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然气储配站安全管理检查项目表

天然气储配站安全管理检查项目表

来源:吉趣旅游网
天然气储配站安全管理检查项目表

场站名称: 项目 检查要点 外来人员是否经运营值班人员现场教育“进站须知”并在《入站检查登记表》上登记、签名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进入生产区域人员是否留下火种、关闭通讯工具,穿防静电服装、戴安全帽。 进入生产区域的车辆是否安装防火帽 站区门口是否有进站须知和消防疏散平面图。 槽车进入站区是否有驾驶人员引导,停放在指定位置,装卸台与罐车停放位置之间设有防撞装置。 槽车在站区时,是否有1 名槽车司机在站区范围内 站内是否设置汽车槽车固定车位,固定车位场地上是否标有各车位明显的边界线,每台车位宽度不是否小于4.5 m,长度宜为汽车槽车长度,每台车位宜对是否1个装卸台。 汽车槽车停车后是否手闸制动,稳固停靠,如有滑动可能时,是否采用固定块固定,在装卸作业中严禁移动。 是否建立在本站定点装卸的槽车安全管理档案,具有有效危险物品运输资质且槽罐在检测有效期内的车辆方可允许装卸,严禁给不能提供有效资质和检测报告的槽车装卸。 装卸前是否对槽车、装卸设备和管道等相关设备、仪表、安全装置和联锁报警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卸作业;装卸过程中是否密切注意相关仪表参数,发现异常是否立即停止装卸;装卸后是否检查槽罐、阀门及连接管道,确认无泄漏和异常情况,并完全断开连接后方可允许槽车离开。 装卸台是否设有静电接地栓卡,接地栓上的金属接触部位是否无腐蚀现象,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值是否超过100Ω,装卸前槽罐必须使用静电接地栓良好接地。 液化天然气的充装量必须严格控制,最大允许充装量是否根据充注压力和安全阀排放设定压力计算或查表所得。 装卸软管外表是否完好无损。软管是否定期检查维护,有检查维护记录,达到使用寿命后是否及时更换。 装卸软管上是否设有拉断阀,保证在软管被意外拉断后能自动锁闭。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检查情况 (照片或可追溯的文字描述) 是否 是否 是否 1 2 进出管理 3 4 5 是否 是否 是否 1 6 是否 7 是否 是否 8 9 2 液 化 天 然 气 装 卸 10 是否 是否 11 是否 是否 12 13 14 是否 15 16 装卸软管上的快装接头与软管之间是否设有阀门,阀门的启闭是否灵活,无泄漏现象。 槽车装卸完毕后是否及时离开,是否在站内长时间逗留。 LNG槽车进站、卸液、出站时是否填写《LNG槽车进出站记录表》、《LNG槽车卸液记录表》、《LNG槽车卸液交接记录表》,并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槽车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有记录,并告知相关方。 LNG槽车卸液是否前落实放车档、驾驶室档风玻璃处放置“禁止启动”警示牌、车辆正前方放置 “正在卸液”警示牌、三角木、收钥匙等安全措施 卸车时是否启动驻车刹车装置,槽车司机在现场。 LNG槽车卸液时操作人员是否在现场监护,穿长袖工装,正确佩戴防冻手套、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LNG装卸软管是否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闲置软管用盲板封堵。软管无变形、机械性损伤、接头松动等现象。 静电接地报警器是否定期测试,正常可用。 不同产地LNG具备分开储存条件时,是否分开储存。 储罐安全阀必须选用奥氏体不锈钢弹簧封闭全启式; 单罐容积为100m3 或100m3 以上的储罐是否设置2 个或2 个以上安全阀; 安全阀是否设置放散管,其管径不是否小于安全阀出口的管径。放散管宜集中放散; 安全阀与储罐之间是否设置切断阀门。 储罐进出液管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门,并与储罐液位控制连锁。 燃气储罐的进出口管道,是否采取有效的防沉降和抗震措施,并是否设置切断装置。 低压燃气储罐是否设置具有显示储量、高低限位调节及报警功能的装置。 液化天然气储罐是否设置高低液位报警装置;液化天然气储罐液相出口管是否设置紧急切断阀。 是否至少设有2台液化天然气储罐。储罐区管道设计是否能满足方便倒罐的操作。 储罐区内是否布置其他储罐。 储罐区内是否布置液化天然气钢瓶灌装口。 是否 是否 17 是否 18 是否 19 是否 20 是否 21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22 23 24 25 26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27 28 29 3 储罐 30 31 32 33 34 35 是否 是否 是否 36 37 储罐之间的净距是否小于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4,且不小于1.5 m。 储罐组内储罐是否采用单排布置。 储罐罐体是否完好无损,无变形裂缝现象,无严重锈蚀现象,无珠光砂泄漏或燃气漏气现象,无异常结冻现象。 储罐的液相进、出口管和气相进、出口管是否设有紧急切断阀,阀门启闭是否灵活,无泄漏现象。 储罐的日蒸发量不是否超过设备规定的最大日蒸发量,自然蒸发的气体是否通过BOG系统加热收集并回收利用,是否随意排放。 进站液化天然气的含氮量是否低于1%; 单罐容积大于265 m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内部宜设有密度检测仪和搅拌器或循环泵,能够根据储罐内液体密度分布确定从顶部注入还是从底部注入,并且在发生异常分层时能够启动搅拌器或循环泵破坏分层 未安装密度监测设备的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原料供是否商是否相对稳定,防止由于组分差异而产生的分层;且液化天然气是否长时间储存,运行周期是否小于一个星期。 液化天然气储罐是否设置安全阀,容积≥100 m3的储罐是否至少设置2个安全阀,安全阀是否经过检定和校验,工作良好。 安全阀和储罐排气是否通过集中放散管集中放散,集中放散管管口高度是否高出距其25 m内的建构筑物2 m以上,且是否小于10 m。 储罐是否设有EAG紧急排放系统,能将液化天然气加热至安全温度后进行放散,防止冷天然气的聚集。 储罐是否设有两个液位计,液位计是否工作正常,表盘清晰。 储罐基础是否稳固,每年是否检测储罐基础沉降情况,沉降值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有异常沉降或由于沉降造成管线受损的现象。 储罐组四周是否设有不燃烧体实体防液堤,防液堤内的有效容积不是否小于防液堤内最大储罐的容积,防液堤是否完好无损,堤内无积水和杂物。 储罐区防液堤内是否设有集液池,集液池内是否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运行是否良好无故障,集液池内是否无积水。 BOG正常投入使用。BOG减压阀定期检查维护并有记录。 3是否 是否 38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39 40 41 是否 42 是否 43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44 45 46 47 是否 48 49 是否 50 BOG统 系4 51 是否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44 45 46 47 LNG储罐自增压阀定期检查维护并有记录。 当LNG 储罐压力高于设定值时,BOG 减压阀是否打开,给LNG 储罐自动降压。 BOG 系统手动操作时,现场是否离人。 根据具体情况降压储罐数量或开度,控制BOG 出气量,是否避免低温出站。 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配备是否合理、完整 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是否定期检测 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是否有备用装置 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状况良好。 防雷装置状况良好,接地线无损伤、腐蚀,连接牢固,配置适当。 防静电装置状况良好,跨接、接地部位完好无损,配置适当。 生产区入口设置静电释放球。 气化器是否至少设有2套,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备用设备是否能良好运行。 气化器进、出口管道是否设有远距离切断阀门,阀门启闭是否灵活,无泄漏现象。 气化器进口管道是否设有过滤器;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保证过滤效果。 气化器出口是否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压力表和安全阀是否经过检定和校验,工作良好。 气化器的运行是否平稳,无异常响声、部件过热、天然气泄漏及异常振动等现象。 安全阀出口、气化器卸载等是否集中安全放散。 空温式气化器翅片周围是否设有围栏,并设有警告标志,防止无关人员接近,以免造成冻伤。 空温式汽化器结霜较多,是否及时切换汽化器组。 供气中若发现出气温度低于规定值时,是否开启备用汽化器。 天然气出口温度宜是否符合规定 过滤器外观无损坏和严重锈蚀现象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5 燃气报警装置 6 防雷防静电 60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61 是否 62 7 气 化 装 置 63 64 65 66 67 68 70 8 过滤装71 置 72 73 是否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 过滤器排污和清洗废弃物妥善处理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是否设置安全阀,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1.1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1.5倍。 调压器是否安装稳固,无倾斜、晃动现象。 调压器进、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阀门。切断阀的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无漏气和关闭不严的现象。 调压装置进口管道上宜设有过滤装置,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保证过滤效果,对调压器和流量计等设备给予良好的保护。 站内是否根据输配系统调度要求分组设置计量和调压装置,装置前是否设过滤器;门站进站总管上宜设置分离器; 调压装置是否根据燃气流量、压力降等工艺条件确定设置加热装置。 调压装置是否具有超压自动切断功能,超压切断装置的启动压力是否定期校验,保证完好有效。 调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设有放散管安全放散。放散管是否高出设置调压装置的建筑的屋檐1.0 m以上,且距地面的高度不是否小于4.0 m。 调压装置外表是否完好无损,无油污、无腐蚀锈迹等现象。 调压装置是否运行正常,无喘息、压力跳动等现象,无燃气泄漏情况。其稳压精度等级是否不低于AC1~10,关闭压力等级是否不低于SG5~20。 加臭泵润滑油液位是否符合运行规定,加臭装置中加臭剂储液罐的液位是否正常,无加臭剂泄漏现象,加臭控制系统是否定期校验,保证加臭量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3.2.3条的规定。场站内存放加臭剂的场所是否确保阴凉通风,远离明火和热源,远离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 加臭剂质量是否合格。 加臭量是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CJJ/T 148的要求,实际加注量与气体流量相匹配,并定期检测。 是否 是否 74 是否 75 是否 76 是否 是否 77 是否 是否 是否 9 调压装置 78 79 是否 80 81 82 是否 83 是否 84 加臭装置 85 是否 10 是否 86 是否 87 88 89 90 91 加臭装置运行是否稳定可靠。 加臭剂是否有泄漏现象。 存放加臭剂的场所是否确保阴凉通风,远离明火和热源,远离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 加臭机干净整洁,无油污,未堆放杂物。 定期检测出站加臭剂含量,在正常范围。 如发现液压油变质是否及时更换。首次更换机油时,是否将腔内机油及杂质清除干净,同时清洁排油孔塞。然后拧紧排油孔塞,以备重新添加润滑油。 加臭罐内的臭剂不得少于液位计的20 格标处,否则是否补充加臭剂。 手动运行时,是否有人按燃气流量适时调整加臭量或开机和关机,以免造成加臭不足或过量加臭。 进出站管线是否设置切断阀门和绝缘法兰; 管道外表是否完好无损,无腐蚀迹象,外表防腐涂层是否完好,管道有流向标识。 在用压力管道是否按国家现行规定《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液化天然气管道法兰密封面,是否采用金属缠绕垫片。管道的焊接、法兰等连接部位是否密封完好,无液化天然气泄漏现象,无异常气体释放声响。 液化天然气管道是否设有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温层,保温层是否完好无损,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耐候性。管道表面无异常结冻现象。 液化天然气管道是否设有良好的补偿措施,常温下充注液化天然气是否有预冷措施。 液化天然气管道两阀门之间是否设有安全阀,安全阀是否经过检定和校验,工作良好。 压力表外观是否良好无损,表面是否在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位置采用红线标记,压力表是否按要求的期限定期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检定标签是否帖在表壳上,并注明下次检定时间,检定铅封是否完好。 安全阀外观是否良好无损,安全阀是否定期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校验,每年至少一次,阀体上是否悬挂校验铭牌,并注明下次校验时间,校验铅封是否完好。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92 是否 93 是否 94 是否 是否 是否 95 96 是否 是否 97 压 力 管 道 11 与 压 力 设 备 98 是否 是否 99 100 101 是否 是否 102 是否 103 104 安全阀与保护设备之间的阀门是否全开,安全阀排气出口是否设有放散管,并进行安全放散,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 流量计外观是否良好无损,流量计是否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场站内的阀门是否定期检查,有检查维护记录,现场无损坏和天然气泄漏现象,是否有妨碍阀门操作的堆积物,阀门的启闭是否灵活,无关闭不严现象。 液化天然气储罐、BOG储罐、容积式气化器、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等压力容器是否按现行标准《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运行管理是否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是否设有现场显示仪表,现场显示仪表的读数是否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控制室内是否设有上述参数的显示功能,显示数值是否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控制室是否设有上述参数的记录或累计功能。 控制室是否设有报警联锁功能,各种报警联锁系统是否完好有效。 储配站内消防给水管网是否采用环形管网,其给水干管不是否少于2 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是否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站内室外消防栓宜选用地上式消火栓; 门站和储配站内建筑物灭火器的配置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的有关规定。储配站内储罐区是否配置干粉灭火器,配置数量按储罐台数每台设置2 个;每组相对独立的调压计量等工艺装置区是否配置干粉灭火器,数量不少于2 个。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生产区防护墙内的排水系统是否采取防止液化天然气流入下水道或其他以顶盖密封的沟渠中的措施。 厂站是否根据介质特性和工艺要求制定运行操作规程和事故是否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储罐区是否设置周边封闭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防护墙内不是否设置钢瓶灌装装置和其他可燃液体储罐。 厂站内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构)筑物及露天钢质燃气储罐是否采取防雷接地措施。 厂站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储罐、设备和管道是否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是否 是否 105 是否 106 是否 107 108 109 仪表与12 控制系统 110 111 112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113 是否 114 是否 115 消防及14 安全设施 116 是否 是否 是否 117 是否 118 119 120 是否 是否 121 厂站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构)筑物内不是否有燃气聚积和滞留,严禁在厂房内直接放散燃气和其他有害气体。 厂站具有燃气泄漏和爆炸危险的场所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报警浓度不是否高于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下限的20%。 低温燃气储罐区、气化区等可能发生低温燃气泄漏的区域是否设置低温检测报警连锁装置。 对可能受到土壤冻结影响的低温燃气储罐基础和设备基础是否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并是否对储罐基础和设备基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设备运行之前,是否将管路、泵腔的空气排净,以防止泵不吸水或机封因干磨损伤。 4)在机组停用期间,是否定期启动泵运行(一个月启动一次,每次时间不得小于5 分钟),以保证泵在停用期间不会因锈蚀而不转。 泵长期停止使用时,是否拆开水泵将零件表面的水分擦干,除垢并涂以防护油脂,然后重新安装好,放于通风干燥无腐蚀的场所,不得倾斜或卧放,不得曝晒雨淋。 场站内的生产厂房及其他辅助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否低于二级,主要承重构件是否采用可燃材料。 低温泵房、灌瓶间、瓶库、燃气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场所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当采用封闭式建筑时,是否保证房间具有足够的通风面积,保证通风良好,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是否设有强制通风设备,通风设备运转良好。 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内必须设有消防供水装置。 总容积超过50 m3 或单罐容积超过20 m3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或储罐区是否设有固定喷淋装置。喷淋水是否能覆盖全部储罐外表面。 是否根据储罐容积、表面积和补水能力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9.5.1条和第9.5.3条的要求核算消防用水量,当补水能力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时,储配站内是否设置适当容量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消防水池内的消防水水位是否符合要求,水质良好,无腐蚀性,无漂浮物和油污。 消防泵房内是否清洁干净,无杂物和易燃物品堆放。 消防泵和喷淋泵是否运行良好,无异常震动和异响,无漏水现象。接到火警后30 s内是否能达到设计供水要求。 消防供水装置无遮蔽或阻塞现象。站内消防栓水阀是否能正常开启,消防水管、水枪、接合器和扳手等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无挪用现象。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是否 是否 128 129 130 131 是否 是否 是否 132 133 134 是否 是否 135 是否 是否 136 137 装卸区、储罐区、压缩机间、低温泵房、液化装置区、气化装置区、灌瓶间、瓶库等主要危险区域是否设置灭火器,灭火器是否采用能扑灭C类火灾的产品。装卸区是否按每车位不少于2只8 kg灭火器配置;储罐是否按储罐台数每台不少于1只8 kg和1只35 kg灭火器配置,其他危险区域是否按每50 m2不少于1只8 kg灭火器配置(每个配置点不少于2只),变配电间、仪表间等其他建筑内是否按每80 m2不少于1只8 kg灭火器配置(每个房间不少于2只)。 站内是否配有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是否完好,压力。 储罐总容量大于或等于3000 m3 的站场,集液池是否配有固定式全淹没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并是否与低温探测报警装置联锁,联锁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灭火器是否埋压、圈占和挪用。灭火器是否定期检查,每2年是否更换一次药剂。 装卸区、储罐区、压缩机间、低温泵房、液化装置区、气化装置区、灌瓶间、瓶库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内的照明、电动机、电磁阀门、电气仪表等用电设施均是否具备相是否的防爆性能,电缆引入处是否密封良好,无破损现象。现场无私拉乱接和电缆破损现象。 装卸区、储罐区、压缩机间、低温泵房、液化装置区、气化装置区、灌瓶间、瓶库等可能积聚液化天然气或冷天然气的部位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报警器是否设在经常有人的值班室或控制室内。可燃气体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 6503的要求。可燃气体检测装置是否经常检查和维护,并且每年是否进行一次检定,保证完好有效。 装卸区、储罐区、低温泵房、液化装置区、气化装置区、灌瓶间、瓶库等液化天然气可能泄漏的部位是否设有低温检测装置,报警器是否设在经常有人的值班室或控制室内。低温检测报警装置是否经常检查和维护,并且每年是否进行一次检定,保证完好有效。 建构筑物是否设有闪接器、避雷带或避雷网、引下线及接地装置等避雷设施;燃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是否用金属线跨接;天然气放散管口附近是否设有避雷针。各类用于导除雷电的金属物体和接线是否连接牢固,无锈蚀。防雷设施每半年是否与防静电设施一并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检测一次,保证完好有效。 是否 138 是否 139 是否 140 是否 141 是否 142 是否 143 是否 144 是否 145 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网罩是否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燃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是否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各类用于导除静电的金属物体和接线是否连接牢固,无锈蚀。防静电设施每半年是否与防雷设施一并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检测一次,保证完好有效。 场站内是否配备防毒面具、氧气袋、防火服、堵漏工具、急救药品、担架等是否急救援器材,值班室是否设有直通外线的是否急救援电话,各种是否急救援器材是否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各种是否急救援器材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消防水泵、控制系统和是否急照明等重要用电设施是否达到二级负荷的要求,只有一条供电回路的场站是否设有自备发电设施。 配电房的地坪是否比周围地坪相对提高,有效防止雨水的侵入。 配电房是否设有专人看管,若规模较小,也可不设专人看管,但平时是否当锁住,以防闲人进入。入口位置是否设有醒目的“配电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标志,变压器门外侧是否设有“高压、危险、止步”的警示标志。 配电室的门、窗关闭是否密合;电缆孔洞必须用绝缘油泥封闭。与室外相通的窗、洞、通风孔是否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 配电房内是否设有是否急照明设备,是否急照明设备是否完好有效。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是否急照明设施等重要用电设备是否设置UPS或EPS不间断电源,保证在停电状态下仍然可以工作。 电缆沟上是否有完好的盖板盖住,电缆是否裸露。 配电柜、中控台上仪表,指示灯正常完好;配电柜内电源裸露部位无异物,经常进行清扫。 配电室设置防鼠挡板、绝缘胶垫。 是否建立装卸车、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低温泵、灌瓶、气化器、监控、巡检、检修等等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建立储罐、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低温泵、灌瓶装置、气化器等主要工艺设施的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是否建立装卸、压缩机、膨胀机、低温泵、灌瓶、气化器、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和运行操作的工作记录,工作记录是否完整如实填写,并完好保留。 现场操作人员是否按现行国家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要求配备并正确穿戴 是否 146 是否 是否 是否 147 148 是否 149 是否 是否 14 供配电设施 150 151 152 153 154 是否 是否 是否 155 是否 是否 是否 运行与15 维护 156 157 158 是否 劳动防护用品。 储罐和设备排污、储罐和设备的防冻、储罐和冷箱绝热层抽真空、充氮或充填珠光砂、机械设备加注润滑油、阀杆的润滑、过滤器的清洗、管道和设备的除锈及防腐等日常维护保养是否按设备维护保养手册或实际情况进行,维护保养是否建立相关记录,并完好保留。 储罐、压缩机、膨胀机、低温泵、灌瓶装置、气化器等设备宜每年进行一次检修,电动、气动及其他动力系统宜每半年进行一次检修,保证设备完好有效。 每台设备上是否有完好清晰的铭牌标志,其防腐涂漆是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 3022的要求。 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是否具备完善的技术资料档案,包括设计校核文件、竣工图、制造和安装单位相关资质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说明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明、铭牌拓印件、注册登记使用证明、定期检验报告、检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设备档案是否由设备管理部门妥善保管。 重要部位如储罐区、压缩机或膨胀机间、低温泵房、灌瓶间、气化装置区等处是否设有照明设施,照明设施是否完好无损。照度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的要求。 当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时,储罐和设备排污管、室外供水管和消防栓等暴露在室外的供水管和排水管是否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包裹,防止冰冻造成冷却水供给故障。 每小时巡视LNG 储罐液位、压力、出口温度、流量、加臭量并记录台帐。 建立是否急装备台账,并定期检查。 防冻服、正压呼吸器、木塞、防爆工具等是否急装备配置齐全。 危险品存放于阴凉、通风地方。 仓库有安全警示标志。 物品分类存放,贴有标签。 物品有登记台帐和检查记录。 是否按照工商户标准每月进行检查。 159 是否 是否 160 是否 161 162 是否 是否 163 是否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自用燃16 气设施 172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173 174 检查人员签名:

燃气管道设施是否完好,每次使用完毕关闭主控阀门。 固定式灶具是否使用不锈钢波纹管。 是否 是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