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彩色的梦》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现代儿童诗歌。主要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的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选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且富有想象色彩,易于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感知文本,体会乐趣,让他们通过学习,真正实现基础认知和情感教育双向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 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3、指导孩子仿写第三小节。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2、指导孩子仿写第三小节。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课文
1、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导入课文字词。(读词语,短语,同桌合作说一说短语)
2、配乐朗读课文,回顾课文。
二、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二小节
(1)脚尖滑过的地方,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2)学生汇报,引导孩子读出感情。
(3)出示句子“蓝—得—透—明!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4)指导学生读一读。引导他们体会到什么叫熟读成诵。
(5)师小结:回忆第二小节,出现过哪些色彩?在你的彩色梦里还会有哪些色彩,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2、学习第三小节
(1)默读课文,说说森林里有哪些景物?(师画)
(2)引出“森”字的来历,说说在书写方面要注意什么?引导孩子们理解是什么样的森林。
(3)比较两个句子来理解拟人句的魅力。
(4)“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是比喻句,让孩子们感受到惊喜。
(5) 引导孩子看插图背诵、抓关键词背诵第三小节。
(6)小组讨论并仿写:在美丽的小溪边有什么样的景物?
3、学习第四小节
让孩子们了解作者的梦境还有很多很多……引导孩子们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 布置作业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米莉的帽子变变变》的内容,吸引他们接下去阅读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