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试卷及答案
一、 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1.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介绍“什么是搭石”的句子。 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亲们摆搭石过小溪,体现了乡亲们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兴(xīng xì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间(jiān jiàn)的拐杖。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1 / 19
“那不行!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我连忙站起身来。 “哦⋯⋯”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你们先坐吧。”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 pè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老人家,您请用餐吧!”“可真太谢谢你们啦!”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赞(zàn zhà.n)许的目光。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
(2)便: (3)无可奈何: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协商( )称赞( ) 找反义词:冷淡( )狭窄( )
4.按“我们”等座位——让座位——受赞扬的顺序,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 / 19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3 / 19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____________) 顾忌—(____________) 反义词: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_________)——感觉女孩尴尬(________)——下车(____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①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4 / 19
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⑤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联系上下文义,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1)“泊”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恬静;②停放;③船靠岸;停船。文中“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其中“泊”的意思是 。(填序号)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意思的句子。
2.选文选自巴金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 3.写景状物的文章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可以突出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_______的特点。
4.写写你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作者用“起初……后来……接着……”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变化的过程写得清楚,请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描写一段景物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jiē ji.é)。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chóng zhòng)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
5 / 19
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lián nián)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文中带点字应该怎么读?用“\\”划去错误的读音。
2.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
3.读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这几样东西表达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想一想,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
6 / 19
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义节选自《将相和》,“将”指______,“相”指______,“和”是____的意思。为文中这个故事拟个小标题:______。
2.“诸”字州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音节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画。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做法对吗?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四季之美》(节选),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 (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 (旷 矿)神 (怡 移)。
1.选择( )里的字,依次填在文中“ ”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7 / 19
3.把画“ ”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按照( )来描述四季景物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生发展顺序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给“着实”换个词语,意思基本不变,应该是______。 (2)“这情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A.明亮的月夜。 B.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根据第(2)小题的选择,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这情景着实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便宜”的“便”的读音是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以组词为 _____。
2.父亲主要赞美花生的( ) A.味道美
B.可以榨油
C.不爱炫耀 8 / 19
D.价格便宜
3.短文主要运用( )的写法,突出花生的特点。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排比
4.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有误的是( )
A.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处。
B.父亲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这些让人爱慕的果实,只是觉得它们的美更显露在外,以突出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C.父亲认为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只有被挖出来才能看到果实,这种朴实的、不急于表露的品质很可贵。
5.看到下列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为什么?
看到梅花,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垃圾桶,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摔跤》节选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g dāng),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dāng dōng)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画去错误的读音。
2.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9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 (3)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用脚_______________ 。 4.从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泰王,献上了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这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土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成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秦王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秦王对和氏壁的_______,其中______一词表现了秦王的贪婪与不守承诺。 2.读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 A.展示和氏壁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和氏壁回国的时间。
10 / 19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地位,秦国理屈被动。 D.祝贺秦国取得和氏壁。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商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选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白鹭的颜色和身段都很适宜?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
①雪白的蓑毛( ) ②流线型的身体结构( ) ③铁色的长喙( )
④青色的脚( ) ⑤它的常见( )
2.下列选项中与画“ ”的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恰到好处
B.恰如其分
C.不温不火
3.结合课文内容,下列哪些词语能形容白鹭呢?( ) ①朴素 ②高贵 ③华丽 ④平凡 ⑤高洁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4.选文要赞扬的是白鹭,为什么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 )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
11 / 19
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快速阅读第1自然段,你一眼看到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会面”突出了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
A.不计前嫌、宽容大方 B.勇敢机智、不畏强权 C.顾大局、识大体
十三、 阅读练习。
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 A.城市留守儿童 C.城市问题儿童
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是( )
12 / 19
A.性格内向
B.活泼大方
C.脾气暴躁
D.孤僻、自卑
3.以上材料表明( )(多选) A.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
B.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 C.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 D.农村留守儿童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
4.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课外阅读。
童心悠悠(节选)
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我盼望成天和儿童一起。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饥饿()可畏()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好奇症”吧()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13 / 19
1.给文中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2.文中的“病”加引号,是因为______。“我”的“病”实际指的是_______。作者说“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就是说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可以知道作者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他在文中回忆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时的快乐生活,也写出了自己现在和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的快乐。
4.你觉得妈妈、叔叔、李奶奶对“我”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和童年有关的名人名言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课内阅读。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14 / 19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1)大吃一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盆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____________描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试着说说这处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介绍了什么是搭石。
2.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3.脱鞋挽裤。
4.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特点。 2、
1.xīng jiàn pēn zàn
2.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感到没办法,只有这样了。指老奶奶对姑娘不肯让座的行为感到没办法。 3.商量 赞许 热情 宽敞
4.1-2 写一天中午放学时,天空突然下大雨,我与何菲来到幸福餐厅。 3- 15 / 19
12 写一位老奶奶扶着盲人老大爷来吃面,那位年轻姑娘不肯让座,而我与何菲不仅让座还端来面条给他们吃。 13-14 写我与何菲受到老人和顾客们的赞扬。
5. 略
6.因为她认识到自己这种自私的行为是错误的。 7. 略 3、
1.看望 顾虑 人满为患 拒绝 2.B
3.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4.谢绝 接受 感谢
5.女孩给老人让座 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成全女孩的善良 4、 1.(1)③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2.“我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群鸟欢腾的景象。 3. 动态 鸟的数量多
4.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作者亲眼看到鸟在大榕树上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表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
5.起初是下的小雨,淅淅沥沥的,接着雨渐渐大了起来,如豆般敲打在玻璃窗上,后来雨越来越大,瓢泼似的拍打着窗户。 5、
1.jiē chóng nián 2.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3.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16 / 19
4.第一段:人类在文字创造之前用结绳记事或是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第二段:文字发明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 第三段: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5.文字使表达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6、
1.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负荆请罪 2. Z zhu 刂 7 3.如果……就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
4.这种做法对。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两人闹不和,削弱赵国的力量。蔺相如机智勇敢,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廉颇直率勇敢、知错能改,热爱祖国。 7、
1.幕 旷 怡 2., , 、 ,
3.难道秋天最美的不是黄昏吗? 4.A
5.实在 C 在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虽然不多,但萤火虫的光亮给雨雾带来朦胧之美,所以作者说“这情景着实迷人”。 8、
1. pián biàn 方便 2.C 3.C 4.A
5. 边疆战士 不论多么艰辛,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清洁工人 默默无闻为人们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9、
1.xiàn dǎng dnìg bǎn dāng
2.小嘎子“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的胖墩儿。于是,当胖墩儿提出“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的问题时,小嘎子很自然地选择了“随便摔”。
3. 蹦来蹦去 推拉拽顶 钩
17 / 19
4.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10、
1. 动作 赞美、喜爱 绝口不提
2. 蔺相如一方面看出秦王没有诚意拿十五座城换璧的意思,另一方面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所以他才敢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利用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用此来威胁秦王,目的是为了让秦王做出妥协,不是真的要撞。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撞的,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随手里。 3.B
4.他是一位顾全大局,有大智大勇,不计前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臣子。 11、
1.①√②√③√④√ 2.C 3.A
4.通过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对比,更衬托出白鹭形体的“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12、
1.拒绝 善于 2.秦王要赵王鼓瑟。
3.因为同是一国之主,秦王令赵王鼓瑟,损害了赵王的尊严,又让人记录下来,更破坏了赵国的声誉,蔺相如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而逼秦王击缶的。 4.B 13、 1.D 2.B 3.ABC
4.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 14、
1., ! :“ , 。” !
2. 并不是真病 “我”的好奇心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3. 小学教师 童年 学生
4.不对。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应该鼓励和保护,而不应该扼杀。
18 / 19
5.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 15、
1.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本文指海力布听到洪水要淹没村庄的消息,很意外,很吃惊。 形容雨极大。
2. 心理 他已经下定决心,为了让乡亲们相信灾难马上来临并得救,他要牺牲自己,说出。
3.环境描写。渲染了灾难来临时的可怕景象,照应前文海力布说的话。 4.海力布是一个善良、舍己为人的人。
19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