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研究生的角度浅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高鑫

从研究生的角度浅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高鑫

来源:吉趣旅游网
《从研究生的角度浅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姓名:高鑫 学号:31642029

摘要:研究生在学术实践中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所在高校的教育质量及自身科研素养。而近年来,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问题表现形式及其原因更加多样化。其主要动因既有学生自身能力方面的欠缺原因,也有学术道德教育、审查制度有待完善等外部环境原因。基于以上现实考虑,本文从研究生自身角度,尝试分析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并从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完善相关规范及道德教育、健全学术评价及审查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研究生 作者简介、

在当今中国高校教育中,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直被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研究型创新人才为重点培养对象,其研究成果是我国科技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因而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工作重要性才尤为凸显。然后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高校教育环境的变化,学术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研究生群体中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失衡现象频现,这同时反映除了我国高校再研究生叙述到

[1]

的教育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是我需要时刻警惕的。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认定学术道德失范是预防发生学术道德问题首先要明确的。美国社会学家墨顿根据美国社会提出,“失范”是指个体以正当手段去实现正统目标,这个个体的行为符合规范,反之当其手段与目标不符时,“失范”便出现了。根据目前的个人学术经历,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示范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论文撰写中的抄袭剽窃

论文抄袭剽窃是现今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韦之将剽窃与抄袭定义为:“抄袭是直接将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部分或者整体占为己有,剽窃则是间接占有他人的学术成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都属于没有经过本人同意

[2]

擅自使用他人观点、思想,且无法律依据。”剽窃是指大量的或者整段照搬别人的论文内容,而抄袭是指对所引用的别人论文中的内容进行稍事修改但并没有改变别人的特有内容与中心思想就使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在急于求成心理的支配下,部分高校研究生不愿自己动脑撰写论文,而是直接从他人已经成型的学术成果中截取部分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有时甚至是不加修改完全照搬照抄,在文中亦不加任何注明,最终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发表,或者也有研究生为了避免被发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就将别人的观点转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变为自己的论文内容,但并不更改主要思想,以达到获得奖励或学位的目的。

2.伪造捏造实验数据和随意添参考文献

实验数据的伪造捏造这一道德失范现象在理工科研究生中表现的较为突出。理工科研究生论文撰写通常要通过反复多次的科学实验来获得准确、科学、真实的实验数据,在大量数据的论证支持下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尊重实验所获的真实数据与实验结果是科研学术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守则。

[1]

[1]

高鑫,男,内蒙古人,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与随意捏造实验数据相仿的行为便是在论文中随意添加参考文献。多数高校对于研究生撰写论文通常有关于参考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量化”的规定,这一规定意在增加研究生的阅读量,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同时提高撰写论文的质量。 二、浅析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失衡问题成因

造成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究其原因主要归因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来自于研究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有限,学术素质不高等“自律”因素;二是来自社会以及高校内部对于学术道德的“他律”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1、研究生自身学术能力不足

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其所具有的学术能力是研究活动进行所需的最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学术研究活动进展的是否顺利、研究生学术成果质量的高低。研究生自身学术能力偏低是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研究生自身学术能力偏低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积累不足。想要盖高楼大厦地基稳固才可以,而知识储备就是学术研究这座大厦的坚实地基,没有知识的积累,学术研究无从谈起。第二,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欠缺。高校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与创新方面并不出色。

2、缺乏对学术道德的认识

高校研究生出现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另一内部原因就是对学术道德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认识。我国高校研究生对于学术道德以及学术道德规范基本没有系统的学习,同时缺乏对于学术道德规范学习的积极性。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了解或者学习学术道德规范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在于研究生对于学术道德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高校研究生并没有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多数研究生并不了解学术道德的内涵,就不会知道学术道德与其进行的学术研究活动有何关系,更不会了解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存在的危害,这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研究生缺乏对于学术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3、学术评价与审查制度不完善 学术成果的价值高低,质量好坏要依靠学术评价,如果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就会给目的不纯的研究生以可趁之机,因此学术评价机制存在漏洞是高校研究生出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诱因之一。公平、有效、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助于引导高校研究生规范自我研究行为、端正研究态度,但我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机制无论在评价标准还是在评价的形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弊端。

学术审查的任务是“将学术活动与非学术活动分开,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一般的宣传活动分开,将学术研究人员与非学术研究人员分开,并在此基础上评

[3]

价人员、机构的学术研究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学术审查机构,我国进行的学术审查监督活动其可信度令人堪忧。首先,学术审查机制存在弊端。学术审查的作用在于区分不同水准的学术研究活动,细化学术研究人员,以达到评定学术研究人员、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学术研究水平的目的。在高校的各种学术研究审查活动中,对于行使评审权的专家并没有统一的筛选标准,致使部分评审专家学术评价能力、审查道德修养等方面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无法对学术成果进行专业公正的评价与鉴别。

三、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防控对策

防治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发生是一件必须长期坚持却需要多方合作

的工作,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防治必须内外部同时采取行动。

在自身素质提高方面,改变研究生现有的课程安排,侧重传授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我国高校对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在学科理论学习方面,并没有注意传授给学生有关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这就使得研究生依然停留在只接受知识不愿独立思考的阶段。学术研究方法类的课程能够教会学生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问题,从中学会一些基础的学术研究方法与创新方法,同时能够慢慢把握正确的学术研究创新方法和途径,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选题、分析整理所需材料、树立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布局研究论文等。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有关如何撰写论文的课程,主要讲解如何制定撰写方案,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等,并给予研究生独立设计论文的机会,使其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就能掌握论文写作技巧,启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4]。

在外部环境方面,高校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在发表前后都要受到一定的审查监督,需要得到审查组专家的认可并在发表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国家可以设立全国性的学术审查监督机构,对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成果进行备案,并定期对现有的学术成果进行审查。针对高校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可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同一学科、具有一定学术实力并且有良好学术道德的专家对其进行审查,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做到科学审查。其次,专家的筛选不局限于学校教师,还要把社会学术团体囊括在内,建立统一的专家数据库,每次审查时随机挑选,并对外保密,避免这个过程中出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5]。此外,利用社会媒体,将审查过程与结果透明化,这不仅有利于评审结果公平公正,还能够为今后的学术监督工作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建立全新的学术查假系统,在通过审查的学术成果中查缺补漏,淘汰掉劣质的、造假的学术成果,保障真正做学问的研究生的利益。 四、结论

总之,高校研究生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研究能力的高低关系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和我国文化实力发展的进程。学术道德失范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事业,降低了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水平,只有从根源上斩断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善才能彻底改变现在研究生学术能力堪忧的局面。

五、参考文献

[1] 张美君. 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证研究[D].2011.4:1.

[2] 武晓峰. 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3. [3] 杨进军. 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29. [4] 贾宝余. 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途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5. [5] 顾越桦.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到的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