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外管道、设备和容器的防腐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防锈漆、面漆、沥青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 稀释剂: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
2.1.3 其它材料:高岭土、七级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玻璃丝布、矿棉纸、油毡、牛皮纸、塑料布等。 2.2 主要机具:
2.2.1 机具:喷枪:空压机、金钢砂轮、除锈机等。
2.2.2 工具:刮刀、锉刀、钢丝刷、砂布、砂纸、刷子、棉丝、沥青锅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有码放管材、设备、容器及进行腐操作的场地。
2.3.2 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且通风良好,无煤烟、灰尘及水汽等。气温在5℃以下施工要采取冬施措施。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管道、设备及容器清理、除锈 → ∶汽油=1∶2350mm,喷漆面如为圆弧面,喷嘴与喷漆面的距离应为400mm左右。喷涂时,喷嘴的移动应均匀,速度宜保持在10~18m50mm,外包保护层,搭接长度为10~20mm; 未连接的接口或施工中断处,应作成每层收缩为80~100mm的阶梯式接茬; 涂刷防腐冷底子油应均匀一致,厚度一般为0.1~0.15mm; 冷底子油的重量配合比:沥青∶汽油=1∶2.25。
冷底子油的成分 表1-40
使 用 条 件 沥青∶汽油 (重量比) 沥青∶汽油 (体积比)
气温在+5℃以上 气温在+5℃以下 1∶2.25~2.5 1∶2 1∶3 1∶2.5
调制冷底子油的沥青,是牌号为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熬制前,将沥青打成1.5kg以下的小块,放入干净的沥青锅中,逐步升温和搅拌,并使温度保持在180~200℃范围内(最高不超过220℃),一般应在这种温度下熬制1.5~2.5小时,直到不产生汽泡,即表示脱水完毕。按配合比将冷却至100~120℃的脱水沥青缓缓倒入计量好的无铅汽油中,并不断搅拌至完全均匀混合为止。
在清理管道表面后24小时内刷冷底子油,涂层应均匀,厚度为0.1~0.15mm∶高岭土=3∶1。
沥青应采用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或30甲与1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混合物。将温度在180~200℃的脱水沥青逐渐加入干燥并预热到120~140℃的高岭土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测定沥青玛帝脂的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等三项技术指标,达到表1-41中的规定时为合格。
涂沫沥青玛帝脂时,其温度应保持在160~180℃,施工气温高于30℃时,温度可降低到150℃。热沥青玛帝脂应涂在干燥清洁的冷底子油层上,涂层要均匀。最内层沥青玛帝脂如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涂沫时,应分成二层,每层各厚1.5~2mm5mm的缝隙或搭边,前后两卷材的搭接长度为80~100mm,并用热沥青玛帝脂将接头粘合。 沥青玛帝脂技术指标 表1-41
施工气温 (℃) 输送介质温度 (℃) 软化点 (环球法) (℃) 延伸度 (+25℃) (cm) 针入度 (0.1mm20mm搭边,前后两卷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100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