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洞庭湖旅游资源利用开发的思考
旅游业的兴起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活动。旅游收入和旅游从业人员均分别超过了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球人力资源的6%,成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朝阳”产业。同时,科技进步大大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距离,旅游者在其间的穿梭,造就了旅游的繁荣,也造就了中国成为旅游强国。如今我国又以最安全、稳定、祥和、快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着“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入世后,在WTO的框架内,旅游业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下,湖南更要抓住机遇、适应发展,必须做好准备,加强策划,改革,加大投入,以新的姿态迎接合作与竞争。为此,就如何把我省最具特色的洞庭湖推向世界,整体的、科学的将它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我省旅游产业的产品,谈一些我的想法和建议。
一、洞庭湖——湖南省最响亮的旅游品牌
洞庭湖是“世界大湿地”,“中华母亲湖”;是地球的“氧吧”和“粮仓”,历史以来就是中国最著名的大湖,湖南、湖北两省都以它而得名,开发洞庭湖的旅游资源,以它作为湖南最响亮的旅游品牌,其理由有六点:
1、洞庭湖是一个浩大的湖
历史以来洞庭湖一直是享誉全世界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是一个河道型湖泊,也是一个湖泊型河道,近些年来统计水域面积,常常把河道型湖泊的面积没有包括进出,是不科学的,如果计算在内,加上近些年的退田还湖,根据不少专家研究统计,洞庭湖至今的水域面积至少还有3991平方公里,它仍然是我国的第一大名湖,而且洞庭湖区含湖南、
湖北四十多个县市与农场,是其他任何湖泊所不能相比的。
2、洞庭湖是一个富饶的湖
洞庭湖水土丰润,自古都是人类与生物界生存的好地方,有着“东方大湿地”、“洞庭鱼米乡”和“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如今整个洞庭湖区的县、市、农场,大都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商品麻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鱼基地、亚洲最大的造纸原料——芦苇基地、全国有名的柑桔基地、速生林基地、牧畜养殖基地、珍珠养殖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等。
3、洞庭湖是一个美丽的湖
历史以来洞庭湖吞吐长江和湖南四水,大雨季节的汛期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它大部分时间洞庭湖是水碧、天蓝、草绿、苇青,湖光山色与各类飞禽走兽及水生鱼类嬉戏,农民、渔民辛勤劳作,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画卷。正如人们歌唱的“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整个洞庭湖从古至今一直是科学家、艺术家和劳动者们向往和歌颂的地方。如今洞庭湖又被列为国际自然生态湿地环境保护区,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4、洞庭湖是一个古老的湖
洞庭湖是1.4亿年前形成的,既是“自然生态湿地”,也是“人类文明的湿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现了至少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和犀牛化石、八千多年前以水稻种植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澧县彭头山、城头山文化;滋生了中华民族最具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楚辞》和以其为代表的南方楚文化(北方孕育了以粟米种植为主体的农业文明和《诗经》为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原文化)。不少专家讲“中国历史上真正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就
是楚文化”。认为秦王朝只几年功夫就垮了,而楚人建立的汉代政权才真正把中华大汉民族得以确立,这就是楚文化的功劳。所以,洞庭湖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华先祖文化”。洞庭湖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创造了不朽辉煌,这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湖泊都无可相比的。可以讲洞庭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湖”、“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洞庭湖里有着数不清的古老的奇闻轶事。
5、洞庭湖是一个战略的湖
洞庭湖是一个战略的湖,主要指它在中国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其一,历史上它是连通中国长江、黄河、珠江三条交通主干道的“立交桥”,通过它可以把中国中心区域与外部联系大大拓宽;如今它又处在长江中部和京广铁路、107国道中端的中国水陆交通大动脉十字架处。其二,它吞吐长江和湖南的四水,在人们与水灾作斗争中起到“大胃”的功能,帮助长江流域的人们缓解险情,保护生命财产,是长江流域人们的“生命湖”。其三,是长江流域鱼类等水生动物最大的产卵场和生存地。每到冬天湖水下降,春季洞庭湖中各种草类植物速长,春夏之交,水势随湖中的植物相应逐涨,最后形成特别适合鱼类产卵和生长的“水下草原”(故洞庭湖的别称又叫“青草湖”),长江流域的鱼类大量回流湖中产卵,有114种鱼类在湖中生存。其四,洞庭湖是鸟类的天堂,有各类鸟1种,尤其是珍稀鸟类越冬栖息地,每年冬季有达近百万只以上的鸟在此过冬(越冬水禽就达50万只以上)。其五,洞庭湖吸收整个湖南境内污染脏水,全部加以处理再输送出去,起到了“肾脏”的功能。其六,洞庭湖历来是兵家争夺的要塞之地,外敌入侵,我军把守都要先占领洞庭。其七,四水的湘人要走出省门,干番事业,也要走出洞庭湖,所以湖南、湖北人都流行“搞出了湖”、“冒搞出湖”的口头禅,来形容事业的成功与否。比如说清代的曾国藩、陶澍、左宗棠等人“搞出了湖”,“搞出了湖”。如果事业不成的就叫“冒搞出湖”。这个湖就是洞庭湖。其八,洞庭湖的旅游战略位置也相当重要,它可把我省旅游的“东边一条线,西边一大遍”的分离格局联接起来;也可以把我国最壮观的长江三峡和最漂亮的
张家界两个景区有机的联接起来,它是这一旅游黄金线上的最为闪亮的“宝石扣”;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最有文化特色的“文明湿地”。
6、洞庭湖是一个完整的湖
这个区域内长沙、岳阳、益阳和常德的旅游,都在局部地、分割地做洞庭湖的文章,但没有整合起来做整体的大文章,不能给世人留下一个完整的洞庭湖概念。湿地也是分成东、南、西三块。为此,我想要统一认识:湖南,洞庭湖之南。先有洞庭,才有湖南。做好“大洞庭旅游”的品牌就是做好湖南旅游的招牌。把这个品牌打造响亮,才能对得起我们湖南人的祖先与子孙,对得起三湘的父老乡亲。只有这个品牌做出去了,湖南的旅游产业才有真正名符其实的“龙头”。洞庭湖是一个完整的湖,必须整合资源,统一开发。
二、天下谜——洞庭湖最本质的旅游特色
一个地方的旅游要“搞出湖”,最主要的是要发掘出自身独具特色的东西,只有抓住了这个重点,才能让消费者得到“与众不同的享受”,这种旅游项目才有生命力。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下秀、青城天下幽,这些雄、奇、险、秀、幽是各自不同山的特色。山本身不是特色。洞庭湖的特色是什么?特色不是水,水是所有湖的共性。俗话说“洞庭,洞庭,是神仙洞府之庭”,为什么它是神仙洞府之庭呢?因为洞庭湖历来十分神秘,人们十分向往,历史上的诸子百家都曾游历过洞庭湖,洞庭湖因而又叫“万子湖”,这些“子”就是一些大学问家,他们洞庭珍珠就是“神仙”,神仙们聚集的湖当然是神仙洞府之庭了。所以,洞庭湖如此神秘,它的特色当然是天下“谜”了。洞庭湖有集雄、奇、秀、幽于一体的自然环境;洞庭湖有集神、奇、怪、新于一身的文化内涵;洞庭湖是集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地质地理于一炉的知识宝库。需要旅游者在游乐中不断地感受、探求,才能破解这些“谜”,这就是洞庭湖旅游的本质特色。在这里粗略地列举一些内容:
1、成因变迁之谜
洞庭湖是怎样形成的?是如何变迁和发展的?洞庭湖的治理活动、水利纷争和垸田变化等。
2、名人轶事之谜
有娥皇女英哭死洞庭,屈原在洞庭湖活动,范蠡、西施隐居赤山岛(山上存有范蠡、西施墓,有蠡施冲、剑影山、探花山、香炉山等遗迹),刘、关、张等三国人物洞庭湖区兵战活动,李白、杜甫等唐宋文人洞庭湖采风活动,南宋岳飞、牛皋和杨幺兵战,明代宰相杨嗣昌殡葬洞庭湖,李自成洞庭湖区兵战及隐居,太平天国洞庭湖区争战,近代洞庭湖区爱国志士反帝、反封建斗争,三次考察洞庭,洞庭湖特区苏维埃政权和洞庭湖游击队活动,厂窖日寇同胞惨案、常德会战等抗日战争及赤山岛上世界最高少女曾金莲生命之谜等。
3、民俗风情之谜
洞庭湖区有稻农、麻农、棉农、橘农的民风民俗,洞庭湖区渔民、樵民的特殊婚丧礼节,洞庭湖区人从哪里迁徒来的?洞庭湖区的民居建筑变化(张谷英村等),历代洞庭湖船舶式样,洞庭湖各类民间传说之谜等。
4、珍奇特产之谜
《吕氏春秋》载“果之美者,洞庭之柚”的洞庭柚,洞庭四珍:君山茶、朗山麻、药山草、赤山花(指君山毛尖茶;朗山优质苎麻,唐时贡给杨贵妃做蚊帐;药山的包茅草,
春秋时为楚国上交周天子的祭祀沥酒用的贡品,齐桓公伐楚就借此由;蠡山上的黄花菜,相传为西施培种),还有西施药豆、斑竹、江豚、白暨豚、中华鲟、珍珠、金钱龟、洞庭香石等等。
5、考古发现之谜:
洞庭湖区早期人类活动之谜,湖区大量旧石遗址、新石器遗址及历代各时期文化遗址、墓葬之迷,古代水稻、苎麻种植之谜,古代城址建筑之谜,古代窑址遗物之谜(铜官窑、湘阴窑)古陶瓷远销海外之谜,洞庭湖区出土古代精美青铜器之谜(越王州句剑、楚王戟等),湖区古村落古民居之谜等等。
三、赤山岛——洞庭湖最适合的旅游基地
世人都想了解洞庭湖,尤其是读书人和境外华人,都有一种对洞庭湖神奇的向往。但到了洞庭湖后,往往不能如愿,因为洞庭湖太大了,太奇了,太谜了。就是土生土长常年生长在洞庭湖里的人,对洞庭湖也不真正、全面了解,因为“不知洞庭真面目,只缘生在此湖中。”还有不少人以为到了岳阳楼就是到了洞庭湖,其实那也只是洞庭一角,到那里还不能算真正到了洞庭,还只能算到了洞庭湖东北角的边上。在湖区从事考古和洞庭湖研究的同志发现,只有到了沅江的赤山岛(因为越相范蠡携西施隐居,故唐代起又名蠡山岛),才能对洞庭湖有比较深刻、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什么?
1、赤山岛是洞庭湖的中心——洞庭湖以它分东西南北。
赤山岛的西边是汉寿县和沅江市的目平湖(即西洞庭湖),赤山岛的南边是沅江市境内的南洞庭湖,它的东边是沅江管辖的洞庭中心地带的万子湖与共双垸(这个垸也是历史上
的青草湖,按照的指示,要全部退田还湖,还原为浩浩荡荡的湖面)和岳阳市的东洞庭湖,赤山岛的北边本来是北洞庭,如今全部围垦成了垸田,仅存大通湖。
赤山岛距长沙120公里、岳阳110公里、常德90公里、益阳35公里,距株洲、湘潭、娄底等城市也都在150公里之内。它处洞庭湖的中心,也处在湘北七大城市群的中心。它完全可开发成湘北城市群人们休闲旅游的中心。
2、赤山岛是洞庭湖的核心——资、沅、澧水和长江三口都在它脚下汇聚。
资水从益阳经甘溪港到沅江城区流到赤山岛南端;沅水从桃源、常德、汉寿流经赤山岛西部,再沿山的西南与资水在山南汇集;澧水从津市经安乡、南县流到赤山岛的北部,与从长江南下而来的三口之水汇集,如果把湖南地形看成是“人头”,那么洞庭湖是这人头的“脑子”,赤山岛则是这个脑子各路神经的“中枢”。
3、赤山岛是洞庭湖的脊梁——洞庭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在它身上留下痕迹。
地质学家们认为赤山岛是“燕山造山运动时期”所形成,处在洞庭湖中心,是“洞庭湖的脊梁”。其中最高海拔达115.7米,百米以上岗峰有20个,该山全长30公里,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有6个大,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岛。山顶大多为河砾石,山底为紫砂红岩,中间多为红色网纹土。这些我们都可在赤山岛上看得清清楚楚。
4、赤山岛是洞庭湖文化的源泉——洞庭湖区的人文史数它最早。
在该岛上已发现了几十件至少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和多处原始社会旧石器、新石器时期遗址。考古学家们研究,这里是人类早期最适宜生存的地方,因为洞庭湖中鱼类成群,
周围植被丰富,可食的东西很多,饮水方便;山岛上又能躲避水灾和猛兽,相对安全;赤山又是洞庭湖唯一有河砾石加工打制石器的地方,这里是整个洞庭湖区人类最早生存、生活之地。
5、赤山岛是洞庭湖中的谜宫——洞庭湖中的奇闻轶事数这里最多。
赤山岛上有洞庭湖的“湖中湖”,“岛中岛”,“树中树”(樟生腊古树);有奇人(世界最高少女曾金莲身高2•47米),奇石(香石和旧石器),奇树(2100多岁的樟生腊、九臂樟、百年银杏等古树);有春秋范蠡、西施隐居之所、有屈原吟诗作赋之处;有三国刘、关、张、赵和孔明征战之迹;有李白、杜甫等唐宋文人夜泊之渡;有南宋岳飞和牛皋与杨幺撕杀的战场;有明末宰相杨嗣昌墓葬之地;相传还有纪念范蠡、西施、屈原、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岳飞、杨幺等人的九十九座古寺庙(现存部分寺庙和遗址),还有神秘的湖南省第一监狱等等,总之岛上的奇闻轶事最为丰富。
6、赤山岛是洞庭湖锦上的鲜花——洞庭湖区的景色数它最美。
洞庭湖自然风光中除了一望无际的水面和芦苇荡之外,还有广阔的粮田,成行成网的河渠林带。山水之中最美的是茂密的森林和“山嘴”、“湖汊”,赤山岛森林密布,四周全是秀美的“湖汊”和峻丽的“山嘴”,犹如洞庭湖玉盘中的翡翠。
如果要体验洞庭湖、感受洞庭湖、观赏洞庭湖、研究洞庭湖,就必须到赤山岛来。不到赤山岛,就无法全面了解洞庭,无法真正领略洞庭湖的神奇博大和美丽,就不算真正到了洞庭湖。
四、大而特—洞庭游最切实的策划思路
面对“洞庭天下谜”这么一个规模大、包揽宽和内涵深的题材,要将其策划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有人讲旅业是“点子行业”,旅游项目策划要将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人文历史、生物动态等,通过创新性的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和哲学理念的整合才能得出。但不管怎样,方案必须手笔大,这方面可学习别人的经验。把项目定得品味低、规模小,使今后的“蛋糕”做不大,品味上不去,没有发展空间。也不能“啃别人啃过的馒头”,抄袭项目,尤其上那些雷同的主题公园,没有特色。更不能把一个可以开发的有机整体分割成几块,互相制约,影响开发。我们要珍惜洞庭湖这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努力地宣传它、发扬它和利用它,要把它做成湖南最大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为此,提几点具体的建议,供决策者们参考。
1、建议成立洞庭湖旅游开发课题小组,继续做好旅游资源的普查、收集和整理,制作编写出《洞庭湖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上报有关部门,争取国家支持。
2、洞庭湖区很需要有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议将该地区中心的沅江市、南县、汉寿、安乡、湘阴、华容等县市划为一起,组建成“洞庭湖市”。维有这样,才能改变这一地区的“行政区划的边缘组合”现状,确保国家对洞庭湖区的整体规划和开发,才能确保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集中使用,才能做大做强洞庭湖的旅游品牌。也才能真正有利于洞庭湖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建议湖南省考古所在设立一个洞庭湖考古工作站和沅江的“洞庭湖博物馆”搬迁到赤山岛并将其升格,增拨相应经费。授权在整个洞庭湖区征收文物史料,使其成为洞庭湖旅游的室内基地、参观指南和科研中心。
4、加大对洞庭湖环境监测站的投入,让其继续做好洞庭湖的各类生物标本的收集制作工作。
5、严格控制洞庭宝岛——赤山的现有建设与开发。建议把山岛西侧目平湖退田还湖的农民,搬迁他垸,不要挤在山上生产、生活;禁止益阳市内的“大树移栽”和“赤山取土修路”;尽快将赤山定为“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区”保护起来;沅江市不要把城区建设盲目向山上扩展,不要大搞城镇房屋建设,要等待国家和省里的大政方针定妥后再逐步开发。
6、积极与港澳地区合作,借力共同开发祖国的母亲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