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高考历史复习提要及近三年高考真题__必修Ⅰ第5单元_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12高考历史复习提要及近三年高考真题__必修Ⅰ第5单元_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知识网络】

【考点概要】 考点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开始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巴黎公社 1、背景&原因

(1)主要原因: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2)直接原因:1870普法战争失败,第二帝国被推翻,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第三共和国成立,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导致革命的爆发) 2、经过

(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

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1 页 共 10 页

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评价: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体现革命首创精神)

②经济措施: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建立公有制,最能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性质)。b.通过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后被各国广泛采用)等,保护劳动者利益。 ③教育措施: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3、结果:失败。①标志:1871年5月,五月流血周。②失败的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法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客观原因:敌人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C.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拮据;未建立工农联盟。

4、历史意义:①性质: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②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③其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①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漫长的渐进过程。 ②要有先进的理论和政党的领导。 ③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人民支持。

考点3: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①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成熟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是其革命同盟军。

2.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武装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革命后出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革命指明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军战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5)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政权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 (2)巩固政权措施:①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②经济上:《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③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④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 4.意义:

(1)国内——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2 页 共 10 页

时代。②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③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课标要求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详见: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措施:①土地改革;②没收官僚资本;③合理调整工商业;④三反五反运动。政治措施:①镇压反革命;②抗美援朝。 3.1954年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中国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整合】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1)由空想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第一个工人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首先,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第三,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联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4)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12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除南斯拉夫外,包括苏联与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但20世纪60年代初,不复存在。

(5)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沿用斯大林模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各国开始改革;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始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20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3 页 共 10 页

1. (2009高考广东单科)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3. (2009高考浙江文综)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4.(2009福建文综高考),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2009高考上海单科)“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幺,乌托邦为什幺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

A.进行阶级斗争 B.追求社会公平 C.反对专制统治 D.展开国际合作 1.(2010·广东文综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1.C 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

2.(2010·福建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4 页 共 10 页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D 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1.(2011·广东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D 紧扣题干关键词“19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新阶段”可知符合史实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这次革命是发生在1871年,同时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同时也无法反映题干中的“阶级斗争”;B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时间不符;《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这一时间的工人斗争仍以自发为主,构不成“新阶段”,故选D项。

5.(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1.(2011·北京文综·22)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 《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①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②1867年③列宁发表于1917年④制定与1837年。

1.(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5 页 共 10 页

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2,502,600

1153 382,617

284 284

1342 360

270,000 245,500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解析】C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表1 中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月10月,与表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B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项。

2.(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解析】B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3.(2011·重庆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作战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4.(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6 页 共 10 页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解析】C 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年后);“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5.(2011·江苏单科·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武汉会战的组成部分,②表述正确。 6.(2011·安徽文综·16)图5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图5

【解析】B 建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B符合题意。滇缅公路致力于打通中国西南与外界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不能上升到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的高度,排除A。滇缅公路修建时日军还没有打通大陆交通线,1944豫湘桂战役日军打通日军打通了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但这和滇缅公路并没有关系,所以滇缅公路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的提法是不成立的,排除C。日军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指导下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所以滇缅公路的修建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D。

7.(2011·上海单科·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7 页 共 10 页

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解析】B 扣住关键词“滇西”主要在中缅交界,另从“岛寇”、“十荡十决”等角度综合分析概括可知是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的抗日活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主要在黄河流域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B 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年”,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表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1928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后导致了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B项符合题意,选B。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1949年,都不符合图片1928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A、C、D。 二、主观题

1.(2011·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答案:(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9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8 页 共 10 页

分)

2.(2011·北京文综·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第(1)题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总结革命根据地的变化。第(2)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等。

答案:(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3.(2011·北京文综·37)(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资料 江南制造总局 “文学革命” 武昌起义 “自强”“求富” 三民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京张铁路 南京大屠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9 页 共 10 页

9 10 11 12 答案:(4)选择主题示例: 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 序号:4、5、6

北伐战争 虎门销烟 中国同盟会 南昌起义 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 序号:3、5、11

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 序号:3、5、9、10、11、12 补充的新资料: 简要阐释:

4.(2011·上海文综·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举行。 【解析】回顾课本所学知识作答。参考答案:嘉兴南湖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