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255054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8.14
(21)申请号 201921940783.6(22)申请日 2019.11.12
(73)专利权人 湖北庞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
理林大道93号办公楼3楼303室(72)发明人 张君 胡庆云 汤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邓佳(51)Int.Cl.
B66C 23/62(2006.01)B66C 23/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的外侧两脚上下两端连接有外拓展托架,外拓展托架的外侧连接有外固定卡槽;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的内侧两端连接有内固定卡槽;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内侧通过内固定卡槽、四组短支撑连杆以及三组墙面固定座配合与墙面组成W形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外侧通过上下两组的外固定卡槽、长支撑连杆以及两侧的墙面固定座连接组成侧面的三角固定。它通过内侧W形连接结构与外侧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对塔吊附墙内外进行双重的支撑,且有传统水平支撑拓展成多维支撑,使塔吊附墙支撑更加稳定。
CN 211255054 UCN 21125505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外拓展托架(2)、外固定卡槽(3)、内固定卡槽(4)、短支撑连杆(5)、墙面固定座(6)、长支撑连杆(7);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外侧两脚上下两端连接有外拓展托架(2),外拓展托架(2)的外侧上下两端各连接有一组外固定卡槽(3);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内侧两端连接有内固定卡槽(4);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内侧通过内固定卡槽(4)、四组短支撑连杆(5)以及三组墙面固定座(6)配合组成W形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外侧通过上下两组的外固定卡槽(3)、长支撑连杆(7)以及两侧的墙面固定座(6)连接组成侧面的三角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由槽型钢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拓展托架(2)为直角结构,且外拓展托架(2)内直角与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转角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支撑连杆(7)两端的扁平连接头(8)与长支撑连杆(7)中轴线之间保持12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固定卡槽(3)、内固定卡槽(4)之间穿插有紧固螺栓进行固定。
2
CN 211255054 U
说 明 书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吊附墙支撑结构。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塔吊是其主要的施工机械,并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塔吊大部分是采用附着式,即从地面基础竖起,用塔吊标准件进行累计提升,由于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保证塔吊的稳定性,所有的塔吊都需要通过附墙装置与建筑物连接。[0003]塔吊的附墙装置决定着高大塔吊的安装高度和稳定性,目前的附墙装置主要由预埋件、附墙框架和支撑梁构成,但是传统塔吊附墙连接局限在水平方向,缺乏多角度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它通过内侧W形连接结构与外侧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对塔吊附墙内外进行双重的支撑,且有传统水平支撑拓展成多维支撑,使塔吊附墙支撑更加稳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塔吊附墙固定框架、外拓展托架、外固定卡槽、内固定卡槽、短支撑连杆、墙面固定座、长支撑连杆;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的外侧两脚上下两端连接有外拓展托架,外拓展托架的外侧上下两端各连接有一组外固定卡槽;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的内侧两端连接有内固定卡槽;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内侧通过内固定卡槽、四组短支撑连杆以及三组墙面固定座配合组成W形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外侧通过上下两组的外固定卡槽、长支撑连杆以及两侧的墙面固定座连接组成侧面的三角固定结构。[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由槽型钢组合而成。[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拓展托架为直角结构,且外拓展托架内直角与塔吊附墙固定框架的转角保持一致。[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长支撑连杆两端的扁平连接头与长支撑连杆中轴线之间保持120的夹角。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固定卡槽、内固定卡槽之间穿插有紧固螺栓进行固定。[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内侧W形连接结构与外侧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对塔吊附墙内外进行双重的支撑,且有传统水平支撑拓展成多维支撑,使塔吊附墙支撑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
3
CN 211255054 U
说 明 书
2/3页
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俯视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右视图。[0015]附图标记说明: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外拓展托架2、外固定卡槽3、内固定卡槽4、短支撑连杆5、墙面固定座6、长支撑连杆7、扁平连接头8。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001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0018]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外拓展托架2、外固定卡槽3、内固定卡槽4、短支撑连杆5、墙面固定座6、长支撑连杆7;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外侧两脚上下两端连接有外拓展托架2,外拓展托架2的外侧上下两端各连接有一组外固定卡槽3;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内侧两端连接有内固定卡槽4;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内侧通过内固定卡槽4、四组短支撑连杆5以及三组墙面固定座6配合组成W形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外侧通过上下两组的外固定卡槽3、长支撑连杆7以及两侧的墙面固定座6连接组成侧面的三角固定结构。[0019]其中,所述的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由槽型钢组合而成;所述的外拓展托架2为直角结构,且外拓展托架2内直角与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的转角保持一致;所述的长支撑连杆7两端的扁平连接头8与长支撑连杆7中轴线之间保持120的夹角;所述的外固定卡槽3、内固定卡槽4之间穿插有紧固螺栓进行固定。[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方法为:首先将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套接在塔吊塔身外侧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然后将四组短支撑连杆5连接到内固定卡槽4和墙面固定座6之间组成W形结构;然后将长支撑连杆7的一端连接到上下的外固定卡槽3上,并将长支撑连杆7的另一端连接到两侧的墙面固定座6上组成三角形固定结构,通过水平向的W形结构以及纵向的三角结构,在两个维面对塔吊附墙固定框架1进行支撑,保证了支撑稳定性。[002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内侧W形连接结构与外侧三角形的连接结构,对塔吊附墙内外进行双重的支撑,且有传统水平支撑拓展成多维支撑,使塔吊附墙支撑更加稳定。
[00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4
CN 211255054 U[0023]
说 明 书
3/3页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
CN 2112550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12550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说 明 书 附 图
图3
8
3/3页
CN 211255054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