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舌尖上的美味》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舌尖上的美味》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来源:吉趣旅游网
《舌尖上的美味》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亚洲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味品正在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通过美食文化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在美食文化中学会品位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千百年来人类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制作的人生美味。

教学内容:

1.阅读《舌尖上的家乡美味——贵州黔西南农村人的生活 》

2.阅读《粽事情深》

3. 阅读《时间的味道》

教学重难点:

1.在美食文章中感受折射出的人类的无限智慧、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从而学会生活,感恩美好生活的馈赠。

2.理解群文阅读,以此提升阅读效率,提升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组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口齿留香 垂涎三尺 望眼欲穿 食指大动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凤髓龙肝 回味无穷 唇齿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无穷 脍炙人口 爽滑酥嫩 肉汁四溢 口感饱满 回味悠长 软嫩滑爽 入口即溶 酥脆香口

1.谁来读一读上面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对,都是描写美食的四字词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的诱惑更是无人能挡。)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舌尖上的美食》群文阅读,一方面,让大家紧张的神经放松放松,一饱美食视觉盛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启发,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传承美食文化,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现代人。

2.知道群文阅读吗?(群,就是聚集在一起。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聚集在一起阅读、学习)我们先来分享第一篇关于美食的小文章。

二、示范阅读《舌尖上的家乡美味——贵州黔西南农村人的生活》

1.自由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出示阅读提示(思考:文中讲的什么美食?这种美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吗?我们来说一说。)

2.再读文章,分享文章精彩。(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同桌交流,找出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读完这篇短文,你收获了什么?(生反馈,注意引导:学会了哪种简单的美食制作?积累了哪些描写美食的词语,学会了说明文的介绍方法,把自己喜欢的美食制作步骤简单

的记下来回家做一做)

4.小结:美食 智慧与双手 人生百味 (板书)

三、阅读其他的美食文章(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阅读体验。)

1.要求:阅读《时间的味道》,然后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触动自己味蕾的几个美食文章再次细细品味,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建议:可结合故事或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提要求:交流前,说清楚自己喜欢的是第几个小故事,题目是什么,再说喜欢的美食的理由。(勾一勾,划一划)最后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1. 小结:在美食文化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表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了解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再现他们的美食文化里蕴含的真实情感。

2.古今中外文人对美食的赞美送给大家:

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唐代诗人杜甫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郑板桥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唐宋诗人杜牧

3.推荐大家几本书《徘徊的鱼》,《味蕾上的南方》,《五味》美食的文章中往往能折射人类的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以及生活的乐趣。希望今天的阅读能让同学们有所启发,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兴趣,得到阅读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