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教育“美丽的家乡”的活动中,让幼儿观看了《大美青海》专题片,当看到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时,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藏羚羊跑的真快,狼来了肯定追设计意图 不上它们,它们在寒冷的无人区吃什么,当看到藏羚羊被人捕杀时,孩子们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于是便产生了设计《可爱的藏羚羊》这节课,激发幼儿爱护保护动物的情感。 1.了解藏羚羊时青藏高原上的精灵,以及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目标 2.知道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3.增强幼儿爱护藏羚羊的情感。 重点: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了解藏羚羊的迁徙的规律。 物质准备:藏羚羊图片、相关视频、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观看藏羚羊的纪录片,并在区域中放置了解藏羚羊的模型和图片,为本节课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一、 藏羚羊长什么样?(认识藏羚羊) 1.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 2.大家好,我叫迎迎,是2008年奥运会中五个福娃中的其中一个,是谁你们知道吗?我是谁,来自哪里吗? 活动过程 二、了解有关藏羚羊的知识 1.观看PPT播放图片 讲师口述,藏羚羊耐严寒,常年与酷寒冰雪相伴,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栖息的可可西里在隶属于青藏高原戈壁地区,它们被称为“高原精灵”,不惧高海拔地区的缺氧,适应极寒气候,从不向极端的生存条件低头,敢于挑战自然,生命力无比顽强 。 重点难点 2.观看图片,观察藏羚羊的外形特征 教师:2008年,我国召开北京奥运会,其中的吉祥物之一,福娃迎迎,就是以藏羚羊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前,以其坚忍不拔的形象展示奥运会挑战极限的精神。 藏羚羊,属牛科,又称长脚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现存种群数量7至10万只,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一般体长135厘米,升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角长直,乌黑发亮,雌性则无角。 3.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 a.提问;小朋友知道藏羚羊生活在那里吗?(幼儿自由讨论) b.请个别幼儿根据前期经验说说藏羚羊的生活习性。 c.观看视频《有群体精神的藏羚羊》 小结: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是藏羚羊的理想栖息地。它们主要在草原和高山沙漠中觅食,进餐时间一搬在清晨和傍晚。它们的鼻腔很宽,有利于呼吸,因此它们可以在稀薄的空气中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高原上奔跑。狼和其他食肉动物作为藏羚羊的天敌,也很难捕猎到藏羚羊。藏羚羊不仅外形美观,还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敏捷的动作,且耐高寒,抗缺氧。 三、藏羚羊的迁徙 a.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藏羚羊为什么要迁徙吗? b.通过视频内容,了解藏羚羊迁徙的原因。 c.请个别幼儿进行复述。 小结: 藏羚羊的活动路线难以捉摸。四月底开始,公羚和雌羚开始成群生活,而一岁以下的幼崽也将与雌羚分开。到了五月和六月,雌性藏羚羊迁徙到安全地带以生下羔羊,然后在带着羔羊从不同与来路的路线返回栖息地以完成迁移过程。它们早晚觅食,擅长跑步。在夏季,公羚将沿着固定的路线向北移动,并能在6月至7月返回越冬地。 四、保护藏羚羊 1.激发幼儿保护藏羚羊的情感,观看藏羚羊《守护者》纪录片。 2.提问为什么保护保护藏羚羊? 3.小朋友们自己可以用什么方式保护藏羚羊呢?(幼儿进行讨论) 五、活动延伸: 幼儿设计保护藏羚羊的宣传画并告知大家要保护藏羚羊,不能捕杀。 这节课,孩子们了解藏羚羊的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在观看人们捕杀藏羚羊时,心活动反思 中充满了愤恨,激起了爱护保护藏羚羊的欲望,在画宣传画时,内容丰富,表达出孩子们的真实的情感。