。县南十二里金楼是由九世祖万勋公于1700年前后,举家搬迁的。万勋公三子全、汤、湛,长门全的子孙又迁回到后金庄,次子汤的子孙,迁居到县西槐树刘,金楼族人则是三子湛的后代。县东前金庄是由十二世祖成立公于1775——1800年间带家搬迁的。

五世三门为惟彩公,惟彩公一子崇源,据张灿庄门谱记载:“迨至六世祖讳崇源,因明末国家多故,战争频繁,徐西豫东几遭兵燹,蹂躏遍野,门庭戎马室,急存亡之秋,约1640年前后,迁居于夏邑县牛王堌西五里梁大庄(现虞城县稍岗乡张灿庄),与梁进士之女为婚,蕃衍至今。”这一支的七世祖金辉公又带家迁居到郑集乡大金庄,八世祖宜修公则举家迁居于郑集乡小金庄。至于杜老家、薛楼、陈屯、小杨集、花楼、宋集几村的族人都是崇源公的后代,但他们是何时由何祖带领搬迁的,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县东油坊庄的族人则是酝祖三子江公的后代,据油坊庄门谱记载,“至明末,遇洪水泛滥,遭李闯王之扰乱,则家财飘荡,栖身无所,自城内南门路东而移居于张集西油坊庄。”付楼、陈营的族人则是由油坊庄迁去的。

至于县北前后金庄、核桃园、韩庄、东关、胡桥北前后金楼、北镇小金庄、以及县东南五里金楼(在夏邑为金氏人口最多的村庄),这些村的族人为何位先祖之后,又是何时由何祖搬迁的、由于族谱的失传,都有待考证。但这些村的族人在1949年建国之前,每年的春节都到一世祖礼公,墓前焚香祭拜,共吃族饭,相邻村有族人故去,也都相互服考。

6

族人之间辈分有序,称呼不乱。且一世祖礼公。二世祖酝公、三世祖山公三位先祖的巨幅画像也一直保存在胡桥北后金楼,其他村族人有大事时,要隆重的依礼清去。由此可见,这些村的族人虽然传承待考,但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金礼公的后代,我们血管里流着同样的血,都是一家人。

族谱为一族之人的典籍,承载着“明祖宗,睦族人,传后世”的作用。常言道,“盛世修典”现正逢中华民族复兴的盛世,通过祭祖修谱,睦族传后,是我辈的职责。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的族谱终于成卷,献给族人,由于原有族谱的失传,手中资料的缺乏,加之见陋识浅,所以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望后代贤能之士,继其谱业,扬其长,补其短,使族谱日臻完善,为族人添彩,为祖宗争辉,是为谱。

歌曰:

先祖事业呈辉煌,诗词文章久传扬

善行义举人称颂,爱才助人成栋梁

自强不息子孙贤,长江后浪推前浪

忠孝礼仪仁诚信,厚德载物家久昌

夏邑金氏第三次修谱理事会

二零一四年冬月

说明

7

一、这次修谱之所以称第三次修谱,是以道光元年(1821年)由十三世祖瑛、玮、环公修谱为第一次,1937年十八世作舟公修谱为第二次,本次修谱为第三次。1821年前虽有修谱但无传无考,其他门谱又各自独立,修谱时间不统一,故未采纳。

二、张灿庄,郑集乡大金庄、小金庄、花楼、宋集陈屯、小杨集等村,建国前一直属夏邑县所辖,1953年前后才划归虞城管辖,加之这些村的族人也都是金礼公的后代,所以仍把他们作为夏邑金氏。

三、梁进士,名梁鼎贤,字台实。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举,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升陕西西安府知府,左布政使司。《县志》中人物志有传记。(摘自民国九年编《夏邑县志》)

四、据民国九年编《夏邑县志》记载,崇祯八年(1636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夏邑,“闯子小秦王随闯攻夏邑,年可十六七,著红袍,跃马横刀,追数十人于巷,巷隘不能旋马,数人从民舍中刺杀之,悬首于城上。贼皆仰首号哭”。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