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来源:吉趣旅游网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本节知识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对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该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浮力等知识后,对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进一步的探究和延伸,是对浮力知识的升华。另外,研究物体浮沉的条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对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对物理科学方法掌握的不太熟练。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爱好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动力。同时,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普遍喜欢自己动手参与课堂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学生认为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而轻的物体一定上浮等这样的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它们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认识的重的物体不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不一定上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它们的理性认识。同时,对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教师要及时做适当的总结,点明其中内在的规律。

【重难点】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利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等的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发现决定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重力和浮力;

2、知道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下沉是过程;漂浮、悬浮是状态; 3、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科学实验探究科学规律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获得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熏陶;

1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2、进一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面对困难知难而上并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 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教法学法】

一、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学法:通过适当的环境,使学生更好进入学习的气氛中。

2、实验式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产生兴趣。

二、学法分析

探究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让学 生了解自身的不足。

三、辅助手段:

1、实物教具:让学生利用这些用具进行实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2、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生动的观察一些现象。

【教学用具】

自制潜水艇模型、容器、水、较大的木块、铁钉、较小的铜块、实心木球、四个空心程度不同的铁球、橡皮泥、石块、塑料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海军建军六十年大阅兵。 观看视频。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在我国军事上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1、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重的沉,轻的浮。 2、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沉,小的浮。 3、与物体是不是实心有关——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 二、设计实验 1、铁钉、较大的木块,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放开手,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 2、较大的木块和较小的铜块同时浸没水中,放开手,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 3、将实心的木球和四个空心程度不同的铁球浸没在水中,放开手,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 三、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学生认真的观察实 实验教具设计实验,老师进行总结。 1、发现铁钉沉到水

底,木块上升到水面上直验现象,并记录。 至静止。 3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 2、较大的木块上浮,较小的铜块下沉。 3、发现实心的木球上浮,空心程度不同的铁球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漂浮,还有的悬浮。 四、 现象分析、评估交流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认识到:重的物体不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也 积极思考,在老师 纠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象分析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识。 不一定上浮;大的物体不的指导下,联系实验结一定下沉,小的物体不一果进行分析。 定上浮;实心的物体不一定下沉,空心的物体也不一定上浮。 学生积极讨论。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 1、观看潜水艇视频。 2、石块、塑料瓶,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放开手,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 (发现石块沉到水底,塑料瓶上升到水面上 观察实验和视频。 自己动手做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和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液体中几种常见的状态,并且让学生知道上浮、下沉是过程,漂浮、悬浮是状态。 件 直至静止) 4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分析学生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漂浮、 积极配合老师进行 让学生更好的理悬浮的条件,帮助学生具受力分析。 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体的分析石块下沉、塑料瓶上浮的条件。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当F浮>G物时,上浮(直至浮出水面到漂浮); 当F浮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 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潜水艇模型在推拉活塞时运动有什么变化。同时,潜水艇模型本身有什么变化。 随堂练习 例一、你煮过汤圆吗?汤 圆放入锅中是,便下沉到锅底,煮熟的汤圆就浮起来,如果把凉的汤圆放入锅中,又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 例二、在死海或在咸水池中, 人为什么能够悠闲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书。 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物理知识。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板书设计】 §14.6 浮力的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 F浮 二、应用 1、轮船: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来增大浮力,从而实现漂浮的。 2、潜水艇:利用吸水、排水的方法 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 上浮、下潜的。 = G物 悬浮: F浮 = G物 下沉: F浮 < G物 上浮: F浮 > G物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