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6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6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中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子长县杨家园则中学 薛延斌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学科,不管从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是从美术课的功能来说,还是对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看到省特级教师朱国华老师进行的儿童水墨画的实验。朱老师借助国画中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在技法和题材上大胆创新,具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创新与发展。呈现的学生作品表现大胆,生动新颖。同时,也可看出,朱老师也是将点、线等元素融入了教学中,使学生的作品,除了具有儿童绘画朴拙、生动等特点,又多了一份装饰绘画的形式美感。在吸取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将近期美术尝试的研究方向定位为中学线描画教学研究。

一、课题界定

课题为:中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研究研究

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涂鸦期的幼儿用笔勾画出一些散乱的点线,远古时代出现在洞穴里的画也是由线条组成。线描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线描画既对具体物象做概括处理,又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又可创作表现传达感情。

1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儿童线描画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是儿童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实记载,线描画不仅自由、随意,还可把小孩子的那种“心”像绘画毫无拘束地表现出来。在儿童线描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研究,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的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让学生在有趣的“乱画”中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在不同的线描画创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营造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才华,获得成功的喜悦。

1.研究能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2.研究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3.通过上课,分析,再上课,探究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4.探究更多的线描绘画表现形式。

三、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参考法、观察法、问卷法、交流法、比较法、总结法。 1.参考法:收集、整理儿童绘画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参考线描教学研究的论文以及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对儿童线描兴趣教学的科学认识。

2.观察法:实验教师随时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2

3.问卷法:通过学生谈话、家长座谈和调查表等方式,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事实、心理倾向,收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研究资料。

4.交流法: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找到适合他们心理的,合乎他们生活实际的线描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

5.对比法: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适当的时侯把学生分两拨,进行不同形式的线描教学,在比较、分析、总结各自的规律,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同美术线描画教学和评价方面的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为理论高度,找出可以利用借鉴的规律性东西,为本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与此同时,不断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相互交流,互相借鉴。

(二)、实施的主要步骤:

(1)第一种类型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注重点、线、面、色的基础性训练。

(2)第二种类型在线描画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借鉴发散联想,引导学生向大师学习,借鉴名家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诱发学生创造出有趣的、变化无穷的、充满奇异想象的美术线描作品来。

(3)第三种类型结合创作主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绘画的主题,并积极表现主题。

(4)第四种类型在设计线描画中注重基础性训练、发散性训练、逻辑性训练的有机结合,以追求教学与实践最佳效果的充分获得。

3

四、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对现行美术线描画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为后继研究提供现实基础。

2.合理设计线描画,丰富线描画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线描画设计规律。

3.探索线描画教学的科学性、兴趣性、层次性、创新性,为提高我校美术教学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4.研究线描画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内在需要,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二)、实施的主要步骤: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学生有意识的创作线描打下基础,所以侧重于技法传授与训练的研究。

(1)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线描文化的研究。 (2)中学生如何欣赏线描作品的研究。 (3)如何认识点、线、面的研究。 (4)分割形状的方法研究。 (5)点、线、面的综合运用的研究。

2.为提高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儿童尝试有意识地主观地表现对象的画法研究和这一阶段有效教学的探究。

4

3.这一阶段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这一阶段,对学生积累素材,找到解决学生“无东西可画”,“画面空洞”的最佳办法的研究。

4.对内容分类,改变学生的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其他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探究,并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收集经验材料,为撰写经验总结做准备。

(三)、时间安排及研究措施

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1.学习相关理论,查找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把握研究方向,确定课题研究内容,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学生有意识的创作线描打下基础,所以侧重于技法传授与训练的研究。

(1)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线描文化的研究。 (2)中学生如何欣赏线描作品的研究。 (3)如何认识点、线、面的研究。 (4)分割形状的方法研究。 (5)点、线、面的综合运用的研究。

2.为提高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儿童尝试有意识地主观地表现对象的画法研究和这一阶段有效教学的探究。

5

3.这一阶段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这一阶段,对学生积累素材,找到解决学生“无东西可画”,“画面空洞”的最佳办法的研究。

4.对内容分类,改变学生的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其他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探究,并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收集经验材料,为撰写经验总结做准备。

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1、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2、课题成果的推广,举办儿童线描画画展。 五、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工作,小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1)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提高了,无论是在学生出勤还是学习用具准备方面都比过去有了一定的进步。

(2)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3)学生对美术线描画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作业上交数量的增多、作业质量的提高、作业表现更认真了。

(4)培养了学生积极钻研的探索精神。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学生体会到了美术教学的乐趣,并主动发挥了创新思维。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活动,认识到线描画的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了有效合理的教学研究,明显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6

3、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

通过这半年的研究工作,提高了自己对教学理论的研读能力、实践能力;能进一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方法措施,不断在研究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业务水平。

主件: 课题结题报告。 附件:

1、《中学生美术线描画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 2、甘泉微型课题手册。

3、中学生美术线描画教学调查问卷。 4、中学生美术线描画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5、中学生美术线描画教学家长调查问卷。 6、中学生美术线描画教学家长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7、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论文 8、中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反思。 9、中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探究。

10、论文《浅谈线描画教学策略》。 11、线描画学生作品。

12、上课研究和画展剪影以及小组讨论剪影。

7

六、问题及建议

问题:学生绘画的纸张材质较差,不能硬行要求统一绘画工具。线描课上,学生的材料准备不太齐全,影响上课的进度以及课堂效果这和家长的配合有很大关系。

解决思路:

一方面,做好不太积极的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及学生本人积极的为上课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积极绘画的学生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随时咏美的心和发现美眼睛去感受美术,轻松的提高审美情趣。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