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将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在发展中,要想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在于加强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取决于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 引言: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土建工程都提高了对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土建工程施工需要,如果不对相应的策略进行更新完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不利因素会影响框架结构施工的效果,需要土建工程对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提高土建工程整体施工水平。
一、框架结构概述 (一)框架结构特点概述
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建筑物。它比较适合高层和大面积结构的楼层施工,因为其先浇柱、梁、楼板,后做填充墙的特点,使得填充墙的拆卸或堆砌较为灵活,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使用空间。 (二)框架结构施工概述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包括轴线定位,柱钢筋绑扎及支模架搭设,柱模板,柱混凝土,梁底模及梁筋,板底模,板筋,梁板混凝土等工序。轴线定位,即选取适当位置上的几条轴线作为整个轴网的控制线,用普通经纬仪定出这些控制轴线,其它轴线以这些主轴线为基准用钢尺量测轴线间距离得出。对于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目前最常见的接长方式是电渣压力焊。 二、对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模板进行施工出现的问题
1.在技术进行交底时,对相关的施工工作没有给予明确,在拼装模板时就会出现偏差。 2.轴线进行测量时,因放线出现问题,使得测量结果不准确,而且模板根部也没有做好支撑,或是支撑时垂直度没有控制好,都会造成安装时发生偏位问题。
3.模板安装时,木楔、拉螺栓以及顶撑所使用的方法不当,模板安装后,其中轴线就会有偏位的情况。
4.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下料环节操作过程中不够均匀对称,使得混凝土产生侧压力,挤压到了模板。
(二)对梁柱进行施工出现的问题
框架结构中梁柱是主要部分,梁柱在施工时,工艺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节点绑扎钢筋时,使用方法不正确,不仅影响了框架的结构质量,给整个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在节点内部绑扎箍筋难度很大,所以有些施工人员为了操作方便,不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将复杂的步骤减少,这样组合箍筋或是开口箍筋,在整根梁柱的节点区域使用,必定会影响框架结构的质量,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就会出现安全隐患。 (三)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框架结构中所需的施工材料主要就是钢筋,如果钢筋在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质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钢筋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焊条规格以及型号选择的不正确;二是焊接钢筋的接头有偏心弯折的情况;三是箍筋的实际尺寸与施工要求不符。框架施工时,必须将这些问题有效地解决,这样框架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加工完成后的钢筋,在对钢筋的板扎及成品进行保护时,会有一些对应的质量问题存在,如钢筋的类型及数量与设计要求不一致,钢筋垫块不充分,稳固操作没有提前进行,如果在验收时对这些方面没有进行检查,一旦钢筋验收通过,并且应用在施工中,那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实际施工材料与施工设计中尺寸方面会有一定偏差,致使高层建筑框架的整体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钢筋结构在焊接过程中,都会一定程度的改变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也会影响到框架的施工质量。 三、加强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主要措施 (一)模板工程
1.内外侧模板的设计。模板进行配板过程中,对外墙模板中的内侧模板要加强注意,一定要短于外侧模板200毫米左右,这样也是为了确保配板的准确性。同时支模过程中的参照物,要用已浇筑过的墙体,然后外侧模板与墙体紧贴在一起;此外,通常都会把海绵垫在模板与墙体接触的位置,这样墙体的完整性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固定内侧模板。模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内测模板常常会出现向内或是向外的移动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对模板的准确性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设计模板时,通常会把一个短钢筋头放置在模板内测,这样可对其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它的稳定性。
3.确保墙模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型。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有漏浆的情况出现,这会降低模板的整体稳定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只要在有缝隙的地方填入水泥或是砂浆就可解决。
4.吊装墙模。这个操作过程中对于稳定性及精确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进行操作的地方必须亮光,还要确保吊装的整个过程中,墙模与钢筋不会接触到,对吊装的位置也要做好控制,这样楼板的稳定性就不会受到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二)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扎钢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中特别容易出现。施工人员采用先支梁底模后绑扎梁钢筋在支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布放。梁的箍筋返工最麻烦,所以必须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对照设计图纸,全面复查各处有无错漏,复查结果完全正确之后才可将梁骨架落入模里,对于确实已落人梁模而梁箍筋又需加密的,必须返工加密。 (三)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钢筋材料,而且有着不一样的规格以及形状,其中在技术上的主要难题是密集的钢筋节点,使钢筋安装、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等现象。一般都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1.固定箍筋框。钢筋工程开始施工时,依据实体放样,制作加工定型模具,如柱筋等实施柱筋框的定位,也可使用墙体梯格筋来控制钢筋在施工时的位置,这样钢筋出现位移的情况就会相应减少。
2.钢筋梁柱节点的确定。因高层建筑中会使用很多钢筋,所以会有很多密集的梁柱节点产生,通常情况下都会先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现场钢筋的绘图放样,然后是模拟样板的制作,再把样板放置在施工现场,这样每个节点都能确保准确以及有序,而且对为钢筋的梁柱节点在施工中提供有效的指导。
3.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在施工现场,为了能够确保钢筋工程准确的施工,并且达到统一的目的,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按照规定进行实体样板的操作在施工现场,这样也是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进度。 四、结语
在土建工程当中,框架结构是一种主要结构,被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加强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管理,将框架结构运用于土建工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技术,以免出现施工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相信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使土建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绍良.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9):214-215.
[2]江涛.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7):00022-00022. [3]韩超.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 6(8). [4]赵俊花.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149-00149. [5]李珉.对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