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义及方法原理 1.1 含义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 NH3)和( NH)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的含氮量一般较 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 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1.2 方法原理
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
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于波长 420nm处测量吸光度空气质量标 准。
2. 方法名称、标准号及适应范围
方法名称:《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方法标准号: HJ535-2009 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氨氮的 测定。 3 仪器
3.1 可见分光光度计:具 20mm比色皿。
3.2 氨氮蒸馏装置:由 500mL凯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组成,冷凝管末端 可连接一段适当长度的滴管,使出口尖端浸入吸收液液面下。亦可使用 烧瓶。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所用试剂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
500mL蒸馏
4+
试剂,实验用水 为按 4.1 制备的水。
4.1 无氨水,在无氨环境中用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4.1.1 离子交换法 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将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 玻璃瓶内。每升流出液加 10g 同样的树脂,以利于保存。 4.1.2 蒸馏法
在 1000mL的蒸馏水中,加 0.1mL硫酸(ρ =1.84g/mL),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 弃去前 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 800mL馏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 升馏出液加 10g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 4.1.3 纯水器法 用市售纯水器临用前制备。 4.2 轻质氧化镁( MgO)
不含碳酸盐,在 500℃下加热氧化镁,以除去碳酸盐。 4.3 盐酸,ρ (HCl)=1.18g/mL 。
4.4 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的一种配制。
4.4.1 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HgCl2-KI-KOH)溶液 称取 15.0g 氢氧化钾( KOH),溶于 50mL水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 5.0g 碘化钾( KI ),溶于 10mL水中,在搅拌下,将 2.50g 二氯化汞( HgCl2) 粉末分多次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到溶液呈深黄色或出现淡红色沉淀溶解缓慢时, 充分搅拌混合,并改为滴加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当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 停止滴加。
在搅拌下,将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地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 并稀释至 100mL,于暗处静置 24h,倾出上清液,贮于聚乙烯瓶内,用橡皮塞或聚乙 烯盖子盖紧,存放暗处,可稳定 1 个月。
4.4.2 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 HgI2-KI-NaOH)溶液 称取 16.0g 氢氧化钠( NaOH),溶于 50mL水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 7.0g 碘化钾( KI)和 10.0g 碘化汞( HgI2),溶于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 下,缓慢加入到上述 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 100mL。贮于聚乙烯瓶内, 用橡皮塞或聚乙烯盖子盖紧,于暗处存放,有效期 1 年。
4.5 酒石酸钾钠溶液,ρ =500g/L。
称取 50.0g 酒石酸钾钠( KNaC4H6O6·4H2O)溶于 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驱除氨,充 分冷却后稀释至 100mL。 4.6 硫代硫酸钠溶液,ρ =3.5g/L 。
称取 3.5g 硫代硫酸钠( Na2S2O3)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0mL。 4.7 硫酸锌溶液,ρ =100g/L。
称取 10.0g 硫酸锌( Zn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4.8 氢氧化钠溶液,ρ =250g/L 。
称取 25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4.9 氢氧化钠溶液, c(NaOH)=1mol/L。 称取 4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4.10 盐酸溶液, c(HCl)=1mol/L 。
量取 8.5mL盐酸( 4.3 )于适量水中用水稀释至 100mL。 4.11 硼酸( H3BO3)溶液,ρ =20g/L。 称取 20g 硼酸溶于水,稀释至 1L。
4.12 溴百里酚蓝指示剂( bromthymolblue ),ρ =0.5g/L 。
称取 0.05g 溴百里酚蓝溶于 50mL水中,加入 10mL无水乙醇,用水稀释至 100mL。
4.13 淀粉- 碘化钾试纸
称取 1.5g 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入 200mL沸水,搅拌混匀放 冷。加 0.50g 碘化钾( KI)和 0.50g 碳酸钠( Na2CO3),用水稀释至 250mL。将滤纸 条浸渍后,取出晾干,于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4.14 氨氮标准溶液
4.14.1 氨氮标准贮备溶液,ρ N=1000μg/mL。
称取 3.8190g 氯化铵( NH4Cl ,优级纯,在 100~105℃干燥 2h),溶于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可在 2~ 5℃保存 1 个月。 4.14.2 氨氮标准工作溶液,ρ N=10μg/mL。
吸取 5.00mL 氨氮标准贮备溶液( 4.14.1 )于 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临用前 配制。 5 样品
5.1 样品采集与保存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如需保存,应加硫酸使水样酸化至 pH<2,2~ 5℃下可保存 7d。 5.2 样品的预处理 5.2.1 去除余氯
若样品中存在余氯,可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4.6 )去除。每加 0.5mL可去除
0.25mg 余氯。用淀粉 - 碘化钾试纸( 4.13 )检验余氯是否除尽。 5.2.2 絮凝沉淀
100mL样品中加入 1mL硫酸锌溶液( 4.7 )和 0.1 ~0.2mL氢氧化钠溶液( 4.8 ),调 节 pH约为 10.5 ,混匀,放置使之沉淀,倾取上清液分析。必要时,用经水冲洗过的 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 20mL。也可对絮凝后样品离心处理。
5.2.3 预蒸馏
将 50mL硼酸溶液(4.11 )移入接收瓶内, 确保冷凝管出口在硼酸溶液液面之下。 分取 250mL样品,移入烧瓶中,加几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 4.12 ),必要时,用氢 氧化钠溶液( 4.9 )或盐酸溶液( 4.10 )调整 pH至 6.0 (指示剂呈黄色)~ 7.4(指 示剂呈蓝色),加入 0.25g 轻质氧化镁( 4.2 )及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 管。加热蒸馏,使馏出液速率约为 10mL/min,待馏出液达 200mL时,停止蒸馏,加 水定容至 250mL。 6 分析步骤 6.1 校准曲线
在 8个 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00 、0.50 、1.00 、2.00 、 4.00 、6.00 、8.00 和 10.00mL氨氮标准工作溶液 (4.14.2 ),其所对应的氨氮含量分别为 0.0 、5.0 、10.0 、 20.0 、40.0 、60.0 、80.0 和 100μg,加水至标线。加入 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4.5 ), 摇匀,再加入纳氏试剂 1.5mL(4.4.1 )或 1.0mL(4.4.2 ),摇匀。放置 10min 后, 在波长 420nm下,用 2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以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其对应的氨氮含量(μ g)为横坐标,绘制校准 曲线。
注:根据待测样品的质量浓度也可选用 10mm比色皿。 6.2 样品测定
6.2.1 清洁水样:直接取 50mL,按与校准曲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6.2.2 有悬浮物或色度干扰的水样:取经预处理的水样 50mL(若水样中氨氮质量浓 度超过 2mg/L,可适当少取水样体积),按与校准曲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注:经蒸馏或在酸性条件下煮沸方法预处理的水样, 须加一
定量氢氧化钠溶液 (4.9 ), 调节水样至中性,用水稀释至 50mL标线,再按与校准曲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6.3 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水样,按与样品相同的步骤进行前处理和测定。 7 结果的表示
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按式( 1)计算: (1)
A s Ab a N bV
式中: ρN——水样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以As
——水样的吸光度; Ab——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a——校准曲线的截距; b——校准曲线的斜率; V——试料体积, mL。
N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