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房屋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就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提高房屋地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促进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地下室工程是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整个地下工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进行访问建筑的基坑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其高度的重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引进和运用当前先进的支护技术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房屋屋建筑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1 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的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兴起。同时,地下商场、停车场、超市等地下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多的被设计到房屋建筑之中,成为房屋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应的基坑支护工程也随之发展起来。
1.1 基坑支护的含义
基坑支护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基坑的四周以及侧壁上安置支挡措施以达到保护房屋建筑地下结构的基坑周边环境及其施工安全的目的。基坑支护的主要功能就是支撑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完整性。
1.2 基坑支护的特点
基坑支护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
1.2.1 基坑支护的结构多为临时构件组成,其安全储备小,风险大。
1.2.2 基坑支护大多应用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所以它的施工场地较小,施工环境复杂。
1.2.3 基坑支护工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1.3 基坑支护的施工原则
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1.3.1 施工人员在实际的作业中要加强对施工设施和技术的改善,加大工程
施工的监管力度,以便避免周围的建筑受到基坑施工的影响。
1.3.2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基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地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污染、建筑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避免对基坑建筑周围的城市居民带来工作生活上的的影响。
1.3.3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和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思想,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避免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出现技术安全、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 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即土钉及复合土钉墙技术、半逆作法及逆作法技术、排桩支护技术和周边放坡开挖技术。具体施工技术方法如下:
2.1 土钉及复合土钉墙技术
土钉即土钉墙,是一种细长杆件,当基坑土体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发生改变时,会在土体与土钉之间产生作用力作用于土钉部分,从而保护建筑的基坑。它的主要作用是锚固和稳固原有的场地土体。土钉的构成主要包括防水区域、排列密集的土钉、混凝土的喷射表层、稳固后的原位土体等,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污染小、用料少、不易变形、节省工期、施工便捷以及经济实用等。
土钉支护技术主要适用于排水方便、基坑场地较小、放坡条件较差、地下水位低、周围建筑物受影响较小的房屋建筑工程当中。土钉支护技术的施工流程是施工人员首先在规定的土体位置上钻孔,并对其进行编号排列,然后将变形处理后的钢筋按照钻孔的编号一一放入制定位置。施工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的同时,还要进行全程的灌浆施工。在进行灌浆操作时,要注意对不同的孔洞采取不同的灌浆方法,即对倾斜的孔洞要采用重力灌浆的方式,而对水平的孔洞则采取低压和高压交互进行的灌浆方式。同时,还要对孔洞进行二次高压灌浆,以达到提高土钉的抗拔能力。
2.2 半逆作法及逆作法技术
目前,国际建筑界尤其是对高层房屋的建筑施工当中,大多采用的是逆作法这种较为先进、成熟的建筑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作业的。逆作法技术的主要优点体现在工期短、操作具有立体平行性、充分利用建筑地下的空间等。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很人员通常采用施工上部交替和土方挖掘的施工方法,来减少建筑基坑上部的承受载荷作用于土体持力层的影响和负担。逆作法的施工操作是在地下室基坑施工前首先在其周围预留出一定的距离,用以进行人工钻孔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之后沿基层的方向向下作业,使建筑地下室起到对建筑物整体的支护作用。
2.3 排桩支护技术
建筑基坑的排桩支护技术是基坑支护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支护技术,主要指的是用配合锚杆、混凝土灌注桩、钢桩等结合土体内部的支撑结构共同来对土体进行支挡。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钢桩承载力高、施工便捷、经济实惠、容易安排、使用率高等,但它的施工成本偏高。排桩支护技术的设置结构主要有拉锚式、锚杆式、悬臂式等几种,其具体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套管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桩、干作业灌注桩等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的施工程序是施工人员首先进行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并移位桩机,在灌注完成后注意对其的养护管理,最后进行破桩冠梁施工。其沉桩施工的方法主要分为单独打入和围檩打入两种。
2.4 周边放坡开挖技术
放坡开挖技术主要是指在按照设计角度在基坑的四周结构上进行土方开挖放坡的施工。其适用范围是土质好、排水好、地下水位较低、施工范围广的基坑支护工程。它的优点是经济实惠、施工简单。放坡开挖技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水质好坏、土质好坏、挖掘深度、承载形式、施工技术等等。其土方边坡的类型主要包括折线型、直线型和阶梯型三种。放坡开挖的方法有两种,即基坑的局部深度开挖和完全深度开挖。
3 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
在对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3.1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在进行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全面、切实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的技术和行为,将管理监督和质量责任真正落实到施工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人上。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安全和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分段分层开挖的支护原则进行施工,以便于释放基坑边坡的土体能量,严禁出现超等挖现象。
3.2 加强对基坑支护施工人员的监管。施工单位要切实的监督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并制定落实自检、专检、互检的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制度,做到层层把关、逐级检查,严格监督和审查上下工序的质量合格情况,确保工程的质量水平。
3.3 加强开挖过程的信息化施工和监管。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基坑开挖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严格管理工程的信息采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内容的管理和控制。根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周围建筑等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开挖情况的监测和反馈,为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迅速、全面的数据信息,进而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技术。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高层、小高层房屋建筑也随之越来越多。由于城市土地的紧张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地下商场、停车场、超市等地下建筑结构越来越多的被设计到房屋建筑之中,成为房屋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屋地下结构的增多也带动了其相应的基坑支护工程的建设发展。本文就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房屋地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希萍,杨永卿.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福建建筑,2012,(02).
[2] 陈晓飞,李庆刚,唐伟华.高层深基坑支护施工[J].山西建筑,2011,(33).
[3] 赵伟,刘玉波,王云宝.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 (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