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材料力学 湖大期末试题(含答案)

材料力学 湖大期末试题(含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湖南大学材料力学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面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

在答题栏内。每小题4分,共20分。)

(1)铸铁拉伸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方向?以下结论哪一

个是正确的?

(A)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º方向; (B)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D)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º方向。 正确答案是 。

(2)对于图示四种横截面直杆受扭时,适用公式TIP的截面有四种答案:

(注:除(D)外其余为空心截面)

T(A)T(B)T(C)T(D) 正确答案是 。

(3)已知梁的弯曲刚度EI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x=l/3处出现一拐点,

则比值Me1/Me2为:

(A) Me1/Me2=2; (B)Me1/Me2=3;

(C)Me1/Me2=1/2; (D)Me1/Me2=1/3。

正确答案是 。

AxlMe1Me2B( 4)图示四种结构,各杆EA相同。在集中力F作用下结构的应变能分别用V1、

V2、V3、V4表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 V1  V2  V3  V4 ; (B) V1 V2 V3 V4 ; (C) V1  V2 , (D) V1 V2 , V3 V4 ,V2 V3 。 V3  V4 , V2  V3 ;

正确答案是。

llll

F(1)F(2)F(3)F(4) (5)由稳定条件F[]A,可求[F],当A增加一倍时,[F]增加的规律有四种答案:

(A) 增加一倍; (B) 增加二倍; (C)增加1/2倍; (D)[F]与A不成比例。

正确答案是 。

二、作图(15

分)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qaqa2qaa4a三、计算题(共65分) (1) (1) 圆轴受力如图所示,已知轴的直径为d,长度为2a,切变模量为G,

均布扭转力偶的集度m与集中力偶Me的关系为m2Mea,试求截面B相对截面A的相对扭转角AB。(10分)

mA2MeMed (2)试求图示T形截面铸铁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10分) aBaC

50kN/mA2m30B1mCC16020z142200

5I =m4z2.5910

(3)一变形体A四周和底边均与刚性边界光滑接触,上边受均布压力0。已知

材料的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求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应变和应力。(15分)

0yAx(4)图示圆轴直径d20mm,受弯矩My与扭矩Mx共同作用。测得轴表面上

4点A沿轴线方向的线应变0610,点B沿与轴线成45o方向的线应变

454104,E200GPa,0.25,[]170MPa。试求My与Mx,

并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分)

MyMxzAMxB45MyyyxAzB

(5)平面刚架受载如图所示,已知:M,a,弯曲刚度为EI,试用卡氏第二定理求截面A的水平位移。(15分)

MBA

aCa

湖南大学材料力学试卷1答案及评分标准

C A C C D

试题二答案: 解:

M4qa22qa2FS2qaqax9qa2/23qax3qa2

1.1.力计算正确的,给3分; 2.2.剪力图正确的,给6分; 3.3.弯矩图正确的,给6分。

试题三(1)答案:

解:扭矩图: T

Mex(3分)

扭矩方程 MeMeAB段 T(x)Me(2x1)a x(0,a) (3分) BC段 T(x)Me x(a,2a) 相对转角 ABMT(x) dxe 0GIGIPP a a 0(2x1)dx0a (4分)

试题三(2)答案: 解:

AM14.1kNmBDCx(4分)

最大压应力在截面B下边缘 maxkNm3MBy251032514210137 MPaIy2.59105

(3分)

最大拉应力在截面D下边缘

maxMDy14.110314210377.3 MPaIy2.59105

(3分)

试题三(3)答案:

解:y0,xz,xz0 (5分)

01xzx[x(yz)]0E1 (5分),得到

2001122y[y(xz)][0()](1)EE1E1 (5分)

试题三(4)答案:

45EMPaE120MPa01解:由A,, (5分) 得MyAW94.2Nm, MxBWp100.5Nm。 (5分)

BB则 r4A3A163.4MPa[],满足强度条件。 (5分)

试题三(5)答案:

M(x1)0M(x)MF1Ax解:AB: , (5分)

M(x2)x2M(x)MFxF2Ax2, Ax BC: (5分)

22Ax

Ma22EI(向左) (5分)

湖南大学材料力学试卷(二)

一、选择题(在下面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

在答题栏内。每小题4分,共20分。)

(1)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0.2 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

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

(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正确答案是 。

(2)对于受扭的圆轴,有如下结论:

①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横截面上;

②在横截面上和包含杆件轴线的纵向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③圆轴内最大拉应力的值和最大切应力的值相等。 现有四种答案

(A) ①、②对; (B) ①、③对; (C) ②、③对; (D) 全对。

正确答案是 。

(3)受力情况相同的3种等截面梁,如图(1),(2),(3)所示。若用(max)1,(max)2,(max)3分别表示这3种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aab22(2)2(1)(3)

(A)

(max)1(max)2(max)3;

(B) (max)1(max)2(max)3; (C) (max)1(max)2(max)3;

(D) (max)1(max)2(max)3。 正确答案是 。

( 4)圆形截面简支梁A,B套成,A,B层间不计摩擦,材料的弹性模量EB2EA。

Amax求在外力偶矩Me作用下,A,B中最大正应力的比值Bmin有4个答案:

MeMe2ddlBA

1111(A)6; (B)4; (C)8; (D)10。 正确答案是 。

(5)图示结构,利用对称性原理对其进行简化后,则是:

(A)2次超静定; (B)内力1次超静定; (C)外力1次超静定; (D)静定的。

正确答案是 。

二、作图(15分)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aaqa2qa /2FFq

三、计算题(共65分) (1)图示阶梯形圆轴,已知圆轴直径d22d1,若使两段内单位长度的扭转角相等,则Me2Me1的比值为多少?(10分)

Me2d2d1Me1

(2)图示薄钢片长度l500 mm,厚度t0.6 mm,在Me作用下两端横截面的相对转角,已知材料的E210 GPa。试求钢片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10分)

ltMe

Me

(3)图示圆轴直径d,材料弹性磨练模量E和泊松比及扭转力偶矩Me均已知。

试求表面点A沿水平线成45方向的线应变45。(15分)

MeMeA45d41.610x(4)钢制封闭圆筒,在最大内压作用下测得圆筒表面任一点的。

已知E200GPa,0.28,[]16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圆筒

的强度。(15分)

(5)图示圆截面折杆,两段杆的直径及材料相同,材料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为E2.5G。支座C处的弹簧系数为k。试求C点的支反力。(15分)

yOxpaFBaACk

湖南大学材料力学试卷2答案及评分标准

C C C B D

试题二答案: 解:

4.1.力计算正确的,给3分; 5.2.剪力图正确的,给6分; 6.3.弯矩图正确的,给6分。

试题三(1)答案:

解: 12 (3分)

2qa /2FSqa/2qaxqa/2M2qa /2xMe1MMe2e1π4π4Gd1Gd23232 (4分) Me215M解得: e1 (3分)

试题三(2)答案:

l0.5l解:已知,得 (3分)

Mymax1MmaxIz (4分)又 EIz, 则

maxEymax1090.3103132 MPa0.48 (3分)

试题三(3)答案:

16MeMπd3πd316解: (3分)

3

(4分) A451

16Me16Me45453πd3 (4分)πd ,

16Me145[4545](1)3EEπd (4分)

试题三(4)答案:

11pDpD(xy)()1.6104EE4t2t解: (5分) 4tEp1.6104D(12) (5分)

xpD2E22001031.61044r31.610145.452t(12)120.28MPa<[] 故安全。 (5分)

试题三(5)答案:

解:设C处支反力为FCy,C处位移为FCyk

a A (3分)

F

C

B k aFCy

FCya3FCyaaFFa32aCy0k3EIGIP 3EI, (8分)

FFCy233EI34ka (4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