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古诗三首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古诗三首

来源:吉趣旅游网


1 古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统编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3.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重点)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重点) 3.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1

六、说教学过程

《绝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第一首,课题:绝句。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崇”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一个“飞”字和一个“睡”字描绘出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3.学习诗中运用的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2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杜甫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惠崇春江晚景》

(一)板书课题

从诗题“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同学们你们见过江边傍晚时分的美景吗?或许我们看不到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这幅画,但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中想象画作里的美景。)

(二)音视导入,学生自读

生自由阅读1分钟后,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 (三)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细读诗歌,感受景色

1.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2.朗读诗歌,小组交流学习: (1)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为什么?

(2)“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是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季节的变化的?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衢道中》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随着苏轼去欣赏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接下来我们再跟着宋代诗人曾几去爬爬三衢山,看看山上的风景又如何呢?

(二)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全班齐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是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样的? 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风景?心情如何?

(一“溪”、一“山”、茂盛的树,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朗读

3

通过全班齐诵、个人吟诵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